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再加上林鑫大姨的花園也沒額外加錢,用的是最基礎的配置,所以只有一些普通的樹和草地,各種的花和魚池什么的都是沒有的。 “你算是熬出來了?!?/br> 林鑫大姨跟著林爸林媽去參觀花園了,林鑫把表姐帶到自己的小房子里說悄悄話。 表姐進門后靠在沙發上,一邊看著窗外花園,一邊用手撫了撫肚子,語氣里不乏羨慕。 她上個月查出來懷孕了,這也是林鑫大姨兩口子這么著急搬家的原因。 表姐和丈夫都在互聯網行業,平時忙的不行,以后小孩子肯定需要老人幫忙照顧。 雖然桃花坳是在村子里,但距離他們在城里的家比較近,如果不堵車,開車單程只需要半個多小時。 帝都房子太貴,他們當時不得不買個小點兒的房子。 如果一家五口都擠在那個不到九十平的房子里實在是太壓抑。 所以老兩口能在距離他們不是太遠的地方買到這么一棟大房子,確實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哎……” 林鑫看著表姐忍不住跟著嘆了口氣。 生活把表姐逼成了個女強人,上月剛查出懷孕的時候姐妹倆就聊過,表姐打算在休產假之前再拼一拼,看能不能把手上的項目完美收官,這樣也許能在休產假之間升一級。 否則等生完孩子休完產假,那重新積累升職資本,就又不知道要多久了。 所以這段時間,表姐雖然是個應該多休息的孕婦,但卻比之前還要忙,天天都加班到十點多。 林鑫有心勸表姐別那么辛苦,但她也知道這種話說出來沒用。 帝都實在是太卷了,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雖然35歲失業并非一條硬性規定,但如果不趁著年輕的時候在大廠拼一拼取得高薪,那后面確實堪憂。 再加上房貸、小孩教育、父母養老等等,就算是條咸魚,放在這個環境下,也忍不住卷起來。 家族基金。 林鑫忍不住又想到了這個問題。 她去年的時候就曾想到過要搞個家族基金,這樣可以每年給家里的每個人發一份保障性的年金,讓大家不用再用命掙錢然后用錢買命。 不過那時候不論是她手里的資金,還是她在家人們面前的鋪墊都還沒到時機,所以就先擱置了。 但現在,林鑫覺得她可以考慮開始干了。 家族基金這種投資理財性質的私募基金不能用系統資金。 但沒關系,大漁集團旗下的幾個板塊都已經進入正常運營的狀態了,企業賬戶積攢了一筆不小的營業收入,這部分資金系統是不干涉林鑫怎么使用的。 所以這么一來這事兒就簡單了。 之前雖然在發員工工資和大筆投資的時候林鑫還是會用系統資金,但公司很多基礎原材料購買和日常運作的資金,都已經是用公司的營業收入了。 現在只要林鑫把企業的營業收入用作建立家族基金,然后用系統資金補上這部分缺口,支持公司運轉就好。 林鑫看了看財務總監周衡給自己的周報,4月剩下的日子里,大漁集團幾個下屬企業的日常支出中,沒準備用系統資金的大概有1000萬左右。 而本月系統資金還剩4000多,那就從這4000萬中劃撥1000萬給公司,然后把公司賬戶里的這1000萬留下來。 等再積攢幾個月,總共有5000萬的時候,就找一找合適的基金托管公司建立家族基金吧。 林鑫算了算,她想納入家族基金計劃的一共有15個人。 最開始她不想搞的太夸張,給大家發太多錢,所以就先按照每人每年10萬元計算,那就是每年總共需要150萬元。 按照家族基金一般的規則,年金發放用的都是利潤部分,而不會動用本金,所以5000萬元本金,只要年收益率在3%以上,就足夠給家里人發放年金了。 到時候還可以一并讓基金托管機構算一下做個方案,每年給家人發放的年金最好再考慮到通脹情況。 否則現在的10萬能夠滿足一個人日常生活且過的比較富足,但20年后也許就只能夠溫飽了。 林鑫想到這兒伸了個懶腰,這樣一來,果然心里舒服多了。 否則自己天天花天酒地,每月光生活費就有好幾百萬,親戚卻為了幾萬塊的工資拼死拼活也太折磨良心了。 有了這每年10萬的年金,就算想躺平,也有了基礎保障。 第 90 章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林……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 林鑫把自家奶黃包也接過來了,所以就徹底宅在桃花坳不想回市區了。 市區的房子雖然也很舒服,但那畢竟是租來的, 所以很多細節的地方都沒有那么合林鑫的心意。 但桃花坳就不一樣了, 這里的每一個地方, 都是按照林鑫的生活習慣建的。 現在林鑫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起床, 然后用面包機烤個面包, 煎個雞蛋或者火腿,然后再煮個奶茶。 如果想換換口味,就窩在床上先把食堂里的早餐點好。 林鑫尤其喜歡煎餅果子和雞蛋灌餅, 這兩樣都是正宗的路邊攤味道。 大廚請的是桃花坳村出去在帝都和城管打了十幾年游擊戰的老師傅,特別有那種莫名的煙火氣。 然后等洗漱完, 業主食堂的外賣就會送貨上門了,到林鑫手里的時候,薄脆還是酥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