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搞定這些工作匯報之后,林鑫終于進入了今天的最后一個議題—— “上個月是不是還給大家留了個作業呀,補充醫療保險方案和企業年金方案大家有看到什么合適的么?都說說唄,不用給我省錢!” 這…… 和剛剛聊起各自領域工作進展不同,到了這個話題沒人說話了。 李科和孫雪菲是沒想到老板居然是認真的。 這也不怪他們,實在是他們經歷了太多的“畫餅”,所以一聽到這種還沒影的員工福利,他們就下意識的以為是說來收買人心的。 而財務周衡,則是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作為目前公司最閑的人,他是認真的找過方案的。 但是等他旁敲側擊的和同事們聊起,想給自己的方案做個參考的時候,他就發現貌似這個事兒只有自己當真了。 所以后來他也就尷尬的自己放下了這個事兒。 結果,現在,貌似,只有他準備了? 那他要不要開口呢? 他當時找方案可是按照最好的找的,會不會太貴了呀?! 第三十六章 “林總?!?/br> 思來想去,…… “林總?!?/br> 思來想去, 周衡還是開口了。 “那什么,我這有兩個補充醫療保險的方案,要不請您和同事們看看?” 周衡有些不好意思的把自己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 他一共準備了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目前多數企業給員工配備的——僅覆蓋員工本人的補充醫療保險。 補充醫療保險可以簡單理解為是給五險一金中基本醫療保險做補充用的。 以帝都為例, 年度門診費用在1800元以內, 或者使用非甲類藥, 基本醫保都是不給報銷的。 而補充醫療保險自然就填補了這部分空白, 不僅0免賠額, 而且對于療效更好,價格也更高的乙類藥也會有一定的報銷比例。 “林總,第一個方案主要的優點就是報銷比例高, 而且把牙科也包含了進去?!?/br> 林鑫一邊聽周衡講解,一邊詳細的看著介紹。 之前林鑫的公司也給員工們上了補充醫療保險, 所以她現在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 原來的報銷比例是自付一全報,自付二和自費部分報銷30%。 但是在這個方案內,在自付一還是全報的基礎上,自付二和自費部分卻能報80%。 而且針對牙科很多費用未包含在醫保范圍內這個問題,這套方案也能解決:它專門有2000元的牙科基金。 所有跟牙相關的費用,不管是醫保報銷的拔牙, 還是不報的種牙, 統統可以從這個基金里走。 “林總,雖然這個方案價格比較高,但是根據員工年齡不同,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咱們公司的員工都還比較年輕,所以整體性價比也還可以?!?/br> 周衡一邊觀察著林鑫的臉色一邊繼續介紹。 說實話,這套方案在眾多補充醫療里已經算是貴的了,要不是因為大漁集團員工少工資高,周衡還真不敢提。 “嗨, 也不算貴嘛?!?/br> 林鑫跟著周衡的介紹一路從產品詳情看到了報價表,然后沒繃住,一下子樂了。 她看周衡這么小心翼翼,還以為有多貴呢。 每年每人才四百多,還不夠她準備給員工們發的年初開工紅包多呢。 周衡看著林鑫這個反應有些尷尬的笑了,但更多的是開心。 嘿嘿,是自己格局小了。 不過沒關系,這種格局小了他愿意多來幾次! 不過,雖然周衡對方案A已經非常滿意,但他更中意的卻是方案B—— 那套方案還包含了員工的直系親屬! 不過在方案A已經被老板認可的基礎上,周衡介紹起方案B就不顯得那么拘束了。 在國內,除了五險一金中包含的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商業醫療保險還算是個新興產業。 尤其是前些年,因為保險市場不規范,很多上了保險的人往往因為各種不符點而無法在患病后拿到賠付。 所以在老一輩人中,基本沒幾個有商業醫保。 但很多時候,基本醫療保險又確實不夠用。 比如說像周衡家。 周衡母親有糖尿病,父親有高血壓,兩人都需要常年吃藥。 然而因為醫保甲類藥和起賠額的限制,兩位老人一年的藥費大概也只有20-30%能被報銷。 剩下的那四五千,說多吧,算不上傷筋動骨,但說少吧,也挺心疼的。 周衡不是沒想過給父母交上商業保險。 但因為他們本身年事已高,且有基礎病,所以要么是費率非常高不劃算,要么是壓根就買不了。 然而在這些天研究補充醫療保險的過程中,周衡卻發現有的保險公司居然可以把員工的直系親屬也涵蓋在內。 這對于他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員工可是太有吸引力了。 而周衡敢于把這作為第二套方案的勇氣也正在于此—— 大漁集團除了老板林鑫之外,所有的員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既然這方案對自己有吸引力,那對自己的同事們自然也是一樣的啊。 民意滔滔,老板既然要收買人心,應該會考慮的吧? 而還沒輪到“民意滔滔”呢,林鑫自己就看進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