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弦外之音
“所謂的鎮宅之寶在藤條箱里面嗎?” “我想是?!?/br> “后來呢?” “我們剛在廣州落下腳,我大哥也趕到了廣州?!?/br> “陳耀祖去廣州做什么呢?” “我大哥帶來了一個好消息?!?/br> “什么好消息?!?/br> “第二天早晨,鎮上的軍隊都不見了,我哥找鎮長問明情況,原來,龐師長的部隊突然接到上面的命令,連夜開拔到前線去了。這樣一來,我就用不著到香港去了?!?/br> “于是,你們又回到了東門鎮?!?/br> “對?!?/br> “藤條箱也帶回來了嗎?” “帶回來了?!?/br> “箱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東西?你始終都沒有看見嗎?” “始終沒有看見,我估計是是祖傳的寶貝,我爹大概是想在廣州找一個買家,然后把我送到香港去?!?/br> “為什么要把你送到香港去呢?” “我姑媽在香港,這是一個原因,當時到處都在打戰,世道很不太平。與其東躲西藏,不如直接投奔我姑媽去?!?/br> “到底是什么東西呢?你父母一點都沒有透露嗎?” “這件事只有我爹娘、我大哥知道,還有一個人知道?!?/br> “還有誰知道?” “他就是我表哥?!?/br> “你表哥還在嗎?” “不在了?!?/br> “你有幾個表哥?” “就一個表哥?!?/br> “你表哥還有后人在你們陳家嗎?” “有??!” “誰?” “張登科??!” “他和你表哥是什么關系呢?” “他是我表哥的兒子?!?/br> “據我們所知,張登科和陳家四姐妹也是表親關系?!?/br> “對??!” “我有點糊涂了。你們之間的關系太繞人了?!?/br> “不繞人,我大哥和嫂子表親聯姻?!?/br> 在舊社會,有些人家為了親上加親,所以,非常熱衷于近親結婚,這在現在是被禁止的,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已經知道近親結婚的弊端和后遺癥。 這里又出現一個有可能知道陳家秘密的人,他就是在陳家古董店做伙計的張登科。張登科父子先后在陳記古董店當伙計,父親知道陳家的鎮宅之寶,保不準回合兒子說。 不管怎么樣,先把和案件有關的任何事理一理,然后再慢慢挖掘,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個人進入同志們的視線。 “那么,你二哥知不知道鎮宅之寶的事情呢?” “不知道——我是說我不知道二哥曉不曉得。我二哥從不關心古董店的生意,他只關心茶莊的生意,當時,茶莊的生意比古董店的生意好做。古董店的生意,做一筆是一筆,不能保證每天都有進賬,但茶莊的生意卻是天天都有進賬?!?/br> “像鎮宅之寶這樣的事情,你父親只告訴陳耀祖,卻不告訴陳耀宗,做父親的會這么做嗎?” “我們陳家歷來有傳長的傳統——在我們陳家,長子的地位是很高的,我大哥不是把老宅和古董店傳給梅子了嗎?關于鎮宅之寶的事情,你們可以去問問我二哥?!?/br> 歐陽平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兇手在陳耀祖進入西廂房之前,就已經潛伏、躲藏在屋子里面了,那么,兇手是怎么進入陳耀祖的房間的呢? 陳耀祖睡覺之前就插上了門閂,并用鐵釘固定住了門閂。那么,當陳梅等人打開房門的時候,兇手會在什么地方呢?密室。兇手殺害陳耀祖之后,藏進密室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再者,將一根十二公分長的鐵釘植入陳耀祖的腦袋,陳耀祖的反應好像有問題,他只喊了一句“來人??!”,這顯然不合情理,答案只有一個,兇手很可能是在密室里面對陳耀祖下手的,因為,在密室里面,不管陳耀祖如何呼救,都不可能有人聽見。 如果,這個假想能夠成立的話,那么,兇手會讓陳耀祖跑到屋子里面來喊“來人啊”嗎?即使讓他喊,陳耀祖已經喊不了了,一根十二公分長的鐵釘植入腦袋,那一定是當場斃命,根本有沒有時間跑到屋子里面來。 歐陽平的心里面已經有答案了,呼救的人不是陳耀祖,而是兇手。這種可能有沒有呢?答案是肯定的,更深人靜,相隔的距離又比較遠,如果兇手再模仿陳耀祖的聲音,聽到聲音的人就更不可能辨別出來,關鍵是,事發突然,又是短短的三個字,等大家反應過來,聲音就消失了。 那么,兇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陳耀祖以前也這么喊過一次,有第一次做鋪墊,大家很快就會想到陳耀祖是老毛病又犯了;其次,兇手在這時候,把大家叫過來,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當然,這些假想的前提必須是,兇手已經知道西廂房里面的密室,他不但知道密室,而且知道陳耀祖有到密室里面看寶貝的嗜好,或者叫習慣,基于這樣的分析,歐陽平又有了跟大膽的假想,兇手極有可能藏在秘密里面等待陳耀祖的出現。如果是這樣的話,陳耀祖的死就是不可避免了。 歐陽平接下來的談話集中到兩個點上:第一,陳家到底有沒有鎮宅之寶,雖然歐陽平的心里面已經有了答案,但還要有事實做支撐才行;第二,陳耀祖呼救的聲音,到底是不是陳耀祖發出了來的。 接下來,陳耀宗被請進了古董店。 陳耀祖的話證實了前面幾個人提供的情況,這里不再重復,前面沒有涉及到的情況,筆者重點交代一下:“老人家,你們陳家經營古董多少年,您有沒有聽說過陳家有鎮宅之寶呢?” “沒有。我從不過問這些事情,我們陳家有一個家訓?!?/br> “什么家訓?” “不該打聽的事情不要瞎打聽,想得到的越多,實際得到的就會越少。沒有分家之前,我從不打聽不該打聽的事情,分家之后,我就更不會打聽了?!?/br> 陳家的家訓還有那么一點人生的哲理呢。 做父母的確實不希望兒女打聽財產方面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大戶人家。大戶人家的隱私比較多,哪能件件都和兒女們說呢?中國有句老話:好哭的孩子多吃奶,但還有一句話,不哭的孩子吃的奶會更多,因為母親會非常耐心喂他們奶。 “分家之后,你們兄弟倆經營的買賣怎么樣呢?” “我哥哥經營古董生意,確實發了大財,但我經營茶葉,雖然不及我哥哥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我陳耀宗人窮志不短——我連我哥哥的接濟都不曾接受過,我就更不會打聽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了?!?/br> “發了大財?您能不能說具體一點呢?” “做古董生意,碰到一些有來頭的東西,就能賣一個好價錢,古董這種東西,價錢是沒有譜子的?!?/br> 陳耀宗說的很有道理。 “老人家,您和陳耀祖是親兄弟,他出事之前有沒有跟你說過些什么?” “沒有,不過——”老人欲言又止。 “不過什么?” “也就是一句閑話,不知道跟老大的死有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