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這還不算什么,還有更幸運的底層官員經歷過被百姓圍著官府的名場面,處理的好萬事大吉,處理不好你頂頭上司就處理你,給百姓交一份滿意答卷。 你說這不可能?一般情況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前提是你最好別去碰本地大宗族勢力的苗頭。 結果絕對不會是你想要的。 所以一般的知縣下到地方,絕對會懂事的對本地的宗族勢力客客氣氣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讓他不好,他讓你這個官當的更不好。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尤其在那種官府對地方掌控不足的基層環境更要小心為上。 很多一點執政經驗都沒有,剛剛科舉完,就突然被下放到地方面對這么復雜的環境的新官員,大部分都是處理不好這些的。 往往是懵懵懂懂幾年過去,拿當地宗族一點辦法都沒有,辦什么實事也多是被底下的書吏蒙著干的,到時候一張中般中,跟以往官員沒什么不同的政績往吏部一交,吏部的官員就懂了。 這又是一個端茶喝水,除了斷斷案子啥也不會干的官員,斷案子還有不少沒斷明白,一看就被底下的屬官跟書吏蒙了。 …… 先是經歷了一波手底下的佐貳官屬官死也不肯分權,就是要跟著縣丞架空知縣,讓知縣養成澆花養草,端茶喝水,提前養生的愛好。 然后又在六房書吏那里碰了壁,六房頭目對她這個知縣倒是相當客氣,木析只是看看她們在干什么,那可以。 但想要.插.手.她們的工作,那就推三阻四,委婉拒絕,發現實在拒絕不了就說話綿里藏針的,暗示她啥也不懂,就不要隨便瞎指揮,給她們找麻煩。 當然不是明著這么說的,但木析細品一下,發現意思差不離。 木析真的是涵養好,才沒當場發火。當然最主要的是她也知道,她也確實是沒有經驗。 這也是這個朝廷官場的常態了,真正的事情是底下的吏員辦,官員只享受權利,輕松的很。 木析面上沒多說什么,私底下就找了好幾波人去打聽這些吏員的消息。 她是很想知道,是什么給這些人這么大的底氣,直接沒有把一把手當回事。 第52章 孟典史 縣衙的三班六房,是縣衙的下屬機構。 六房可以比照朝廷六部,分別為吏、戶、禮、兵、刑、工六房,三班則為電視劇里常見的皂班,快班,壯班①。 此外還有縣丞衙、主簿衙,典史衙,巡檢司,儒學署,醫學署等縣衙的下屬機構。 縣衙的機構設置和官員配置,可以說完全是比照朝廷來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都說七品芝麻小官,其實一個七品知縣的權力真的不小,作為地方主官,主抓全面,領導一切。 當然了,也很歷練人,但凡能把一縣的權力完全抓在手里,處理好地方關系,并且將一個縣治理好,那么可以說在吏部的評價絕對不會低。 有了主政一方的履歷,對于以后的仕途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當然,前提是能把權力拿在手里,而不是說像木析這樣,剛剛一來就不幸的發現自己被架空了。 …… 木析大方散錢,找人查那些當地百姓都知道的事,果然很快就得到消息。 聽著派遣來的人告訴她的事,木析在心里都氣笑了,不過面上還是裝作很擔憂的道:“原來是這樣啊,這孟家這么狠,不會本官來了,她們心狠手辣到連本官都想搞死吧?” 來人訕笑道:“這怎么會呢?大人請放心,您可是朝廷命官,她孟典史不過一個不入流的小官,她怎么敢動您的?” 木析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那不行,我得跟我的老師和之前的上司說道說道,我再在這里待下去,怕是哪天命都沒了?!?/br> 那人眼底閃過一絲鄙夷,但很快掩飾下去了,找了個借口要退下。 木析自然是從善如流地把人放走了。 等回到臥房后,木析皺著眉細細思考。 一旁的芳姐找了個流放至此,會說官話的罪犯,給她翻譯探子口里的消息,然后轉述給木析:“這孟典史是孟同知的同族,所以那孟典史才能大字不識幾個,還能被朝廷任命為典史?!?/br> 別看典史不入流,但也是吏部親點,皇帝親批才能擔任的官員,所以典史也是朝廷命官。 芳姐接著道:“六房里,戶房,吏房,刑房,工房的總書,都跟孟家多少有點關系,其中戶房和吏房的總書是孟家旁系的兒媳婦的姐妹或者娘家人,刑書和工書則是依附于孟典史,跟孟家沆瀣一氣的?!?/br> 這個木析在官場這幾年,稍稍能理解。 官和胥吏不同,書吏為吏,衙役為胥,世人和官場中人,皆以胥吏為卑賤。 吏還好點,胥,也就是衙役很多都是賤籍,和“奴仆、娼優,丐戶”同列,木析后面還了解過,發現不少衙役居然是官奴,也就是罪犯出身…… “居無廩祿,進無榮望”。說的就是胥吏不食朝廷俸祿,上升的渠道在吏這個層次就已經封頂了。 所以孟家的人不會親自擔任吏員,哪怕實質上吏作為基層直接的辦事人員,權力不小也一樣。 木析問:“那剩下的兩房的總書呢?” 芳姐苦笑道:“那兩位,兵房的兵書是涯山周家的人,她們是世代世襲兵書之位。上上一位縣令,就是想把兵房的總書換下,最后被周家全族帶著人圍在縣衙前三天沒走,說是知縣想把她們一大家子全部逼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