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邊葵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瞪圓了眼睛瞧著邊野?!耙案?,這酒樓也太黑了吧,一倒手就翻了五番呀,剛才那掌柜的還想把價壓到五文,這心也太黑了?!?/br> 邊野也沒想到酒樓加價這么高,而且被搶購一空。愣神之際,那兩名書生已經開始從木盆里挑螃蟹了。 “我們要十只,不就才兩百文嗎?比酒樓里便宜多了?!?/br> 萬凌云眼珠一轉:“兩位兄臺,這天色已晚,我大哥他們遠道而來也不容易。你們買了十只螃蟹,不如咱們一起進書院,跟同窗們說一說這件事,讓大家都能買到便宜蟹,好不好???” 兩名書生爽快答應,三人進去不,。就有一群人涌了出來,把馬車團團圍住。 書院旁邊就是幽州官衙,刺史李坤外出辦事回來,路過書院門口。見一群人圍攏在那里,不知發生了何事,就信步走了過來。 書生們一見刺史大人來了,生怕給他留下一個貪嘴好吃的印象,趕忙扔下銅錢,抓起螃蟹一哄而散。 邊家兄弟連忙撿起馬車上散亂的銅錢,卻忽然聽到了一個溫潤如玉的聲音。 “幽州怎么會出現螃蟹呢?你們從哪里弄來的?” 邊野一抬頭,就見一個身穿官袍的男人,正納悶兒的瞧著木盆里的螃蟹。此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有點眼熟,不知在哪里見過?!按笕?,小民是安郡趙北村的,我們村在白馬河下游。昨晚突然來了一大股水流,沖下來很多螃蟹,不知是上游哪個支流下來的?!?/br> 李坤緩緩點頭:“原來如此……趙北村?我好像聽過這個名字,你們那里是不是新修了一條堤壩?” 邊野沒想到堤壩的事情,幽州的大官也聽說了,驚喜答道:“對,我們那里今年遭水災了,小麥減產,后來田里的水退不下去,沒法子只能種了水稻。為了保證以后的收成,就修了堤壩擋水,同時也修好了通往幽州的路,目前有些客商從我們這里經過?!?/br> 邊葵在一旁補充道:“大人,這是我們趙北村的里正叫邊野,他很能干的,就是他說服南北一百多個村子一起修路的?!?/br> 李坤饒有興味地看著邊野:“你叫邊野是吧?小伙子不錯呀,懂得隨機應變,還能在北方種出水稻來。河里發現了螃蟹,懂得煮熟了拿到幽州來賣,你們趙北村的日子肯定越來越好過?!?/br>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叫螃蟹,我們全村都以為這是大怪蟲來著,是……”邊野瞧著李坤,腦海中忽然靈光一現,想起了為何看著他面熟。這不就是上次來幽州買稻種的時候,曹嬸而拼命躲開的那個人嗎?只不過上次他便穿著便裝,這次換成了官服,乍一看沒能想起來。 “是……是機緣巧合,我們雖然沒見識,但是南方的客商們見過呀!” 阿竹的名字已經到了嘴邊,邊野硬生生咽了下去,沒敢說出來。 李坤瞧著邊野,眸光中滿是欣賞的神色?!耙郧霸饬藶?,老百姓沒吃沒喝,就會變成難民,流浪乞討或是等著官府救濟,若是所有村子的里正都像你這么能干,咱們幽州就再也不會有難民了?!?/br> 木盆里還剩七只螃蟹,李坤讓隨從付錢買了下來。 邊野看不懂這位大人是什么官位,不太敢收他的錢,把隨從逗樂了?!拔壹掖笕讼騺眢w恤百姓,從不搜刮民脂民膏,怎會白吃你的螃蟹呢?離開江南這么久,倒是剛好嘗嘗鮮,你快把錢收著?!?/br> 那人數好銅板放在馬車上,拎起螃蟹走了。邊家兄弟三人就像做夢一般,瞧著他們進了刺史府。 李坤離開,藏在書院門板后面的萬凌云才敢跑出來?!按蟾?,是不是都賣完了?” 邊野回頭:“對,都賣光了,還得多謝你幫忙到書院里吆喝呢。剛才那位大人是誰呀?他是什么官位?” “那位呀,是咱們幽州最大的官李刺史李大人,你還記得上回我跟你說我進書院的時候,刺史大人親自開口舉薦嗎?就是他?!?/br> 邊野面色一沉:“你的意思是……打聽曹公后人的,就是這位刺史大人?” “對呀對呀,就是他。他是曹公的門生,聽說是數年的親傳弟子,跟曹英他爹好像挺熟的,因為他問過我沛然兄近來可好?” 邊野叮囑道:“上次曹嬸說過,不要跟別人提曹公后人,以后你可千萬不要再說起了。我們今日忙活了一天,該找個地方歇腳了,你回去吧,下次我再來看你?!?/br> “不去喝酒嗎?”萬凌云像孩子一般拉住表哥的袖子,依依不舍。 “你在這是要好好念書的,別總想著喝酒,等你考上了,我們就來喝你的慶功酒?!崩畲淌返某霈F讓邊野心里有點亂,只想趕快離開這。 這附近的客棧都很大氣,估計價錢也貴,邊野特意朝小巷子里鉆,想找個不起眼的地方湊合一宿。果然,別看巷子深,里面還真藏了一家小客棧,一問價錢,十文錢一間,熱氣騰騰的大rou包子兩文錢一個。三人很滿意,屋子簡陋些沒關系,實惠就行。 “野哥,快數數錢吧,雖說不是我的錢,可是數著過癮呀!”邊葵一口咬下半個包子,香得直咂嘴。 “先吃飯,一會兒咱們插上門數?!边呉暗吐暤?。 每人五個大rou包子很快下了肚,店家送進來一盆熱面湯,三人吃飽喝足開始插門數錢。 滿滿一桌子銅錢,都是他們親手摸過的,上面帶著淡淡的螃蟹味道。拿出提前預備好的麻繩,三人埋頭數錢,數夠一千文就串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