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本朝印刷技術發達,裝幀技術漸臻完善,各書籍均是精美異常。 孫希暗自嘆息,若是能穿越回去,這些書都可價值千金了。 結了賬,孫希便吩咐抱竹給書籍全部包上粗布,裝車回家。 崔然陰魂不散,在她耳邊輕道:“我可看見了,《碾玉觀音》……” 孫希心內一慌,忽然靈機一動:“額,觀音,那是佛經故事?!?/br> “那《賣油郎獨占花魁》、《國色天香》呢?”崔然緊追不舍。 孫希斜他一眼,不客氣道:“你想怎么樣?” “等到了東京,到我家做客,陪我釣甲魚!”崔然蓄謀已久。 “那也得祖母同意,女孩子家怎好隨意出門?”關鍵時刻,還是搬出老祖宗鎮鎮這小子吧。 “我自然有辦法,你忘了今晚你能出來,是誰的功勞?”崔然邪笑。 孫希語噎。 回去一定要問問林mama,這小子到底給祖母下了什么藥。 三人一路坐馬車回去,孫希故意不理崔然,只跟孫泊竊竊私語。 崔然也不介意,干脆坐定,似和尚打坐,閉目養神。 回到壽禧堂,孫希趕緊拉住林mama,問她崔然到底跟祖母說了什么,祖母居然同意她去夜市? 林mama搖搖頭道:“老太太讓我們都出去,當時就小公爺在屋里?!?/br> 孫希咬牙,怪不得崔然是那副隨你便的表情,回來的時候還一副穩坐釣魚臺的神態,此刻怕是等著她上鉤呢。 哼,我就是憋死,也堅決不問他。 不過這次孫希卻想錯了,此刻崔然另有要事在處理,此次下江寧,父親交給他一個任務,資料早就收集好了,只還有些理據,不是很詳實。 他此刻正在翻閱州縣縣志,看能不能從往年的記錄中找到資料可參循。 夜晚地氣潮濕,加之寒冬,呼出一口氣都是白的,崔然的小廝給他燒了暖爐,他依然凍得直打顫。今晚陪福娃娃逛書坊,浪費了太多時間,怕是要通宵。 崔然雖無功名在身,人皆道聰明有大略,博學洽聞。身為定國公嫡長子,若無意外,將來定是他襲爵,屆時自有蔭官,且品級不會低。 但本朝為官,政治清明,極重考績,若無真實才干,考績不佳,升遷極難。 崔然父親崔毅襲定國公,實職吏部尚書,乃六部之首,主管官員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 御史中丞王仲景舉薦殿中丞馮志展出任京東路按察使,連越幾級,需謹慎待之。 這馮志展曾任江寧知府,崔毅忙于吏部事宜,分身乏術。 他素看重他這大兒子,從小聰慧,言辭機敏,遇事持重。 于是便派他來江寧府打聽馮志展任上的風評、事跡。 一來歷練,二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長見識耳。 搖曳燭火,少年身影。 伏案臨寫,明若皓月。 崔然掏出福娃娃,淺淺一笑。 第13章 一路同行回京師 第二日出發,晴空萬里。 因是急著進京,孫家老少和仆婦兵丁共幾十個人,并無攜帶過多行李輜重,但再少,還是有十幾個大箱子,裝了兩輛馬車。 水路太慢,大家一致決定走官道。 臨出門,盧敏抱著孫希,再也忍不住,心肝rou地哭了起來。 這幾年孫希雖是養在老太太房里,但孫府就這么大,每日請安,或平時想女兒了,隨時都可以去看。 如今女兒跟著老太太進京,怕是沒個幾年,都回不來,怎能舍得下? 孫希也忍不住眼淚磅礴。 她想起了自己前世的母親,以前經常嫌她嘮叨,不愿意回家。 尤其創業后,更是把公司當家,母女倆經常一個月見不了一次面。 如今五年多了,自己穿越到這么一個地方,以后怕是連見也見不到了。 這五年,盧氏是她的親生母親,可是莫南心里最深的那個位置,始終是自己前世的mama。 盧氏待她極好,百般疼愛,生活的點點滴滴,都照顧得無微不至。 每次在壽禧堂見著她都要問吃得好不好,睡的香不香? 丫鬟婆子可有欺負她? 爐子燒的旺不旺?可是用的最好的銀絲碳,萬不可嗆著。 天氣寒冷,少出去嬉鬧,即便出去散步,也要穿厚厚的襖子外罩雪狐大氅。 哎呀,你衣服太少了,我這就叫周mama多送幾件來…… 如此種種…… 但可能她不是嬰兒,從小就有著成年人的心智,對于盧氏疼她的種種,她雖感動地受著,但這個和過去的自己差不了幾歲的美貌婦人,她實在沒法當成‘媽’。 允良見母女倆如此,不免也動容,眼眶通紅。 但轉念耽擱太久,怕晚上到不了驛站,有安全隱患,便硬起心腸道:“好了好了,太太,時間也不早了,讓母親和孩子們早點上路吧,沿途驛站我都已經打點好了,天黑了到不了,只怕不安全?!?/br> 盧氏縱使萬般不舍,心里跟油煎一樣。 但聽到允良說不安全,也只好擦干眼淚,親自抱笑笑上馬車。 崔然因昨晚勞累過度,白日里在馬車上睡了一天。 傍晚,眾人到了一處驛站,遞了忠勇伯府的名帖,便有驛館官員安排好上房,酒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