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第46章 夢 時也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境支離破碎,過往的二十多年好似被剪成了一部長電影,而此時夢境里不斷閃回的鏡頭,是電影最后的彩蛋,一幕、一幕,又一幕,記錄著他不為人知卻無比重要的片段。 他記得,自己離開青遙鎮的那一年是十五歲。那一年,父親和母親因情決裂,母親意外離世,這一切,徹底打破了他原本平靜和美的生活假象。父親以“換個環境”的名義將他送去英國,從此,他們父子之間的鴻溝越扯越大。 去到英國的第一年,悲痛、孤獨、迷茫,如影隨形,日日夜夜折磨著他,讓他幾近抑郁。幸好,房東布萊爾一家給了他莫大的溫暖。 布萊爾夫婦在倫敦經營著一家正規的馬場,這個馬場由英國馬術協會認證,有超過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主要面向五歲以上的兒童和成年學生。時也經常跟著布萊爾先生和他的兒子Martin一起去馬場騎馬,他喜歡和馬兒相處的過程,馬兒的靈性能治愈他的孤獨,而在馬背上馳騁能讓他感覺寧靜與自由。 時也的馬術天賦,是布萊爾先生的弟弟Dick先生發現的。 Dick先生曾是英國馬術隊的教練,離開國家隊后,他一直效力于英國Glory馬術俱樂部,專門培養運動員參加商業馬術活動,賺取高額的獎金??諘r,Dick會來哥哥的馬場上上公開課。Dick第一次在馬場上見到騎馬的時也,就蓋章時也若是潛心馬術,必成大器。在詢問過時也本人意愿之后,Dick對時也開始了毫無保留的一對一教學,短短兩年,時也就驗證了Dick的慧眼。 十七歲,時也隨Dick前往法國參加諾曼底世界馬術大賽,他是那屆馬術大賽上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但是,比起成熟穩健的老將,他一腔熱血,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勁兒,闖進了前三。 就是那一場比賽,他一戰成名。 回到英國后,他就接到了英國頂級馬術俱樂部Glory拋過來的橄欖枝,時也知道,一場比賽的勝負決定不了什么,憑他的資歷與Glory的門檻相距甚遠,這一切都是Dick為他從中斡旋的結果。 他思索再三,決定加入。 決定只是一瞬,但為了不辜負這個決定,不辜負Dick對他的信任,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 那時的時也還是學生,他一邊貫徹著“學生當以學業為重”的原則好好學習,一邊投入更專業更系統的訓練,恨不能將每一秒掰成兩半用。 Dick欣賞時也的天賦,更欽佩他的自律勤奮,他十分偏愛于時也,在內部競爭十分激烈的Glory,Dick為他爭得了很多機遇,幫助他站穩了腳跟。 那幾年,時也代表Glory參加了不計其數的商業馬術比賽,成績斐然。豐厚的獎金讓他的身價漸漸變得驚人,再加上,英國這個國家,馬術運動幾乎是上流社會的標配,時也在馬術圈的成就,迅速拓展了他的人脈,豐富了他的朋友圈,隱藏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生活虧欠他的,似乎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償還,可是,他卻時常覺得自己的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極致的完滿里,始終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缺口,但他又不知道缺口在哪里。 直到,他遇到了老耿,耿天華。 第47章 回國 遇到老耿的那天,倫敦晴空萬里。 不,與其說遇到,不如說老耿對他“蓄謀已久”。 時也記得,那天他剛結束一場比賽,準備驅車前往他在倫敦的住宅,賽場外的露天停車場里,老耿頭戴著李寧鴨舌帽,遙遙沖著他笑。 起初,時也以為他只是個普通的華裔粉絲,在英國,他時常碰到這樣的粉絲,要簽名,要合影,他從來不會拒絕,因為在這異國他鄉聽到母語,會讓他覺得親切。 老耿朝他走過來,掀了鴨舌帽,還未開口自我介紹,時也已經將他認了出來。這個略微發福的中年男人,在國內外馬術圈,可是鼎鼎有名的。 “時也,可以談談嗎?” 這是老耿的開場白。 時也聽聞此語,隱隱生了一種預感,預感他的人生會在那一天發生重大的轉折,而之后發生的一切,正如他內心所想。 兩個男人就近尋了一家咖啡館。 老耿并不喜歡喝咖啡,只是他以為時也會喜歡,但其實,時也同樣對咖啡無感。在英國生活的這十幾年,改變了很多東西,但并沒有改變時也骨子里的傳統習性。就像Dick每天清晨都以一杯手磨咖啡開始新的一天,時也卻不習慣,比起咖啡的醇苦,他更喜歡豆漿的清甜。 兩人稍做寒暄之后,老耿說起了來意,他此行,是以中國國家馬術隊教練員的身份來找時也的,而“策反”時也回國發展馬術,是他的目的。 回國。 當這兩個字沉甸甸地壓向時也時,時也清楚地感覺到心里一直隱藏著的那個小小的缺口潰了堤,洶涌的情感瞬間沖垮了他在英國近乎完美的生活表象。 回去!回去!回祖國去! 原來這才是他一直藏在心底的聲音。 沒有任何猶豫,時也當場答應了老耿。 時也的爽快完全出乎了老耿的預料。在老耿的設想里,時也就算最終同意回國,也必定會經歷漫長的猶豫與掙扎,畢竟,現在的時也在英國有身份有地位也有金錢,而回國就等于要放棄旁人艷羨的一切,重新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