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王朗,那庶子叫周世瑯,王又通皇家。 李高官,那就是定國公了。 周世瑯的父親,那就是寧親王。 定國公和寧親王的上司,那不就是……皇……帝? 孫希倒吸一口冷氣,差點驚呼出聲。 崔然伸出食指,放在她嘴邊,笑嘻嘻道:“夫人聰慧!咱倆心有靈犀,心照不宣!” 但孫希心里還有一個疑問,她剛想張嘴,門口有小廝大聲稟告:“世子爺,謝大人來了?!?/br> 崔然回道:“你先迎他去文昌閣,看好茶,我一會兒就過去?!?/br> 孫希問:“你約了謝大人一起去早朝?” “是的,笑笑,有些事,晚上我再與你詳聊。我先走了?!贝奕黄鹕?,拿起床邊的披風,便往門外走去。 孫希見他動筷不多,便勸道:“你吃得太少了,要不再用點,也不差這點時間,別餓著了?!?/br> 崔然咧嘴,笑得很甜:“夫人可是關心你相公我?” 孫希白他一眼道:“跟你說真的,你就打趣我?!?/br> “都是夫妻了,你害什么臊?昨晚我不過要換個姿勢,你就……” “你給我閉嘴,你快走……”孫希一邊截斷他的話頭,一邊推著他往外走。 “你這么對我,可別后悔!”崔然笑嘻嘻地威脅道。 “滾……”孫希嬌哼一聲。 崔然噗嗤一笑,重重捏了一把她白嫩的臉頰,這才心滿意足地出門去了。 孫希用完早膳,去崔太夫人處請完安,與謝夫人等女眷寒暄了幾句,便回到了迦葉軒,拿起昨晚未看完的洞見,細細翻閱起來。 隆慶科考案,牽連甚廣。 ( 第74章 隆慶科案牽涉廣 此案起源于一場同僚托情求關照。 本屆進士科主考官是翰林學士錢謙。 錢謙是先帝朝的進士,為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但他卻不屬于‘斯古遺直’一族,懂得適可而止。 他為官清廉,當年谷城令王寅行賄案所有涉案人員中。 只有他沒有接受饋贈,始終堅守住了底線。 他當上翰林學士之后,當今圣上曾單獨召見過他。 能受到皇帝單獨召見,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榮耀。 他卻謙虛道:“其他學士也是才學廣博,適合參與機密討論。陛下應該博采眾人之識?!?/br> 圣上覺得他有長者之風,人品高潔。 于是升任他為禮部侍郎,專門負責進士科考試,替朝廷選拔人才。 錢謙當年高中進士,曾拜入林太師門下。 寧親王想給庶子周世瑯弄個進士出身,便找了林太師。 林太師原本對這親家就沒有好感,一下就給回絕了。 太師府不缺財帛,偏林太師有個嗜好,就是收藏名人字畫。 于是寧親王打聽出林太師心心念念著的古詩古畫。 投其所好,花重金從各收藏家手里買回。 有的人不肯賣,他就拿對方隱私相要挾,逼對方出售。 林太師見了那些字畫,愛不釋手。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于是他找了錢謙,當面交代他務必錄取周世瑯。 李升和錢謙是同期進士,他有個侄子也參加考試。 于是他書信一封,也希望錢謙能關照錄取他侄子。 誰知南墻放榜,兩人推薦的,都沒有被入取。 反而京師中,有些老王爺、將軍府的紈绔子弟們,都榜上有名。 林太師臉上掛不住,氣得呈情皇帝。 他進言:“圣上明察,錢謙負責的進士科榜上有秦朗、鄭劍等十幾個京城有名的紈绔,此次科舉,定有舞弊?!?/br> 皇帝說:“錢謙素來以公正賢良聞名于世,怎會做這種事?” 國子監祭酒李升也失了顏面,從旁進獻計策:“陛下您若不信,可令中書舍人王琦、主課郎中知制誥白年義出題,重考這十幾人,便知臣下所言非虛?!?/br> 皇帝無法,為顯公正,便依李升所言下旨。 考試結果很難看。 這些人非但連《周禮》中的常見題目都不會, 作詩更是離譜,詞律粗鄙,不忍閱之。 局面這下就有點難看了。 紈绔們的父母可不紈绔。 他們這下失了臉面,那就要把林太師、寧親王和李升等‘罪魁禍首’拉出來,一道入泥沼。 孫希合上洞見小報,心想皇帝真是好手段。 自己一根手指不動,就搞得兩方陣營互相殘殺,果然是布局的好手。 李升是李妍的父親,那么定國公府,站在哪方陣營呢? 秦朗是靖海侯秦將軍的兒子,鄭劍是定王府女婿的兒子。 京中高官聯姻頻繁,各種勢力交錯其中。 有時候,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她正胡思亂想著,門外傳來秋紋的聲音:“夫人,廷二奶奶來了?!?/br> 孫希心想真是想什么來什么。 她示意抱冬收好小報,自己起身出門,準備單獨會一會李妍。 李氏今天一身素凈,甚是清秀。 孫希笑著迎上去道:“弟妹要來,也不提早說一聲,我好吩咐好茶好點心備著?!?/br> 李妍頓了頓,似乎心里有些酸苦,苦著臉說:“自家人,嫂子客氣了?!?/br> 孫希覺得李氏這句自家人,說的怕是連她自己都覺得要起雞皮疙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