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先打田歌堯
八萬人打一萬人,這仗怎么打都是贏! 劉森、楊鄂、田歌堯這些人對接下來的一仗充滿了信心,在他們心里,占領成都的革命軍,多半會像楊淵一樣,棄城而走。 是啊,成都四周都是大平原,一萬人守城,八萬人攻城,要是在冷兵器時期,或許還能打一打,到了熱兵器時代,還有負隅頑抗的意義嗎? 第十七軍官兵的心里,這一仗的勝負同樣沒有懸念。 “我們一團,在廣東的西山,一千人打垮了三萬人;現在,我們一個團就有五千人,三五一十五,八萬川軍都來都還不夠我們打呢!”, “我們蘇家軍,在舊川軍里,那可是數一數二的精銳,現在又換裝了新式武器,打舊川軍,勝負還用說嗎?” “哈哈,川軍那些龜兒子,老子們在山上的時候,幾十個人就能把他們上千人玩兒得團團轉,現在爺們聚義到了一起,這幫沒卵子的玩意兒怎么會是我們這些好漢的對手?” 大戰將臨,第十七軍的官兵個個都是興奮不已。 十月二十一日清晨,天陰得厲害,各部隊的營地里炊煙裊繞,葉小秋的能力真不是蓋的,每口鍋里都燉著大塊大塊的豬rou、每口鍋邊,都有上等壇子裝好的美酒。 謝念誠的帳篷里,軍官們濟濟一堂,個個臉上都是笑容。 謝念誠雖沒有讀心術,但他從軍官們的臉上,看到了每個人心里必勝的信念,這也讓他下令的語氣更加堅定:“我命令,全軍出動,先打德陽的田歌堯!” 戰士們吃完早餐,天上飄起了細雨,這為第十七軍的傾巢出動平添了幾分詩意。 軍部傳出命令,除了炮兵營和新成立的補充團,其他十個步兵營、一個特務營將全體出動,北上德陽去打田歌堯。 謝念誠騎著座駕三郎,帶著楊雨薇和方彩云,身后是幾十個軍部的參謀,率先沖出營地。 身為軍長,謝念誠身先士卒,他的這番舉動,所過之處,盡是歡呼雀躍。戰士們對這樣的領袖,自然是由衷擁戴。 在雨中一行人盡情馳騁了十幾里,謝念誠找了處小山,帶領眾人爬了上去。 “雨薇,你累不累?” 楊雨薇笑著搖搖頭,“不累?!?/br> 后面的衛士們七手八腳忙起來,架起帳篷,搭起電臺,這兒就是第十七軍的行軍指揮部。 方彩云掏出小本子開始寫起文章來,從廣州出發后,組織里便再沒人和她聯絡過,這倒是讓她暫時忘記了自己是間諜的事情,認真投入到隨軍記者的工作中來。 成都到德陽,是一介平川。 很快,上百身著便裝的騎士就從山下的各條道路北上,這些都是各營的偵察兵、通信兵,他們的任務是為大部隊前進提供情報遮掩。 再過一會兒,南邊出現一條條墨綠色的人龍,組成人龍的戰士們扛著各式武器,戴著鋼盔,在雨中蜿蜒前行。 各部都以急行軍的速度匆匆北往,一眼看不到尾,這樣的行軍規模,讓山上的謝念誠和楊雨薇看了,豪情頓生。 這樣的行軍隊形其實并不合理,但每支部隊都不愿意走在別人的后面,營長們干脆帶著自己的部隊,各走一條小路,來了個齊頭并進。 從軍營出來十多里了,這些長長的人龍幾乎還是平行的狀態,顯然這次行軍已經成了各營較勁的一部分。 從各營的行軍動作,也能看出部隊氣質的不同。 一團出身的幾個營,士兵們個個隊形整齊,分派到各營的女戰士都騎著馬,到了隊伍的前面,女兵們就下來在宣傳隊員的帶領下開始給戰士們鼓勁,在女兵的鼓勵下,戰士們唱著軍歌,絲毫不現疲態。 張承岳、彭德、粟懷玉幾個營長,帶頭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為士兵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二團出身的幾個營看上去就要困難點了,戰士們的士氣也很高昂,但不少人力不從心,已經開始氣喘噓噓,他們的三個營長蘇祥志、蘇朝明和蘇晚云臉色都不太好看,也是個個翻身下馬,帶頭在泥濘中行走。 各連排長也是邊走邊喊著自己親友的名字,努力追趕著其他部隊的腳步。 三團出身的戰士們腳步最為輕快,不光是因為他們大半是走慣了路,爬慣了山的緣故,還因為他們沒有配備重機槍、迫擊炮。 時間有限,樊鵬舉、李小海、周石生他們的部隊只裝備了沖鋒槍和輕機槍,負重要少些,自然走得最為輕松。 一邊走,這些綠林出身的漢子也是唱起了各種山歌小調,這次行軍,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次郊游。 謝念誠哈哈大笑,帶著小小的軍部,繼續北往。 雨越來越大,行軍的速度卻絲毫不減,戰士們一路走,一路吃著干糧。這個時候,二團所屬的五、六、七營逐漸有些落后了。 一團出身的一、二、三、四營和三團出身的八、九、十營這幾個營的競爭更加激烈。 中午時分,北邊響起了陣陣槍聲。 騎兵偵查員和敵人接火了! 槍聲就是命令,所有部隊就加快了速度,人流滾滾北上。 田歌堯萬萬沒有想到革命軍會在這樣的雨天里北上攻擊自己,所以他的主力都在德陽城里,只是在城南三里外放了一個團。 這個團在外面放的幾個哨所瞬間就被革命軍騎兵全部摸掉。 革命軍大部隊前進到離這個團還有三里的時候停了下來,開始休整。 城南這個團不是老團,是田歌堯新組織的部隊,是四個縣的民團合并而來,武器裝備也不行。 團長遠遠看到對面黑壓壓一大片人,心就慌了,想撤退又不敢,連忙派人回城里報信。 傳令兵騎馬回到城里見到田歌堯:“司令,南邊來人了,估計有好幾千人?!?/br> 對革命軍的情況,川軍幾個頭子通過電報有交流,雖說革命軍一天就占領了成都,但幾個頭子都知道那是因為楊淵不戰而逃,革命軍的人數只有一萬上下,這也是能夠確定的。 田歌堯對旁邊軍官們笑道:“聽說對面帶兵打過來的,是個叫謝念誠的小子,今年才十八歲,不知道他急什么,不在成都老老實實待著,派人在這么大雨天來這兒送死?!?/br> “哈哈——” 軍官們很有眼色地跟著笑了起來。 大伙兒笑了一陣,田歌堯看看表道:“現在是下午兩點二十分,這幫蠢貨這么快就從成都那邊過來,估計已經累得不行了,給李團長傳令,讓他原地待命,大隊馬上出城?!?/br> 田歌堯根本沒問傳令兵革命軍有多少人,在他心里,革命軍總兵力一萬,能來德陽的,最多也就五千。 成都那么大,沒幾大千的人,能控制得住嗎?這革命軍來德陽,估計是疑兵。 田歌堯對軍官們道:“這姓謝的肯定是派偏師來布疑陣,要是我們守城,那就中了他的計,不如趁他們立足未穩,全軍出擊……我們人多,他們人少,加上我們又以逸待勞,一定能滅了他們??烊蕚?,半個小時之內,全軍出擊!” “司令英明!” 軍官們毫不懷疑田歌堯的判斷。 德陽城里叫喊聲、哨子聲到處響起,整個小城亂成一團,分散在各處民居的士兵被軍官們吆喝著上街整隊,不過田歌堯所部的裝備實在寒磣,兩個師一萬多人,重機槍一共只有十挺,炮只有四門射程不到一千米的老掉牙的小口徑步兵炮,步槍也是什么型號都有,平均算下來,三個人只有一把槍有刺刀。 假如他知道對面革命軍的火力,那他絕對不敢出城作戰。 街上的田部官兵忙亂之間,沒人注意到在一處民房內,一臺發報機開始發報。 軍部里,楊雨薇把電報遞給謝念誠,“敵集結中,要出城?!?/br> 謝念誠笑道:“倒省了我們不少事?!?/br> 走出帳篷,謝念誠對圍著外面等待命令的通信兵們下令道:“敵人要出城和我們野戰,命令各部,迅速安排炮兵和重機槍火力,步兵準備沖鋒,德陽城里吃晚飯?!?/br> “安排火力、準備沖鋒、德陽城里吃晚飯……” 通信兵們把命令傳達給每一個營長。 很快,“德陽城里吃晚飯”的命令,就下達到了每一個戰士的耳中。 這點上,田歌堯倒是和謝念誠想到了一起,“弟兄們,出城打垮那邊不知死活的亂黨,把那姓謝的人頭拿來給晚飯下酒!” 第十七軍的十一個營,個個都不愿意落在人后,是并排著組成了戰線。 謝念誠和黃雪看到田歌堯部隊混亂的陣型,也就默許了第十七軍各營這樣的安排。 既然是遭遇戰,那就來個徹底的亂戰吧! 田歌堯走到陣地前沿,用望遠鏡觀察革命軍的戰線,他雖然沒打過什么仗,但他的眼力還是有的,他一眼看出對面的革命軍是排了十一個小隊伍。 “哼,兵比我少,還敢玩齊頭并進?” 田歌堯下令,把部隊分為三路,左路三個老團,中路、右路各一個新團,自己帶一路壓陣。 假如革命軍的戰斗力和田軍的戰斗力相仿,那田歌堯這番布陣還算是中規中矩,不過革命軍的戰斗力,顯然要遠遠高于田軍。 田歌堯很快就明白,自己讓部隊出城野戰就是個錯,而排出這樣的陣型,更是錯上加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