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好……” 康寧王的案子,在早朝上,幾派勢力爭論得十分激烈,甚至又牽扯出之前的兩淮鹽務的處置問題。 一派說,當初圣上連下八道圣諭,責令整改嚴查兩淮鹽務,雖成效顯著,但改制過急,容易導致民心惶恐,上元慘禍,可見一斑。 另一派便反駁,難道對于貪官污吏,jian商刁民,便姑息了事?那朝廷法度何存? 一派又說,兩淮鹽商僅未繳余利銀就多達六百余萬兩,如按圣諭要求追征其冒濫支銷的銀子和官員侵吞公款無法償還的銀子,這又是二三百萬兩,這樣**百萬輛的巨額銀子,兩淮鹽商是無力承擔和交清的,勢必使其侵家蕩產。 對于康寧王的處置,也出現了兩個極端。 一派認為康寧王雖私自修建宮殿,豢養死士,依律應處極刑,但在兩淮鹽務處理上面,功在民間。功過相抵,應改為流放。 另一派則認為康寧王雖有功于社稷,但造反乃誅九族的死罪,不殺不足以正法典。 …… 最終,歷時整整五個多月,經過大理寺、刑部復審,參知政事、左右丞相復議,此案才大致結束。 乾道三年六月,此案最后的判定結果出來了:減少兩淮鹽商的余利銀,實際再繳三百萬兩即可。兩淮鹽務涉案人員,除主犯外,其余酌情輕判。 康寧王私建宮殿,豢養死士,原應滿門抄斬,念其參與改制革新,勞苦功高,功在社稷,圣諭賜康寧王鴆酒自裁,其余家眷親屬,流放嶺州。 莫愷懷主使林寬行刺圣駕,誅九族。林寬判斬首,其母尤氏,出家白雀庵。李暝煥糊涂失察,貶為臨海知縣。 康寧王被賜死,盧敏顯得尤為高興,特地來定國公府約了孫希去齊國公府給孫寧道賀。 孫希又好笑又無奈,只好跟著她到了齊國公府。 誰知二人馬車到了門口,卻見齊國公府大門打開,丫鬟仆人姿態謙卑,排成兩排。 兩人心下疑惑:這是來了什么大人物? 盧敏使了個眼色于周mama,周mama會意,走過去拉著其中一個丫鬟問道:“是誰來府上了?” 小丫鬟見是忠勇侯府的mama,屈膝行了禮,正色道:“皇上,皇后娘娘駕到?!?/br> 第154章 諸事畢周秦入府 盧敏臉色微變,看著孫希的眼,盡是躊躇:這還進不進去呀? 孫希朝她眨了眨眼,輕咳一聲,皺眉捂著肚子。 盧敏會意,趕緊道:“怎么,不舒服?那我們趕緊去寶榮堂看看?!?/br> 說完又轉頭對那小丫鬟道:“你回頭跟你家大奶奶說一聲,我們來過了!” 小丫鬟應了聲是。 二人回到馬車上,孫希道:“雖是權宜,但我們還是去寶榮堂,讓大夫把一下平安脈也好!” 于細微處,孫??偸窃谝?! 第二日,孫寧與盧敏便一道來了迦葉軒答疑解惑。 皇帝親臨齊國公府,是為了表彰齊國公府眾人在康寧王一事上的貢獻。 但這些話,不能在朝堂上明目張膽地說。 因為齊國公府,是替皇帝傳遞假消息給康寧王的‘暗線功臣’。 長公主通過喬姨娘,向康寧王府傳遞了不少假消息。 其中包括,皇帝想要通過重用善待康寧王,以聚集朝中某些人的心,讓他和朝中另一實力派分庭抗禮,從而達到帝王權衡之術。 康寧王聞聽此訊,才會如此不遺余力地為皇帝辦事,權力,總是讓男人無法拒絕。 齊明昊努力寵愛喬姨娘,有時候喝了酒,也會適時地傳一些皇帝與他的私房話給她。 又或者,在喬姨娘面前表現出很厭惡孫寧的樣子,連帶著說些討厭丈母娘的話,還說公主也不喜盧敏,忠勇侯他們,不過是皇帝打壓康寧王的棋子。 說到最后對喬姨娘的處置,盧敏顯得尤為興奮。 畢竟京中對于孫寧的惡毒流言,著實傷了一個母親的心。 皇后安慰孫寧這段時間受了不少委屈,盛陽長公主當場表示,已想好了計策替孫寧洗脫這個惡名,正準備向太后和皇后娘娘請示呢。 皇后問是什么計策? 長公主說,太醫為女眷診病,總是隔著幾層紗幔,女眷手上也要覆幾層薄紗。 當時喬姨娘花錢找來一個小產的婦人,藏在床上,替她伸手給太醫瞧,以此嫁禍給世子爺嫡妻孫寧。 后來這個婦人經不住良心的譴責,找上門來,澄清了此事。 喬姨娘作為一個低賤妾氏,設局陷害主母,攪得家宅不寧,被送往鄉下農莊。 屆時多找幾個說書先生,這件事自然就會流傳開來。 正如當初,康寧王對孫寧的做法。 孫希心想,這喬姨娘最后,肯定是慢慢病逝! 孫寧最后擦了擦眼角的殘淚,道:“總算是苦盡甘來了?!?/br> 孫希勸道:“jiejie,別難過了,經過這件事,姐夫不是對你比從前更親厚了嗎?也算是因禍得福,是不是?” 盧敏忙道:“笑笑說的對,人總該向前看。我與你父親,年輕的時候因為辛氏那賤人,吵了多少架?現在,不是就挺好?” 孫希腹誹,你和父親還不是三天兩頭斗嘴,只不過父親之后到底沒有偏寵哪房姨娘,你心里舒坦了,才會覺得挺好。 三人又寒暄說笑了幾句,盧敏又一再囑咐孫希這兩年一定要喝薛神醫開的溫和不傷身體的避子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