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秦小子你往哪兒跑呢?” 秦遇有些急:“我娘不見了?!?/br> 燒餅大娘噗呲一聲笑出來:“你娘那么大個活人,又是青天白日,你擔心個啥?!?/br> 她故意賣關子,逗了秦遇一會兒才慢慢道:“你娘今天遇上大好事了,下午才回來。今兒晌午來大娘家里吃飯吧?!?/br> “什么好事?” “你娘回來就知道了?!?/br> 秦遇這才放下心,之后謝過燒餅大娘的好意,買了兩個蒸餅配著糖水飽腹。 下午散學后,張氏回來了,不但如此,家里還多了一樣活物。秦遇看到在作坊里吃蘆葦的驢,眼睛都睜大了。 張氏喜得見眉不見眼,不時還拿手摸摸驢子的毛,回頭對兒子道:“這驢不錯吧?!?/br> 秦遇在最初的驚訝后,反應過來,慢慢上前,試探著伸手摸了摸驢子的腦袋,驢子抬眸看了他一眼,然后繼續吃東西。 “娘,這驢真溫順?!?/br> “那是,你娘的眼光好著呢?!?/br> 張氏跟他說起上午的事,本來上午她在做生意,但是秦懷銘他娘方氏派人跑來找她,說縣里來牛販子了,正好有三頭驢,讓她拿上錢趕緊去,晚了就沒了。 張氏二話不說把鋪子托給燒餅大娘照看,拿上錢就走了。 他們坐的秦家的牛車緊趕慢趕,然而他們到的時候,小驢也只剩一頭了。 張氏心頭一咯噔,提著裙擺沖了過去,仔細觀察了一下,確定這小驢是健康的,價都沒講直接掏錢。 牛販子都愣了一下,隨后臉上露出笑,耿直的買主誰不喜歡。不過這還沒完,兩人還要去官府一趟,立份契約。牛販子必須保證他們售賣的牲口都沒有問題,否則必須全額退錢。 這是為了保護買主,時下一頭牛的價格在15兩銀子,根據地方繁華程度不同,價格會有上升和下降。驢比不上牛能拉重物,耕地。但一頭驢的價錢也不低,張氏買的這頭小驢就花了十兩銀子,如果她講價的話,或許九兩半錢也能拿下來。 但是經過上次被人截胡的事,張氏都有了陰影,唯恐之前的經歷再上演。 反正有了驢,她每天做的豆腐就更多了,隨著氣候炎熱,好多人沒胃口,都愿意買塊豆腐回去蘸醬吃。 在官府過了明路,立了契約,買賣雙方都安心。畢竟這些牲口對普通人來說價格高昂,農戶往往要攢上好幾年錢,期間還必須老天保佑,風調雨順才行。 這次成功買到驢,張氏高興不已,拉著兒子說了好一會兒話,才不好意思停下,讓兒子去學習。 晚上吃飯的時候,秦遇對他娘道:“這次族伯母幫咱們家這么大個忙,回頭得好好謝謝他們?!?/br> “嗯嗯?!?/br> 他們特意選了學生休假的日子,秦遇和他娘提上謝禮一起去了秦懷銘家。方氏聽說了他們的來意,連連笑著擺手:“我可不敢居功,這事我也只是個傳話兒的?!?/br> 張氏和兒子對視一眼,不解地望向方氏。 方氏就把事情原委說了,是趙家的人一大早過來告訴他們縣城來牛販子的事。再經由他們的口告訴張氏。 時間卡得這么準,讓人忍不住懷疑趙家是不是一直派人在縣城守著。 秦遇聞言若有所思,他們待了小半個時辰,把謝禮留下,然后離開了秦家。 回去的路上,張氏看著兒子,打趣道:“這次娘沾了你的光了?!?/br> 秦遇無奈:“娘……” 張氏見好就收,開始說正事:“道謝的事,娘不方便出面,還得你去?!?/br> 就像趙家給他們遞消息,要特意經過方氏的手,張氏一個寡婦沒有要緊事也不好登趙家的門。 秦遇點點頭:“我知道?!?/br> 假期只有一天,況且他們才從秦家出來,再去趙家不合適,只能暫時作罷。 不過也可以趁此機會,好好想想怎么給趙家回禮。 普通的東西對方看不上也不需要,可是貴了,他們也負擔不起。 秦遇捏了捏鼻梁,暫時沒個頭緒。 不過家里的事,他可以提些建議。 “豆干?” 秦遇:“對,就是豆干?!?/br> 秦遇講解豆干的做法,其實前面都跟做豆腐的步驟差不多,只不過豆干要分成小塊,成型之后,還要用鹵水再鹵一遍。但是味道很不錯,相信會有人愿意購買,涼拌或者炒菜都可以。 他原本還想說,煮豆漿的時候還可以做腐竹,但是后來試了一回,發現他從一開始就錯了。 做腐竹的豆漿跟售賣的豆漿不一樣,是經過特殊處理的。而且做完腐竹剩下的豆漿不能喝。 如果做豆腐泡,需要用到大量的油不說,還得多干活。秦遇就有點不樂意了,他慫恿他娘買驢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讓他娘輕松點兒嗎。如果做豆腐泡,這不是跟他想的背道而馳。 他把其他選項否定后,發現制作豆干相對來說比較合適。剛好他也知道鹵料的配比,是他無意從短視頻看來的。 張氏聽得眼睛放光,她長期做豆腐,一聽就知道可行性很高。母子倆當天就去買了鹵料做實驗。 次日當味道鮮美的棕紅色豆干做出來時,張氏嘗了一口,激動得抱住兒子,“你怎么會這個的?我的遇兒,乖兒!” 她心撲通撲通跳的很快,她可以想象,做了豆干以后能賣不少錢。有了錢,遇兒就不用那么辛苦去抄書了,她也可以給兒子買好一點的筆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