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貴婦人看著約三十上下,長得并不十分明媚,天生一副寡淡臉,但她氣質高潔,渾身上下便顯得別有風韻。 只今日的衣服大概是為了祝壽而來,與她氣質頗為不符,實乃一缺憾。 孫希腹語,額,這在現代,算是不爭不搶的人設。 崔夫人微微頷首,嘴邊笑渦一顯,似乎對二人頗是欣賞。 周夫人最善察言觀色,笑著對崔夫人道:“怎么樣?小姑娘可合你眼緣?” 崔夫人撲哧一笑:“那你還不介紹介紹?” 周夫人拿帕子抿了抿嘴,笑意盈盈:“先拿了金子來,我才告訴你!” 崔夫人也不推辭,真從手臂上褪下一只金手鐲,給那姑娘帶上。 周夫人朝那貴婦眨眨眼,指著崔夫人笑著介紹道:“這位就是我跟你說過的定國公府的崔夫人,皮猴,這位是武寧節度使秦忠秦將軍的夫人,小姑娘是將軍的嫡長女?!?/br> 那姑娘也不十分忸怩,笑著屈膝朝崔夫人行了禮:“小女可卿,拜見崔夫人?!?/br> 秦可卿?孫希差點嗆出聲,幸而口里沒茶。 這個人在《紅樓夢》里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什么扒灰,yin喪天香樓,可都是這個主的成名事跡。 但她轉念一想,自己又沒有穿到紅樓夢里去,這個秦可卿,跟那個秦可卿,應該就是同名吧? 周夫人又指著孫希引薦道:“這位是定陽縣主,崔夫人的大兒媳?!?/br> 秦夫人便又領著女兒朝孫希福了福:“拜見縣主?!?/br> 孫希讓抱夏拿了南珠,親遞給秦可卿,又連連謙虛道:“出來匆忙,小小薄禮?!?/br> 秦夫人道:“縣主說笑了,這顆南珠細膩凝重,光潤晶瑩,渾圓剔透,妾身若是沒看錯,應是合浦南珠,那是進上的貢品?!?/br> 孫希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夫人見識廣博?!?/br> 秦夫人聞言謙道:“縣主過譽了,只是妾身家鄉剛好在合浦?!?/br> 周夫人見這幾人說的熱絡,很是高興。 她朝崔夫人挑了挑眉,崔夫人會意,笑著對秦夫人道:“可卿幾歲了?” 秦夫人答:“虛歲十五?!?/br> “可有定了人家?”崔夫人又問。 孫希腹誹,難道崔夫人想與秦家結親? 是崔廷還是崔琰? 孫希更傾向于后者。 因為崔琰今年十七,又是嫡子,和這個秦可卿,年紀相符,門第相當。 秦夫人笑著搖了搖頭:“不曾?!?/br> 周夫人跟著道:“她們不在京中長住,原是我家老爺大壽,她們才來了京城拜壽的。不過在水寧巷,他家有處大宅,秦將軍不日便要回京訴職,接下來,秦夫人要在京城待幾個月,再與秦將軍一起回去?!?/br> 崔夫人心里直夸周夫人真如她肚子里的蛔蟲,把她想知道的,全一股腦說了。 她心里喜歡秦可卿的一股子靈秀之氣,便拉著她的手道:“我們家離水寧巷并不遠,你和你母親有空,可常來我家玩?!?/br> 第104章 伯爵府群芳爭艷 周夫人便知謝氏這是中意了。 孫希對秦姑娘沒有偏見,只是覺得那個名字,在她心里有點疙瘩。 幾個貴婦人又寒暄說笑了幾句,有個老媽子過來大聲稟告:“夫人,有客人到了?!?/br> 周夫人便笑著跟她們說:“我們一道先去正堂吧?!?/br> 因她們來得早,客人到的不多。 孫希緩步走進正廳,只覺得腳下一軟, 原來屋里鋪著厚厚的“吉祥福壽”紋樣大紅氈絨毯。 正廳很大,中間豎了幾面多寶閣隔開,格子里放置著許多精美華貴的古董瓷器做擺設。 來的客人,是靖海侯府的太夫人和她的兒孫媳婦們,與孫希和謝氏,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老相識了。 孫希趕緊迎上去給太夫人行禮,太夫人慈愛地摸了摸她的頭,笑得和藹:“生了孩子,當了母親,笑笑愈發穩重了?!?/br> 崔夫人也上前扶住太夫人,態度親熱:“太夫人紅光滿面,兒孫滿堂,是最有福氣的?!?/br> 老人家喜歡聽好話,聞言不禁樂得笑開了花,臉上的皺紋,也跟著笑紋抖了起來。 眾人一番寒暄后,就跟著太夫人一起落了座。 周夫人怕她們悶著,就先叫了戲班子的人開戲。 戲折子首先奉給最年長的靖海侯太夫人,老人家點了一出《岳郎孝母》,說的是一代名將孝順母親的故事。 崔夫人點了《五子拜壽》。 秦夫人點了《雅秋》,說的是一對夫妻琴瑟和諧。 孫希點了出《兩世姻緣》。 余下的太太小姐們,也跟著自己的喜好點了戲。 待唱到雅秋的中段,賓客開始陸陸續續地來了。 大廳里開始變得熱鬧起來,珠翠環繞,錦衣輝煌的貴婦小姐們言笑晏晏,衣魅飄香。 但人聲笑聲雖沸沸揚揚,卻井然有序。 喜桌之間穿著大紅褙子的丫鬟或蓄茶或上瓜子點心或換碟地忙個不停,大堂里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氣氛。 孫希想起崔然交代的關于甄繡清的事,便悄聲對旁邊的崔夫人耳語:“官人讓我打聽一個人,閨名叫甄繡清,母親可聽過?” 崔夫人瞬了瞬目,低頭想了會兒,才道:“可是金陵的甄家?據我所知,寧新伯有個族親倒是嫁入那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