第91頁
兩人最后是被貢院里的士兵叫醒的,讓他們回號房。 秦遇和蘇秀才迷迷糊糊站起來,感覺之前那種疲憊沉悶的心情都散了七八,蘇秀才感覺更強烈,進來貢院好幾天了,這一個時辰的覺是他睡的最安穩最踏實的。 這一次,他笑的真心實意了些,還給秦遇鼓勵。 秦遇也笑著鼓勵他,然后在士兵的催促下,回到自己的號房。 晚上的時候,秦遇終于買了一份葷菜,好幾天沒吃到rou,第一口吃下去的時候,其實他是有點不舒服,但緩了一會兒,再接著吃一塊,他就察覺到rou香了。 肚子跟著唱空城計,咕咕的叫,秦遇大口大口吃著飯菜,仿佛那是什么美味佳肴一樣。 第三場考試,考律法,算學,經義,雜文,以及詩賦。 秦遇:……… 秦遇氣悶的看著詩賦題,發現這次詩賦題限制了范圍,讓他稍微順了點氣。 他先把算學,雜文答了,算學是他的強項,他幾乎沒有錯漏,等他答雜文時,貢院里突然傳來兩道虛弱的喊聲,很快又沒了。 后來秦遇才知道,那兩道虛弱的喊聲是考生瀕死時求救的聲音,其中一人還算幸運,撿回了一條命,另一人就沒那么好運了。 而究其原因,是因為夏天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那兩人也不知怎么搞的,午飯斷斷續續剩到晚上吃了,又喝了生水,導致腸絞痛。 去世的那一名考生據說先前就有些不好了,是坐他對面的考生說的,言是咳嗽,臉色泛紅,應該是夜里受了涼。 艱苦的環境和體質降低,沒抗住病痛,最后交代到了貢院。 當然,秦遇現在是不知道這些事,士兵們處理的又快又狠,根本不會影響其他考生。 秦遇開始答經義和律法題,他將時間分配的很好,把其他題都做完了,檢查一遍后,刻意余下兩個時辰來作詩。 他知道他第二次考試的詩賦不出眾,那么這一場肯定要有一些亮點。 詩賦題目為“未明求衣賦”。 這句是出自《周書》“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薄咀ⅰ?/br> 通俗點來說,就是形容天子特別勤懇愛民,日理萬機。 夸就對了。 但讀書人又好面子,所以又不能明著夸,要含蓄。而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當今天子跟以前朝代的明君放到一起。 有點兒那么一種,不說白,卻要表達白的意思。 但是這需要考生對歷朝歷代稍微有點名氣的皇帝有數,大致了解這些皇帝的生平和光輝事跡,不要犯了本朝的忌諱。 而了解這些,平時肯定要多看史書,多積累,所以這條“捷徑”,也不是隨便能走。 這對平民學子就難,人家也想看,可上哪兒找那么多書。 意識到思維發散,秦遇甩了甩頭,把多余的雜念甩出去,專心作答。 作者有話要說:注:出自《周書》“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br> 第56章 鄉試結束 鄉試第九天的下午,烈日炎炎,空氣中熱意蒸騰,讓人們的視覺都產生了扭曲。 然而貢院外卻聚集了一大批人。他們像是不知道曬似的,拼命往貢院門口擠,被士兵呵斥了又退后,過一會兒又擠過去。 秦崇恩一行人和蘇家大哥也在其中。 仆人有些擔心秦崇恩,怕這么大的太陽把人曬出個好歹,小聲勸著。 秦崇恩卻搖了搖頭,“不行,老夫沒有親眼看到遇兒出來,老夫不放心?!?/br> 秦秀生聞言,本來想跟著仆人勸兩句的,又閉上了嘴。 自從秦遇進了貢院,這些天他們在外面也沒有過好,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秦秀生第一次知道,原來貢院里是會死人的,在他心中,秀才已經是頂頂能干的人物了,但是到了這里,卻卑賤的像草芥一般。 其他人談起往年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死去的考生,最多擺著手說句“可惜了”。 那么多年的努力,那么鮮活的人命,最后只有輕飄飄的三個字。 秦秀生說不出是種什么感覺,只覺得憋悶的慌,每天都要來貢院前逛一逛。 秦崇恩還以為他不懂規矩,跟他說貢院要第九天才會重新開門。 秦秀生不好意思的對秦崇恩說,他在貢院周圍熟悉環境。 這樣如果秦遇出來那天,有些不舒服,他可以第一時間把人背去最近的醫館。 隨著日頭越發毒辣,汗水幾乎要模糊了眾人的眼,大家都被曬的頭暈腦脹時,有人高聲喊道:“開門了,貢院開門了?!?/br> 這話猶如打開了某種開關,剛剛還萎靡的人們頓時興奮起來。 然而最先從小門出來的卻是士兵,他們用布捂住口鼻,抬著擔架,擔架上還蓋著白布。 看到這一幕的人,心里都是一咯噔。 沒多久,人群中突然爆發出哭聲,所有人的心都跟著提了起來。 秦崇恩也不知道是被太陽曬的,還是人群擠的,身形一晃,差點倒下去,還好仆人和秦秀生及時扶住他。 秦秀生白著臉,安慰道:“伯父,你先別急。遇弟還沒出來,我們還要等他呢?!?/br> 秦秀生跟秦遇是同輩,最開始秦遇讓秦秀生直呼他名,秦秀生說什么都不愿,說是對秀才公不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