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的科舉之路 第11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七個jiejie國色天香、亡者系統、我的男朋友又嬌又作、千嬌百寵、玄學大佬三歲半、為你溫柔淪陷、丞相夫人是首富(穿書)、這個人仙太過正經、穿書后,大佬成就了我 (H)、T.Q 奇遇 [1v1]
馮子緒慢條斯理地道:“你既不讓他說,那索性我來說好了。你家公子輸掉的那一株珊瑚樹,如今已經被顧兄物歸原主送去了段家。我看你行色匆匆,想來是已經得到了消息,所以才過來阻止你家主子丟人現眼。不過你來遲了,你們家先不要臉,占了別人家的東西實屬卑鄙,對外說是丟了,對內則放在你們家公子的院子里頭,一擺就是這么多年,絲毫不覺得用著別人家的東西有什么虧欠之意。好在我顧兄是個大氣的,知道人家受了委屈,這不,借著比賽的由頭愣是將聘禮給人家送回去了?!?/br> 一語畢,堂下頓時轟動了起來。 當初張家同段家的那些事情誰還不知道呢? 兩家本是結了通家之好,結果才不過兩年張家姑娘便要和離,后來官府也確實斷離了。 本朝規定,夫妻若是自愿合離,嫁妝聘禮是各歸原主。當初段家下聘的時候便有一株珊瑚樹,據說是段家故去的老太爺偶然所得,珍貴異常,乃是傳家寶。就這般放在了聘禮當中,可是不少人都羨慕了好一會兒。 可和離之后,張家人卻說那珊瑚樹不知為何丟了,匆忙之間賠了幾樣物件兒。段家人不服,可張家后頭有人撐腰,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誰想到今日竟會被重新翻出來。 又誰想得到,那株罕見至極的海棠樹,竟然壓根也沒有丟! 好家伙,這要是真的話,那張家人是有多不要臉? 當下就有人坐不住了,質問的話跟連珠炮彈似的: “張茂竹,馮公子說的該不會是真的吧?你們家真騙了別人的東西?” “當初不是說丟了嗎?難道丟了的東西還會自己長了腿跑回來?” “我原本就覺得這事兒奇怪,如今倒是想通了,感情根本就沒丟,是眼饞別人家的寶貝。倒是委屈了段家人,平白無故被惡心了一回?!?/br> 宋明藍瞧著已經被逼到了角落里頭的張家主仆,覺得他們真是活該! 他想起顧準的話,當下又復述了一遍:“這叫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他們家不修私德,仗勢欺人,如今被奪了官也算是報應,就是不知這報應有沒有走到頭。依我看,還早著呢?!?/br> 鄧先往后一倒,心道完了。 今兒過后,張家焉能有什么好名聲?不僅名聲沒了,只怕諸位姑奶奶的婚事也不成了。 鄧先回看他們家少爺一眼,頭一次覺得他們家少爺是個害人精。 第135章 下場(捉蟲) 被打得半死不活 俗話說,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過半天的功夫, 張家私自扣押段家的聘禮之事便被傳得滿城皆知。至于顧準與張茂竹比試騎射都成了無關緊要的事情, 旁人也就提到了珊瑚樹到底怎么重見天日的時候才會說到顧準一句。顧準到底是頭一次來京城, 聲名不顯, 旁人也不樂意提他, 畢竟說了別人也聽不懂,。 少人索性以“李叔寒徒弟”或者“秦王世子爺好友”稱呼他,至于姓甚名誰, 實在不太要緊。 他們更關注的是張家撒謊這件事情,以及當初張家和段家和離到底有沒有什么內情。當年張家人談及這樁婚事的時候語焉不詳, 也虧了當初張家家大業大,才把這件事情給壓了下去??涩F如今卻不一樣了,張家已經倒臺了,前段時間圣上那般表現擺明了就是不待見張家。既如此,這張家也沒有什么翻身的可能性了,除非來日二皇子登基, 說不定還會扶持一二。 不過往后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眼下最重要的是,張家大姑娘到底有沒有做出什么不妥之事。 不得不說,這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也是真有本事。不過短短半日,便打聽出了些苗頭。雖然沒有什么證據,可是很多事情本來也不需要證據。 于是沒過多久,大家又都知道了,原來當初兩家人原來當初兩家人合離乃是因為張家大姑娘耐不住寂寞,趁著段公子苦讀考取功名之際, 悄悄私會旁人,結果卻被夫家撞見。 但凡是個男人,誰也不能忍受頭頂多了一頂綠帽子。于是乎,這段婚事自然而然也就黃了。 應涉及這一樁風月事,后來又有人透露,與張家大姑娘私會的那人就是她現如今的丈夫。 這么一想,一切就都通了。怪不得當初絞盡腦汁也要和離呢,原來是打著和離之后跟相好雙宿雙棲的打算呢。這張家大姑娘跟張家實在是惡心,不守婦德在前,坑了別人的聘禮在后,簡直是鮮廉寡恥。他現如今的丈夫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唯一受了窩囊氣的便是段家了。 當初段家勢力單薄,除了這樣的丑事卻都一直忍著。如今那段公子已經變成了段知府,遠在臨安府管理一方。如此普天同慶的大好事兒,他也沒能及時慶賀,實在可惜。 外頭鬧得轟轟烈烈。 宋明藍跟馮子緒自以為辦成了一件大事,歡喜之余,又約著一塊兒來到了李府,生怕顧準不知道外頭如今成了什么樣子。 顧準聽著也覺得解氣,不過聽到他們還提起了段家,于是又問:“段家里面可曾有過什么消息沒有?” “半點風聲都沒有。也是奇了怪了,當初張家人把段家都氣成什么樣了,如今張家便成了落水狗,這段家竟然能忍得住,不來踩一腳?” 顧準心中也佩服。 說起來他跟段家也有淵源,這張家大姑娘前頭的那個夫婿好巧不巧就是段知府,與他也有過幾面之緣,跟他師父更是至交好友。從前見面的時候顧準只覺得對方端方持重,若不是張家這回誤打誤撞得罪了他,顧準都不知道原來段知府還受過這種委屈。好歹如今也是苦盡甘來了,顧準要的也正是這樣的結果。 他道:“想必段家都是厚道人,也不愿意跟張家計較。再則,經此一事過后張家也算是徹底爬不起來了,段家實在沒必要出手?!?/br> “真是活該!”馮子緒恨恨地道。 他跟張家人本來沒有什么恩怨的,只是單純的被這件事情給惡心到了,“若是換了我,必要將那張家姑娘狠狠教訓一頓!哪個男人能忍得了這份屈辱?” 馮子緒自認忍不了。 其實別說當初那點綠帽子的事,即便如今張家大姑娘縱然沒給自家丈夫戴上綠帽子,可聽著外頭的風言風語,張大姑娘的夫婿也仍舊受不了。 張家大姑娘如今嫁的相公也是伯爵之子,人喚賈四郎,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風流倜儻的浪蕩子,生的一副好皮囊,如若不然,也不至于勾的張家大姑娘芳心暗許。只是那畢竟是年輕時候的事,如今這兩人連孩子都生了幾個,早沒了什么風流氣。賈四郎對著張家姑娘,也沒了多少愛意。 眼下外頭流言四起,竟把他們從前事又翻了出來。賈四郎敢做不敢當,又不愿意被人翻來覆去地說,于是便將一切的錯處都歸咎到妻子身上,寫好了修書,直接把人攆回了娘家,言及: “我們伯爵府丟不起這個人,你還是回家去吧,往后不要再來了,稍后我自會去官府說清楚,屆時嫁妝彩禮交接完畢,咱們兩邊橋歸橋路歸路,兩清了?!?/br> “我為你生兒育女,你竟好意思說這樣的話?你到底有沒有良心!” 賈四郎惱羞成怒:“可別說這些了。誰知道那幾個孩子到底是誰的種?本就是的放蕩的人,不守婦德也是常有的事??煨L吧,免得臟了我們伯爵府的門楣?!?/br> 話落,賈四郎就叫人將張家姑娘給攆出去了。 張家大姑娘又急又怒,只是賈家的人都不聽她的,憑她在外面說的再多,也愣是不開門。張大姑娘沒辦法,只能暫且回了張家。只是就在她剛下馬車準備進娘家時,邊上卻又陸陸續續停了好幾輛馬車。 下來的都是張家幾位姑奶奶。 張家女眷多,這一輩生了六七個姑娘,最后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個張茂竹。張家大姑娘的年齡都足夠給張茂竹當娘了,可想而知,其余姊妹年紀也不會小。平日里在外頭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今天卻都被趕回了家,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看著實在可憐。 張家老太太知道這消息的時候差點沒氣暈過去:“他們怎么敢的?這是掂量著咱們張家沒有后臺了嗎?!” 這怪不得旁人,怪只怪他們家。張家大爺狠狠地拍了一把桌子,那上面的茶盞都給震翻了,粗著嗓子罵道:“那兔崽子人呢?” 張老太太橫了他一眼:“此事同茂竹有什么干系?都是外頭那些人造謠罷了?!?/br> “事到如今母親竟還要護著這孽畜嗎?若不是他得罪了那顧允之,又將家里的珊瑚樹給了別人,外頭那些人如何能想得起這些陳年往事。他自個犯蠢也就罷了,如今還連累一大家子人跟他一起丟人。咱們家淪落到如今這個境地,都是他一個人攪和出來的!”張大老爺越說越氣。 若是可以,他真想把這兔崽子塞回娘胎里。即便這輩子不生兒子,也不該要這么一個惹禍精。 “一派胡言!”張老太太也生氣了。她就這么一個孫子,寶貝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讓人責罵,即便這個人是親爹都不行,“平日里不管教育子嗣,一出事就把責任推到兒子身上,天底下哪里有這樣的道理。豈不聞子不教父之過,但凡你關心他一點,茂竹也不會一天到晚的在家呆不住,跑去外頭叫人欺負了!” 張家大爺也一肚子火。 他那是不想教嗎?每次他一準備動手教育這些人一個個就像護犢子似的把他給攔住,在教育兒子這件事情上,張大老爺從來都是寸步難行。 如今到好,說什么子不教父之過! “好!你們總有道理。都說我不教,今日我偏要好好的教一教他,你們誰也不要攔著!”張家大爺越想越氣,直接拎著戒尺出了門。 老夫人嚇了一跳,慌忙道:“都愣著干什么?還不趕緊過去攔著!我孫子若是掉了一根頭發,仔細你們的皮!” 幾個丫鬟小廝頭皮發麻,慌不擇路的一塊涌出去了。 只是張老夫人固然有些威嚴,可這個家當家作主的還是張家大爺。倒霉的張茂竹這邊剛到了府里,還沒想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便被他老子的戒尺給嚇得腿腳發軟。 這還不夠,那戒尺高高地抬起來,狠狠地落下去,真是一點活路都不給他留。 一時間,院子里頭鬧哄哄的,又是哭鬧又是勸架,亂得不行。張大老爺鐵了心想要把張茂竹打個半死,誰攔著也沒用。 張茂竹也確實被打得下不來床,這回打的可比上次的厲害多了,差點連腿都打斷了。大夫過來的時候,他人躺在床上,半死不活,可嚇慘了老夫人。 老夫人一面哭訴孫子的遭遇,一面罵那惹事的顧準:“也不知他跟我們家有什么深仇大怨,就這么見不得我們家好,回頭我必跟貴妃娘娘說道說道?!?/br> “您且安分一點吧,別再給我惹事了!”張家大爺被她哭地一個頭兩個大,一聲呵斥下去,連老夫人都給他鎮住了。 張家大爺看著這一屋子的人,目光落在他幾個被夫家趕回來的女兒身上,不由得悲從中來。 完了,他們張家是徹底完了。這幾個女兒被趕回來了,以后怕也回不去了。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個逆子,可恨家里人竟還護著他,把責任推到旁人頭上。 張家大爺如今才醒悟過來,慣子如殺子啊。只可惜他醒悟的實在太晚了,說早一點,也不至于釀成如今這樣的大禍。 “這段日子咱們就安安分分的待在家里,誰也不要招惹,更不許招惹那顧允之?!?/br> 老夫人不服:“難道就這么讓他欺負茂竹?” 張家大爺冷笑:“不讓他欺負他也欺負了兩次,你能如何?這小子有些運道,但凡碰上了只能自認倒霉。你們一個個都給我聽清楚,若還有不自量力地想去碰一碰,屆時犯了錯就別怪我心狠!我們張家斷容不下什么惹是生非的禍端!你們有命的只管跟我去鬧,看看誰會替你們收尸?!?/br> 幾個姑奶奶抖了一下,趕忙將頭壓低了幾分,再不敢起找人麻煩的心思了。 老夫人也是有心無力,至于張茂竹,他已經被打的人事不知了,就算有這個心也無濟于事。 宋明藍兩個走了之后,顧準又從韓斯年這兒聽說了不少張家的消息。 聽說張家人如今一個個縮在府里頭,都不敢出來,就是過年這段時間也依舊不曾出府。后來又聽說,那張家大姑娘到底跟丈夫合離了,至于其他幾個,消停了一個月之后方才被夫君接回家,只是日子過得也不大好就是了,不比從前吆五喝地耍威風。 顧準見他們得了教訓,安分下來也就沒有再出手了。這個年節過去之后,春闈也就近了。 第136章 考前 萬一能考中呢? 又一沐休日結束后, 顧準的小師弟李琮也再次回到學堂里頭讀書去了。 他們書院里頭管的緊,一年到頭也不放幾次假。也就是這今年過年的時候,顧準在頭一次見到了他師傅的小兒子。如今這是第二次, 只是每次李琮都來去匆匆, 并不能在家中待上多久。 雖說是幼子, 可對方年紀卻比顧準大了兩歲。 李琮見了顧準之后也要比旁人親近許多, 每每跟顧準在一塊說的最多的還是他爹娘。他跟他兄長不一樣, 他兄長如今都已經娶妻生子了,自然有自己的小家需要照看著。他雖有未婚妻,但卻未成親, 對爹娘的眷戀也要深一些。 如今驟然一兩年沒有見到面,心中何嘗不想? 若是他也能考完科舉那就好了??纪曛笠簿筒槐匾恢绷粼跁? 說不定還能抽個空去一趟鹽官縣。只可惜他師傅說他水平未到。就因為這話,李琮也就沒有參加此次的會試。不過他對顧準倒是很有信心,這份信心不是來自他人,正是來自李況。 李況不僅喜歡對外人夸贊顧準,就連自己的親兒子也沒放過。大兒子看到他送的那些書信也不過就了然一笑,并未放在心上。小兒子卻徹底記住了顧準這個人。說實話一開始他是有些嫉妒的, 不過久而久之他也看淡了, 因為顧準著實厲害,他再嫉妒也沒有用。 臨行前,李琮還殷切地跟顧準交代: “待你金榜題名那日,我定請假回來看你?!?/br> 李鈺有些不解:“允之哥哥金榜題名,琮哥哥你來不來不是一樣的嗎?” 李琮禿嚕了一下他的腦門,羞惱道:“你怎么話越來越多了?” 擔心弟弟還會說什么別的下了他的面子,李琮沒多久就登馬車走了。 顧準數了數日子,發現離會試也不過就是十來天的功夫了。 十幾天的功夫說短不短, 說長也不長。系統對此次會試的上心程度比他還要高,半個月前就已經給他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還安排了不少課程跟考題。它像是一朝翻身做主人一樣,開始給顧城計劃這個計劃那個計劃,還大放厥詞,說保證顧準看了這些之后定能考中狀元。 顧準其實也就聽聽罷了,并未入心。他雖然也有這個志向,卻也知道這種事情非人力所能及,更多時候還是得靠運氣。 在殿試還未結束之前,誰的許諾和保證都是一句空話。 不過顧準對這些考題還是認真以待的。他自己做了一遍之后,覺得有哪些不錯的題都摘抄了下來,轉頭就讓人送到了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