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但這話都不用說出口林鑫就知道不妥當。 又不是誰都能像自己這樣天降系統。 投胎結果已經有了答案,現在說富二代們的幸福生活,無異于給好友傷口上撒鹽。 不過好在董杉然今天完全沒注意林鑫想說什么,她現在愈發的沒精神。 “鑫鑫,你說我要不然干脆辭職回家吧?!?/br> “你還記不記得,我跟你說過我小時候特別想在學校門口開個書店,賣賣教輔書,給學生們論天租租小說,也許再賣賣奶茶和咖啡?!?/br> “有生意就做生意,沒生意的時候自己喝喝奶茶看看書?!?/br> “其實不僅是小時候,我現在也有這個愿望?!?/br> “我現在有十多萬存款,如果再找爸媽借一點,湊個二十萬,應該夠開家小書店了吧?” “可現在書店是賠本生意,哪怕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也很難把投資賺回來?!?/br> “哎,如果我自己的存款夠用就好了,但如果找我爸媽借錢,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他們倒也不是財迷,就是有點兒好面子?!?/br> “現在天天跟親朋好友們說我在大城市打拼,每月工資特別高,是家里的驕傲。如果我現在回家做小生意,他們肯定接受不了……” 嗯? 聽到這兒之前一直對董杉然處境無能為力的林鑫突然精神了。 她試探性的問道:“你這幾個月有沒有看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 董杉然突然間被打斷有點發懵,不過她很快就迷茫的搖了搖頭:“我這幾個月除了工作就是睡覺,好久沒刷朋友圈了?!?/br> “那什么,要不你看看我的朋友圈?!?/br> 林鑫聽到這個回答就敢繼續往下介紹了。 “我朋友圈里幾個月前發了一個夢想基金的招募書,要不你看看?我覺得也許對你還能有點幫助?!?/br> 說實話,要不是董杉然自己提了借錢開書店的事兒,林鑫都不敢提夢想基金。 雖然這個夢想基金設立的初衷就是把自己天降系統的幸福分一點給身邊的朋友們,但林鑫能出的只有錢,可除了錢之外,創業還要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 林鑫沒有辦法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她不希望朋友們被自己蠱惑創業,萬一等二三十年后一無所成,那就該落埋怨了。 所以她從未像朋友們主動安利過這個基金,直到今天。 “夢想基金……” 董杉然迷迷糊糊的拿起手機,但等她一點點的看進去之后,就逐漸變得清醒了起來。 投資形式是入股而非借款,這一條讓她的創業壓力小了許多:這種形式下的創業,哪怕最后虧了,她失去的也僅僅是時間和自己的那一部分存款,而不會背上任何債務。 更看重夢想的實現,而不過于注重收益率: 雖然開書店是自己的夢想,但董杉然也知道現在的實體書店日子難過,即使是名聲在外的幾家特色書店也只能勉強保持收支平衡,完全不可能賺大錢。 所以有了這一條,她就不太擔心因為自己的創業方向是夕陽產業而無法獲得投資了。 確定了這兩條之后的董杉然心潮澎湃。 她知道林鑫有多靠譜,所以最后一個問題:資助名額多不多,自己有沒有機會就不用問了。 既然鑫鑫把這東西推薦給了自己,那就說明她覺得自己的情況是有機會拿到投資的。 那么現在就剩下最后兩個問題了—— 自己真的要辭職創業,實現一個和之前工作經驗完全不沾邊的童年夢想嘛? 以及,方案書要怎么做? 第 75 章 這個方案不能真的毫無盈…… 這個方案不能真的毫無盈利點。 董杉然發現自己的腦子正在不受控制的完善整個方案。 現在這份工作實在是太讓她痛苦了, 她的大腦會本能的去爭取任何一個可能擺脫它的機會。 董杉然嘆了口氣,不再和自己的本能對抗,任憑整個人一點點的興奮起來, 把這個其實早就想好, 只是一直埋藏在心底深處, 沒機會實施的夢想挖了出來。 這個書店不能開在老家的校門口。 董杉然理智回爐之后把童年夢想和現實相結合。 她不知道這個夢想基金是閨蜜為了幫朋友們實現夢想而建立的, 所以她只能用一般常識去理解它—— 雖然基金會的宣傳詞號稱只為幫助實現夢想, 但誰都知道宣傳詞不可盡信。 董杉然覺得這基金會不可能是搞慈善的,“投資十萬塊,一年回報一千分紅”這種方案就算能被收下, 也一定會被扔垃圾簍,不可能獲得最終資助。 所以她必須要讓自己的方案既滿足心中夢想, 又留下足夠的盈利空間。 而老家校門口無數個倒閉的書店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不可取了,畢竟現在網絡購物早就普及,沒幾個人會去校門口買又貴又沉的教輔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網紅書店。 所以董杉然打算參考他們的成熟做法,那就是做成“書店 飲品消費區”的模式。 雖然這樣的經營模式經常被人詬病“書店沒有書店的樣子”,但這確實是無奈之舉。 因為一直有這個夢想,所以董杉然這些年來也沒少關注實體書店行業的相關信息。 于是她清楚的知道, 雖然現在書店還叫做“書店”, 但其實主要的利潤點已經是在周邊產品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