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新的糧囤雖然蓋好,但是外表還是非常的潮濕,得晾曬幾天才能用。 好在紅薯也不急著往糧囤里面放,先將表層曬干,這樣才容易長久的保存,再者還有舊的糧囤可以用。 第一批曬好的紅薯就先存放到舊的糧囤里面,等著舊的糧囤里面放滿了,這個新的糧囤也曬得差不多,正好可以用。 等著收完紅薯以后,衛家屯的村民立馬就不淡定了,大家伙都在議論紅薯王的事情。 “你們去看了嗎?知青們種出來的紅薯個頭老大一個了,平均都快一斤重了!” “我沒有去,但是我聽當家的說了,最重的都得十來斤呢?!?/br> “看來人家知青還是厲害呢?!?/br> “可不是呢,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啊,就連種地都能收成這么多?!?/br> 除了一些特別頑固的人,很多村民都覺得王秀禾他們這些知青非常不錯,不愧是喝過墨水的人。 之前一些人還覺得這些知青上學也白瞎,花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到頭來不是還得到鄉下來種地,深知不讓家里人讀書。 但是這回大家伙算是明白了,人家上過學的人種地跟沒上過學的人種地都不一樣。 人家的產量是咱們的兩倍不止。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衛家屯現在的糧囤里面滿滿當當的都是糧食,衛家屯村民心里面底氣足,跟其他生產隊的人說話的時候,分唄都高了好幾度,日子過得可以說是整個紅旗公社里面最好的,也是從來沒有過的。 因為有些生產隊今年糧食歉收,所以很多村民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有的靠野菜窩窩過日子,看到衛家屯生產隊收了水稻收紅薯,那兩眼羨慕得放光。 衛家屯種出來紅薯王的事情也驚動了紅旗公社的社長,公社社長專門將大隊長趙建軍找了過去,同時讓他將最大的紅薯王帶過去開會研究。 一起參觀紅薯王的還有紅旗公社的其他生產隊大隊長,大家伙看到衛家屯種出來的紅薯王,全部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想不到呀,衛家屯那種貧瘠的山旮旯里,竟然還能種出這么大的紅薯來!” “我們生產隊算是土壤最肥沃的地方,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個頭呢,真是大開眼界!” “老天爺追著喂飯吃,你不服都不行,咱們比不了?!?/br> 公社社長還沒有進來,幾個生產隊大隊長在一旁先議論說道。 一會公社社長走了進來,拿著本子坐到座位上,喝了一口搪瓷缸子里面茶水,然后跟其他大隊長分享說道:“剛才大家伙也都看過了,這個紅薯王就是咱們公社衛家屯生產隊種出來的,足足有七斤六兩重!名副其實紅薯王。針對這個紅薯王,大家伙都有什么意見嗎?各自發表一下看法?!?/br> “社長,這個紅薯王真是好,這真的是咱們公社的福照,相信一年會比一年好?!钡谝簧a隊的大隊長說道。 “我覺得之所以會產生紅薯王,第一是因為社長領導有方,第二個就是趙建軍大隊長執行到位,第三就是衛家屯的知青們踏實肯干,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成績?!?/br> “我覺得出現這樣的紅薯王實屬不易,應該將這個紅薯進行解剖,切開看看里面的構造,進行仔細研究?!?/br> ...... 社長聽后點點頭,但是表情并不太滿意,最后對趙建軍說道:“趙建軍,紅薯王產自你們生產隊,你最了解情況,你來發表一下看法,同時給大家伙分享一下你的經驗?!?/br> 趙建軍:“好的,社長。首先紅薯王的主要功勞是我們生產隊的知青,田地是他們開墾的,紅薯是他們種植的,我和村民們期間只是去幫過幾天忙,再者關于這個紅薯王我建議可以將它很好的存放,然后將它培育成新的紅薯苗,分發個每個生產隊,讓更多的紅薯王產生?!?/br> 公社社長聽后滿意地點點頭,很顯然他覺得這個意見很靠譜,也覺得趙建軍很有胸懷。 雖然他們生產隊生產出了紅薯王,但是他并不自己居功,而是全部歸功給知青,同時也熱情地分享,想著全部公社的生產隊都可以種出紅薯王來。 “大家伙看到了嗎?趙建軍大隊長不愧是咱們公社的先進大隊長,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家伙,而不是他自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一起學習。另外我覺得趙建軍的意見非常正確,我們應該將這個紅薯王當成母本,培育出更多的紅薯王來,而不能只是局限于眼前這一個?!惫缟玳L最后采取了趙建軍的意見。 第20章 大隊長初表心意 紅薯獲得豐收,知青們…… 南山坡的紅薯已經全部刨完曬干,儲存到生產隊的糧囤里面。 紅薯獲得大豐收,村子里面的人也清楚這基本上都是知青的功勞,不過沾光的是整個衛家屯,畢竟現在是集體大鍋飯,他們知青的紅薯也是屬于衛家屯集體。 相比之前,偶爾會有一些村民去知青點,有的說上幾句客氣話,有的則是送上兩個水果啥的。 蘋果這些零嘴擱當時也算上稀罕物品,可以看得出一些村民當真感激他們這些知青。 很多人還會尊敬地稱他們知青為老師,比如王秀禾就稱她為王老師,劉明就會稱為劉老師,馮麗就會稱呼馮老師,只要你是知青,統統都是老師。 如果年紀大一些長輩喊他們這些知青的時候,就會加上個‘小’字,比如‘小王老師’、‘小賈老師’、‘小張老師’等等,這樣既顯得尊敬,又不會顯得亂了輩分,還覺得有愛親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