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李氏淚如滾珠,劃過雙頰:“老爺去了,我活著也是睜著眼過日子罷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瓊姐兒?!?/br> “所以大嫂更應該保重身體。瓊姐兒和寧姐兒同歲,明年都是要及笄的,將來議親,大嫂還要親自挑選女婿才能放心不是?” “弟妹說的句句在理,是我一時想不開。是我對不起你們,也對不起老爺,不怪母親惱我?!闭f完又忍不住地拿帕子揩淚。 盧氏聽這話說的古怪。正待細問,彩環聲音在門外響起:“太太,老爺找你有事?!?/br> 李氏原本也不欲深談,情緒上來了,說了不該說的話,此時正有點后悔,于是道:“弟妹先去忙,我這身體,也幫不上忙,老爺的喪禮,就麻煩弟妹了?!?/br> 盧氏素來豪爽,也不推讓:“大嫂放心,好好歇息,我定把大伯的喪禮辦得體面風光?!?/br> 李氏吩咐秦mama:“你送弟妹出去吧?!?/br> 盧氏連道不用,讓秦mama好好照看李氏,便退出了清水閣。 待走到凝暉堂正中假山,孫寧迎面走來,她見盧氏眉頭緊皺,行色匆匆,便問道:“母親,你怎么了?” 盧氏跟她講了李氏要白綾殉夫的事,又把朱氏等眾女眷的言行復述了一遍,最后道:“你大伯母的事怕沒那么簡單,那朱氏雖是個破落戶,但在大伯出殯日公然去為難你大伯母,若說沒有內情,我不信?!?/br> 孫寧點頭附和:“我也這么覺得,大伯剛去世,喪禮還沒完她就上趕著來擠兌大伯母,一來情理上說不通,難道她不怕別人說她行事不德?二來,爹爹與大伯感情深厚,有人欺負大伯母,必不會袖手旁觀,那朱氏哪來的膽子?” “寧兒分析得很對。我現在趕著去見你父親,這件事情我們暫且按下,等大伯出完殯,我們再理內宅紛爭?!北R氏關鍵時刻還是很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京師冬天,日漸寒冷。 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申太夫人自那日病倒后,一直纏綿病榻,太醫一個接一個瞧,都說老太太傷心思慮太過,不益養病。 李氏一直推說身體不適,也不去壽安堂請安照顧。 盧氏一邊要主持伯府中饋,一邊又要延醫請藥,照顧老太太,直忙得嘴角生瘡,上火不止。 允良守孝在家,沒一日不去老太太處照料。 奈何老太太病情反復,沒個準信,允良為此天天焦心不已。 一日二房老夫人來探望申太夫人,說起東京有一處寺廟特別靈驗,不妨去拜拜,點個長明燈,給太夫人沖沖喜也好。 盧氏此時病急亂投醫,哪有不答應的。 拜佛回來,盧氏便跟允良商量:“慈安寺主持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們要不施粥行善,給母親積積福德,說不定,母親病就好了?!?/br> 允良想了想,說:“今年東京大雪,猶勝往年,圣上體恤幼老,下令于東、西、南、北福田院,除定額外,收養老幼生病的貧苦人家和乞丐,供養到第二年開春。京師權貴眾多,不比江寧,行善施粥,排場太大,我剛蒙圣恩襲爵,多少雙眼睛盯著,母親讓我們不要做出頭鳥。我聽說各部官員世家,但凡家里有點底的,聽到圣旨,都去了福田院捐款,我們就用母親的名義去捐,當為母親積德?!?/br> 盧氏覺得允良說的在理:“是我沒想周全?!鞭D頭又抱怨,”哎,來了東京真是麻煩,連行善積德都怕人說。還不如在江寧活的自在?!?/br> 允良張了張嘴,終究沒說什么,化成了一聲嘆息。 第22章 閑話家常論婚嫁 大周朝太祖時期最初在東京設立東、西兩個福田院。 “福田”的含義也來源于佛經,意思是積善行可得福報,好像播種田地,秋收稻麥。 福田院一般有三種形式。 一是報恩福田,供奉父母師長;二是功德福田,供佛寺之用;三是貧家福田,供養窮苦人。 東、西福田院屬于貧家福田,收養鰥寡孤獨的老年人與孤兒,以及城中衣食無著的饑民。但是由于規模不大,能進院的人極少,最少時才二十幾人。 熙寧八年,周英宗下令增設南北福田,這樣就有了東、南、西、北四所福田院。 福田院由國庫增修房屋,四院可以容納三百人。它的經費來源是內府所出五百萬錢,今年大雪,國庫增至八百萬錢。 福田院是個清水衙門,管事一般授八九品銜。 這一日,盧氏領著孫瓊、孫寧、孫瑤、孫希,坐上馬車去往位于伯爵府較近的南福田院。 南福田院經過幾次擴建,目前已有多間六十多間房舍。 待馬車到了福田院正門,孫希掀開車簾,只看見門口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很大一部分是衣衫襤褸的乞丐。 盧氏讓周mama去打聽一下,發生了何事。 不一會兒,周mama便回來稟道:“夫人,聽說是定國公夫人在給福田院眾人以及街上的乞丐們發放御寒衣物?!?/br> “那我們從后門進吧?!北R氏道。 由于前一天盧氏已命孫管家遞過忠勇伯府名帖,盧氏等一從后門進去,福田院管事已經在內堂等著了。 管事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臉蛋方方,看著甚是正直。 因在允善喪期,孫府眾女眷穿著都以素雅為主,不事奢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