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林鑫請人看過了,在100多畝果園里, 有20畝果園的情況最差, 不論是樹種還是樹齡,都該換掉了,所以現在正好把這20畝地上原來的果樹清掉,改種新品。 同時還要加設新的現代化農業設備,從原來的憑經驗判斷土壤、水旱、病蟲害情況變成通過儀器設備判斷,并且通過全套軟硬件設備實現半自動化種植。 剩下的80畝地里,果樹情況稍差的30畝贈送給業主們使用。 不同的人喜歡種的東西不同,雖然桃花坳的土地性質是果園, 不能改種蔬菜或者糧食,但換成喜歡的果樹品種還是可以的。 業主們肯定會把地里原來的樹鏟掉,換上自己愛的品種,所以把最好的樹留給他們也是一種浪費。 而最后的50畝果園雖然暫時不改變品種,但林鑫也不打算徹底沿用之前的模式,那太原始了。 她打算“薅個羊毛”,不,應該說是合理沾光。 陶宇介紹,因為他導師新改良出的樹種還在推廣階段,所以不僅買樹苗有優惠,買全套的果樹種植設備也有優惠。 所以,林鑫打算讓這50畝也沾個光。 反正軟件和系統都是一套,錢的大頭已經花了,多買幾個硬件就能實現全覆蓋,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這也不算是純沾光,如果那20畝實驗田的情況好,林鑫在后面幾年里也會陸續替換樹種,全部換上新品的。 “要20萬?!?/br> 陶宇在和林鑫毛遂自薦之前就做好了全部的調研,所以現在應答如流。 “不過除了設備的費用之外,把這20畝地上原來的果樹鏟除還需要一定的人工費。當然,淘汰掉的木頭也可以回收賣錢,所以一來一回應該還能凈賺一些?!?/br> “另外原來的果樹鏟掉之后,土地還需要整修,然后才能種樹安裝設備,這些最好等到明年春天,春天種樹好活……” 林鑫點了點頭,農業確實是一個急不來的產業,一切自有天時。 不過反正她本身也不著急,所以就先和陶宇簽好了實習合同,讓他先做著準備,然后等明年三月再正式開工。 而今天來桃花坳村,除了考察果園,林鑫也考察了其他工作的進展。 首先是她自己的小莊園。 作為目前村子里唯一一個主體建筑改建完成的項目,她的小莊園現在可謂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 不僅達到了設計圖上的效果,甚至因為實物更有質感,所以比在設計圖上還更好看,和周圍平均年齡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一比,簡直不像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除了外立面外,內部裝修也已經進入第二個月,也就是說,整個房子已經大體完工。 今天李科也在這邊,他帶著林鑫里里外外的參觀了一遍,現在水電、墻壁、地板、廚衛等基本的裝修都已經順利完工,這兩天正在安裝定制的各種柜子。 林鑫走進房子,左轉轉,右摸摸,有些不敢相信這個一直僅存于她腦子里的完美的“家”居然已經變成了現實。 直到她在衛生間里打開水龍頭驗收,初秋稍顯冰冷的水濺了一手,才讓她感受到這個事兒的真實感。 后面她又去張洋和孫雪菲的房子逛了逛,看到一切順利之后最終走到了業主會所。 業主會所的主體建筑昨天已經封頂了,后面再把窗戶和門等安好就算完工,下個月再一裝修,十一月份就可以開業賣房了。 “林總,我再帶您去看看咱們現在租的辦公室和員工宿舍吧?” 說話的是白晨,這個月林鑫給他安排的主要任務就是招聘。 承包的果園需要招聘種地的農民,即將開業賣房的桃花坳·寒山小筑項目也需要招聘資深銷售和普通銷售及服務員。 上述任務,白晨都已經順利完成。 漁樵股份農業部除了陶宇這個實習生外,還有六個正式員工。 都是原本的種植戶,平均年齡有四十七歲,陶宇的老爸就是其中之一。 銷售部一共有七名員工,其中一位銷售總監,一位資深銷售。 這兩位都是白晨從帝都某大型房地產公司挖來的,下個月才能正式入職,主要工作不是賣房子,而是培訓團隊。 按照林鑫的設想,他們不需要在一個地方長待,漁樵股份每次有了新的項目,他們只要負責培訓好當地團隊,之后就可以功成身退,去下個項目繼續了。 而另外五位則都是常駐桃花坳的員工了,其中三位銷售,兩位服務員。 桃花坳·寒山小筑的項目規模不大,售樓中心有這五個人已經足夠了。 而在他們中,有兩名是桃花坳村本地人,但另外三人都是外地人,所以在漁樵股份自己的兩棟員工宿舍樓蓋好之前,還需要給他們租員工宿舍。 白晨直接租了一棟村子里閑置的二層小樓。 二樓的兩個房間當宿舍,其他的房間則當做臨時辦公室—— 在正式營業之前,整個團隊需要磨合學習,業主會所完工之前,他們得先在臨時辦公室辦公了。 但今天林鑫卻不打算參觀員工宿舍和臨時辦公室了。 一是因為現在員工還沒有到崗,即使去看,也只能看看房子本身,沒什么太大的意義。 二則是因為剛剛孫雪菲給林鑫打了個電話—— “林總,我在給咱們上周定的有聲圖書合作伙伴做背調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資金鏈可能有點問題,咱們是不是換備選供應商比較穩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