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她那炮仗脾氣,今兒這事,還不如瞞著她。待處理好了,再告訴她不遲?!?/br> 張太夫人佯怒:“敏兒是個能干識大體的,也就你這么說她?!?/br> “就是你們從小都寵著她,慣得她如今不知道天高地厚?!?/br> “我們這樣府邸的姑娘,自然該驕矜著些。敏兒不過性子急些,其他哪里不好?這些年,我雖不在汴京,但沒少聽人夸敏兒賢惠,將孫府后宅打理得井井有條,孫大人少了多少后顧之憂?” 盧太夫人擺擺手:“如芹哪,敏兒在,你千萬別這么說,不然她尾巴又要翹上天,又該跟允良吵架了!” 原來張太夫人叫如芹,外祖母叫得這樣親昵自然,兩人肯定交情匪淺。 不然,她不會愿意替自己趟這趟渾水。 只是,她與皇后有什么淵源?皇后會給她面子? 她蹙眉,疑惑的眼神朝外祖母那邊一飄。 盧太夫人會意,笑著道:“如芹哪,希兒的事情我可是拜托給你了的?!?/br> 張太夫人輕輕一嗔:“還說敏兒急,你比她更急,我在你這熱茶還沒喝一盞,就逼著我先給你做事了?!?/br> 盧太夫人樂了:“好好,茶你隨便喝,事情能辦就行?!?/br> “早知道你這么小氣,只肯給碗茶喝,我就不急著從江南趕回京了。這路費呀,都賺不回來!” 兩人又彼此打趣說笑了幾句,孫希只一旁默默聽著,微微笑著,并不插話。 最后還是盧太夫人扯回正題:“希兒的霓裳閣搶了錦繡莊的生意,皇后少了條重要財路,宮里花銷多,所以她要為難希兒?!?/br> 張太夫人嘆息:“說到底,還是銀子的事情?!?/br> 孫希微微遲疑,還是說了:“我把霓裳閣的賬簿都帶來了。家里幾個妯娌也一起商量過了,我們都愿意,將利潤勻出一部分,進獻給皇后娘娘?!?/br> 張太夫人搖搖頭:“這件事沒那么簡單。霓裳閣的幕后老板,不僅僅是皇后一家而已?!?/br> 孫希蹙眉,強壓下心底的震驚。 她的聲音柔柔的,繼續娓娓道來:“皇后出身隴西世家,當初嫁給三皇子,也是先帝賜的婚?!?/br> “皇后還是三皇子妃的時候,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br> “三皇子的寵妾懷了身孕,三皇子妃不知,打了她板子,導致一尸兩命?!?/br> “三皇子狀告到先帝跟前,說她不賢惠,又狠毒,非要休妻?!?/br> “是我替她說了話,先帝才沒準?!?/br> “是以皇后欠我一個很大的人情?!?/br> “后來三皇子被先帝立為太子,當時的崔貴妃并不喜歡她,她就與我走得比較近。也時常,在我面前訴說在東宮里的一些委屈。一來二去的,倒是有了些交情?!?/br> “你外祖母寫信跟我說了你的事后,我回到汴京第二日,就先去了皇后的寢宮,當時椒房殿內,寧嬪也在?!?/br> 孫希神色微變,寧嬪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第241章 姜到底是老的辣 “我生生等寧嬪走了,才跟皇后說希兒的事?!?/br> 不愧是楚王的嫡女,雖常年在江南,卻耳目通明。 宮中娘娘們的秉性,她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靖國夫人微笑著點頭,她私下里對寧嬪完全沒好感,經常說她丟了世家的臉。 蠢成這樣,確實是丟臉。 張太夫人倒是無意糾結寧嬪蠢不蠢的問題,她大概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反而對皇后的另一個盟友,做了詳細說明。 錦繡莊原本只是皇后個人的私產,但是生意很一般,在汴京的各大繡莊里,根本排不上名號。 后來江南四大織家之首的康家進京開鋪,但他們家只是一介商戶,在汴京城毫無根基,需要找一個后臺來支撐門面。 他們通過皇后的紈绔弟弟,和皇后達成了交易。 康家提供高級繡娘和精致的繡品,為錦繡莊打響名聲。 但錦繡莊需要的布匹也要由他們開在京城中的布莊和布行提供。 錦繡莊的利潤百分之九十歸皇后所有,康家只拿百分之十。 康家每年還會將全部布行和布莊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上繳給皇后娘娘。 但自從霓裳閣開業后,不但將錦繡莊的生意搶走一半多,就連往日里在康家布行訂貨的商家和客人,也大半轉而向定國公府開設的布行去買貨訂貨,因為那些布行,都打了霓裳閣分號的挑旗。 這樣子,皇后拿到手的銀子,就不僅僅是錦繡莊一年的五萬兩銀子那么少而已。 康家布行布莊的百分之三十利潤,才是真正的大頭。 少說,也有五六十萬兩銀子。 如今,也少了近一半。 孫希聽得目瞪口呆,她看了眼抱夏懷中的賬冊:這壓根沒用啊,人家的胃口,可看不上這些邊角料。 盧太夫人啜了口茶,語氣平淡冷靜:“那皇后有什么想法?” 皇帝訓斥了,崔盧孫謝幾家也不是好惹的,再斗下去,無異兩敗俱傷。 皇后不是寧嬪那樣意氣用事的蠢人,何況做生意全憑各自本事,沒理由客人不進門,商家非拉著強買強賣的道理。 如今她們給了臺階,她應該懂得下。 張太夫人笑了笑,繼續娓娓道來:“如今云貴妃在后宮勢大,三皇子齒序與當年陛下相同,陛下寵愛三皇子,人盡皆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