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8)
哎喲,李兄莫急,見達成了吊人胃口的目的,王賢弟倒是不急不緩,伸手拎起茶壺給李兄斟了一杯,推到人面前,方才慢吞吞地說道,日前啊,我家妹夫剛到沅州跑了趟商,在那兒住了小半個月,回來之后便手舞足蹈的拉著我講,直說自己福運高照,竟然有幸看到了 看到了什么? 這下,打斷王賢弟拖長尾音的可不是李兄了,而是鄰座的一名書生。他見兩人紛紛側目過來,頓時無奈拱手,歉意道:在下冒昧插話,還請二位兄臺莫怪,實在是因為聽得太過心癢 無妨無妨。李兄也沖書生回了一個禮,笑罵道,王賢弟什么都好,就是有個愛賣關子的大毛??!瞧吧,把人家的胃口都吊起來了,還不趕緊快說? 哈哈哈哈,小弟有罪,這便說!王賢弟大笑幾聲,也不再故作神秘,直接揀了重點道,據我那妹夫所言,他隨商隊一同到沅山腳下采藥時,居然恰好碰上山中大霧彌漫,險些讓人迷路好在他們去的時辰趕巧,沒多久大霧便散去,顯露出山巔的景象你猜怎么著?他們整個商隊的人都看到,就在那山頂的正上方,居然出現了一塊集赤、金、青、白、黑五色而成的神彩祥云! 嚯! 興許是托前面賣了好些個關子的福,王賢弟此時的語氣極具煽動力,聽得李兄不禁一聲驚呼,訝然道:大霧散而祥云現,聽著倒像志怪話本里的情節了,當真有如此神異之事? 小弟怎敢欺瞞?自然是千真萬確! 王賢弟嘖嘖兩聲,端起茶來抿了口,像是很不滿被質疑一般,整個商隊足有二三十人,全都看了個清清楚楚!更何況,還有沅州城里的百姓們呢,也都是親眼所見,我妹夫如何能拿來亂說? 是是是,是愚兄莽撞,給王賢弟賠不是了! 那李兄倒也好脾氣,連忙起身,又彎腰又作揖,還親手給對方斟滿茶水,直把王賢弟伺候得緩下神色,方才大松一口氣,重新坐回自己的位子。 而此時,鄰座的書生也把手里的書籍放下,興致勃勃地加入了他們的話題,依這位王兄所言,是沅山頂上突現五色祥云?太。祖時曾有過記載,五色喻為五谷,既乃豐登之意,又昭國泰民安之理,當使君王堆壇除地,報功于天這可是足行封禪大典的吉兆??! 大抵是有心賣弄學識,書生的聲音不算小,在安靜的茶樓里顯得分外明晰,頓時又引起了旁邊更多客人的注意。 而那最先挑起話題的李、王兩人俱是一愣,睜大眼睛,齊齊欣喜道:哦?若依兄臺所言,那我天承朝中,豈不是又要出一位能夠封禪于天的千古一帝了?! 興奮之下,他倆這一嗓子顯得分外嘹亮,幾乎遍傳茶樓。有些正沉浸在書中情節里的客人們被擾了興致,不滿抬頭,但更多的人則被話中之意吸引,好奇地朝這邊張望過來,交頭接耳:怎么了?那邊在說什么?封禪大典? 我方才好像聽到,他們說沅州出現了五彩祥云 喲,沅州的五色慶云!這又是一名讀過史書的人,訝異道,太。祖陛下就是因為祥瑞現世,沅山出現了五色慶云的吉兆,所以才前往該地舉行封禪大典的! 對對,這位公子所言不錯,還有前朝的武帝也一樣!他們可都是文治武功、在青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 那照這個說法,當今陛下豈不是也會 今上在位多年,仁政愛民,英明神武,功勛卓績也是數不勝數;如今又是先有白狐駕臨圍場,后有沅山突現祥云,定然皆為上天感召,陛下如何能不去封禪? 沅州兩度大旱,皆被賑濟而過,果真是大難之后必有后福??! 我朝陛下圣明,深得民心!理應速速前往沅州,舉行封禪大典才對! 祥瑞兩度現世,事關重大,如果陛下能夠前往沅山行封禪大典,豈不是證明了本朝安定太平、堪為盛世? 不出一會兒,茶樓中便頓時不復方才的寧靜,每個人都喜形于色,紛紛開始津津樂道于當今陛下的種種功勛,感念起朝廷一直以來施行的許多仁政。 然而,在一派熱火朝天中,卻并沒有人注意到,最開始那挑起話題的李、王兩人忽然對視一眼,互相微微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便算是完成了九殿下交代的任務罷 若說京城中現在最熱門的消息是什么,那當然便是沅山突現五色慶云,陛下即將前去行封禪大典這件事了。 街頭巷尾的人們都喜滋滋地談論著,個個面上都是由衷的喜悅。能夠生在帝王賢明、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還屢屢有祥瑞出現,以示本朝國運昌隆,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歡慶的事情嗎? 經由順安茶樓中絡繹不絕的客流,陛下即將封禪沅山的消息飛速傳遍京城,基本人人都已經在心中認定了這個事實,哪能想到會有君王不愿前去封禪呢? 是啊,哪有君王不愿意去封禪,讓自己成為名垂青史的千古帝王呢? 因為陛下擺出那副只有帶龍鱗去封禪才有的商量的態度,朝臣們別無他法,只好在皇帝提出要提前解開明曇的禁足時,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本來還要再關半個月的九公主出來逍遙了。 這次解禁解得分外順利,包括還指望著溫朝運作一番、讓自己也能共同前往沅州的明暉,也同樣默不作聲,讓明曇成功走出坤寧宮,大喇喇坐在天鴻殿里,翹著二郎腿,和父皇他老人家擺事實講道理,半點沒有公主模樣。 皇帝坐在炕桌的另一側,瞥她一眼,對女兒失禮但隨性的坐姿熟視無睹。 他親手為明曇剝了一只小柑橘,放在后者茶盞旁的小碟子里,又好氣又好笑道:父皇不愿前去封禪,旁人不知也就罷了,龍鱗難道還猜不到原因么? 正是因為猜得到,所以才不愿讓父皇鉆了牛角尖,平白將天降祥瑞給生生浪費掉。 明曇抓起柑橘,嗷嗚一口將小半個手掌大的橘子吞進口中,鼓著臉頰嚼吧了半天,才將汁水豐沛的果rou咽下,滿口余留著甜津津的香味。 歸根結底,君王圣明與否,看得是在位期間的建功立業,看得是在泱泱百姓心中的尊崇地位,和行不行封禪之禮又能有多大的關系呢?她慢吞吞道,就譬如唐太宗這般的明君,一手開創貞觀之治,雖未曾登山封禪過,但后世又有哪個敢抹消他在位時的功績? 皇帝琢磨了一下,狐疑地看了明曇幾眼,你這話說的怎么像是在勸朕不去封禪也可以呢? 不不不,龍鱗的意思其實是,若能錦上添花自然最妙。明曇笑了笑,懶洋洋地撐著下巴道,唐太宗身為被萬民稱頌的天可汗,卻未曾舉行封禪大典,不知有多少人為此嘆惋不休;而如今五色慶云陡現,父皇恰有此良機,何必要讓它白白溜走?若能憑借封禪沅山,為您的功績添磚加瓦、讓更多百姓知曉您的仁君之名待到百年后的史書上留墨一筆時,是萬萬不會諷刺父皇妄自菲薄,而是應當大加贊譽,稱您是眾望所歸的千古一帝才對呀。 聽了她這番長篇大論后,皇帝不禁擰起眉頭,面上的神情略有些動搖。 他明白明曇的意思。 在一個帝王擁有足夠功勛和民望的情況下,封禪之禮便可以反哺自身,使其英名傳揚四海因而,在后人口中得來的也絕不會是諷刺,而是切切實實的稱頌與感慨。 可自己當真是一個足夠圣明的君王么? 明曇又拿起一只柑橘,望著父皇猶豫的表情,幾乎是瞬間就猜到了對方的所思所想。 她撇撇嘴,無聲嘆出一口氣:真不知道為啥,父皇平日里處理政事時不是很果決的嗎,怎么現在又忽然變得優柔寡斷起來了? 明君包袱也太重了吧! 她剝掉橘子皮,還細心地扯了扯上面覆著的白絲,方才抬手將它丟入皇帝的瓷碟里,瞇著眼睛道:好啦,依龍鱗看,您也不用再糾結這些有的沒的啦!如今民間早已盛傳陛下將往沅州的消息,您若是不去,豈不會讓天下百姓寒心?她狡黠一笑,悠悠道,事情已成定局嘍,父皇還是放下這些曲折心思,安心籌備封禪大典罷! 皇帝眨眨眼,望著碟子里的柑橘發愣,半晌才猛然醒過神來,哭笑不得地瞪向女兒,好哇!朕就說為何民間的消息會傳得這么快,果然是你這丫頭的手筆! 哎呀,龍鱗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嘛。明曇歪著腦袋,朝皇帝討好一笑,何況您看,百姓們都對此事這般激動,父皇又怎能忍心拂了他們的意呢? 你啊你啊。 皇帝無奈地搖了搖頭,拿起她給自己剝好的橘子,嘆息道:既然民間情形如此,那朕還能如何呢?只好順了你這丫頭的意待到開春之時,便即刻啟程,前往沅山舉行封禪大典罷。 他話音剛落,明曇便眼睛一亮,小小歡呼一聲,喜悅的情緒溢于言表。 好耶! 千古一帝的稱號近在眼前啦! 皇帝受她感染,也是一笑,但復又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瞇起眼睛,盯著女兒看了半晌,終于慢悠悠道:只不過,還有一件事 ???明曇眨巴眨巴眼睛,父皇請說? 先前沅州賑災過后,成果斐然,朕不是還欠著你一個賞賜么? 皇帝掰下一瓣橘子,丟進口中,對女兒緩緩道:既然這回碰上了封禪良機,那朕便正好還一還債,賞你個恩典,允你一起前往沅山受封罷! 受封?受什么封?我有什么封好受? 明曇單手托著下巴,茫然地望向林漱容,滿臉寫著迷惑,父皇到底是想干嘛??? 林漱容搖搖頭,拿起一只明曇從天鴻殿里打包回來的柑橘,看了兩眼道:這柑橘成色甚好,滋味也甘甜,興許能讓母親拿去鉆研新點心的樣式 拿走拿走別客氣。明曇大手一揮,豪放道,父皇給了我好幾筐呢,正愁吃不完,你臨走時記得多帶些回府上! 好,多謝殿下。 反正最后做出來的點心也會進到九公主的肚子里,是以林漱容壓根沒有推辭,大大方方地應下,這才回答起她剛才提出的問題,君心難測,隨行封禪大典也是天大的恩賞,殿下大可不必如此苦惱,總之定是好事。 好吧,只要別是個什么皇太女就行。明曇撇撇嘴,小聲咕噥道。 林漱容無奈,伸手在她額上敲了一下,怎么可能?陛下會有分寸的。 明曇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純屬做大夢。她嘿嘿一笑,順勢拽上林漱容的手臂,把對方的指尖捏在手里把玩片刻,忽而挑眉道:說起來,若是一同前往沅州的話,你能不能跟著我一起去呀? 我么? 林漱容怔了怔,搖搖頭道:封禪大典是祭天之禮,唯有得了陛下準允的皇室中人可以參與。如果嚴以按照古時禮制而言,女子本該沒有資格隨行不過好在本朝太。祖封禪時,便攜了宣惠皇后與太子同行,對女子的要求也不再有那么嚴苛所以殿下能去,但我卻是定然不成的。 封禪大典的禮節繁瑣復雜,沅州旅途也遙遠,一去又要花費多日,對于每天都恨不得膩在一塊兒的兩人來說,已經可以預料到那時難捱的情況了。 比起林漱容來說,明曇顯然更加不樂意。她皺著眉頭,眼珠子轉了兩轉,忽然一拍桌子,醍醐灌頂道:不對呀!你只是不能去封禪大典,又不是不能去沅州,咱倆根本不用分開嘛! 嗯?林漱容怔了怔,挑起眉梢,有些沒反應過來,殿下何出此言? 明曇舔了舔唇,望著她難得如此迷茫的神情,心中一動,于是笑著湊上前親了親對方,貼在人懷里緩緩道:卿卿忘記啦?沅州這會兒,不是還在動著一項大工程么 聽她這么一提,林漱容頓時反應過來,有點驚訝地指了指自己,所以說,殿下是想讓我托詞監工之名,隨行帝駕,一同前往沅州? 正是如此 明曇滿面春風,又吧唧親了她一下,十分篤定道:父皇那邊一定會同意的,你就放心好啦! 沅州眼下今非昔比,是歸屬于九公主名下的封地。不過順路帶一個人過去參與修渠罷了,是再正經不過的私事,哪能輪到那些官員們置喙? 林漱容猶豫片刻,又看了看明曇滿臉期待的神情,終究還是無奈地嘆了一聲,把人圈進懷中,輕輕蹭了蹭她的臉頰。 好。都聽您的便是。 見對方百依百順地應承下來,明曇不禁笑彎雙眸,伸手把林漱容摟的更緊,側頭瞥了眼天色,語氣帶了些期待地問:你今天急不急著回府?能宿在宮中嗎? 話音剛落,她便察覺到林漱容攬著自己的手臂一滯,垂下眼來,抿了抿唇,好半天才溫聲答道:殿下若是想的話,今夜不回去了便是。 明曇聞言莞爾,動作也愈發膽大起來,傾身奉上自己的吻,貼著林漱容的唇瓣小聲說:那你今天嗯,可以稍微,重一點了哦。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寶貝們的營養液和霸王票!啵啵啵親親! 第98章 五色慶云現世的消息始于沅州, 卻在京城發生爆炸,引得萬人皆知,并逐漸被南來北往的行商傳遍了整個天承。 當朝天子尤擅治國, 天下萬邦悅服,百業興盛,絕大多數普通平民都享受著輕徭薄賦的生活。因而他們也感念天恩,樂見封禪一事, 各州的大街小巷都在稱道皇帝明熠的賢明仁愛,令原本就深入人心的皇威更上一層。 冬季已經走到了盡頭,柳枝抽芽, 迎春含苞,禮部也將封禪的一應事宜都準備妥當。這次皇帝有令, 內眷只攜皇后、九公主兩人同去,其余皆是二品往上的官員方可隨行。乍然看下來人數不多, 但貴在文武齊備,還有專門撥出來、由耿靖親自帶領護駕的禁軍,倒也是足可稱之為浩浩蕩蕩、氣勢恢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