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為了省錢
在實驗室工作,的確按時下班的時候不多,雖然陳耀華的話實事求是,但老韓根本不理解,“實驗室的工作環境跟這里能比嗎?你們那里一年四季沒有風吹雨淋太陽曬,機械加工的工作環境啥樣的,你親自看看就知道了?!?/br> “不就是環境差點嗎?每個人從事的工作不一樣,所處的環境自然有差異,這種事誰也沒辦法,但這不是隨便要加班的理由?!标愐A直言不諱。 “這么說來,陳書記是不想給預付款了?” “因為咱們都是一個單位的,我認為真沒有必要。俗話說rou爛了在鍋里,干嘛分的這么清楚?等設備做好了,一次性把錢劃過來,省得麻煩?!?/br> 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無償劃撥,人們沒有成本概念,老韓這樣做的目的,跟機修廠單獨核算無關,他無非是想趁機弄幾個買煙的零花錢,因為機修廠的一百多號職工,平時主要工作就是對各研究室的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工作非常輕松,基本處于休閑狀態,他們幾乎從未接受過大中型設備的加工生產任務。 陳耀華明白老韓的意圖,要說機修廠的工人師傅因為完成額外的設備加工任務,工作辛苦勞累,弄幾包煙錢也可以理解,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手頭科研經費捉襟見肘,根本沒有多余的錢,另外,陳耀華作為研究室主任,按規定他只有審批經費支出的權力,無權隨便動用資金。 見老韓無動于衷,陳耀華只好說道:“如果韓廠長非要預付款,正好我去找院領導在圖紙上簽字,我把你的要求向他們匯報一下,看院長怎么說?!?/br> “行啦!就這么點小事兒,至于向院長匯報嗎?”老韓心虛,他也怕對方把事情捅到院領導那里。 陳耀華非常鄙視老韓這種行為,他盯著對方問道:“韓廠長,那我們的設備怎么辦呢?” “回去等著吧?!崩享n冷冷地說。 一個星期后,陳耀華向機修廠打電話,催問設備加工進展,老韓慢悠悠地回答:“正在加工,著什么急呀!” 過了十來天,試驗一組的馬學遠和三組的錢章良同時來找陳耀華,進門便問:“主任,我們需要的熔鹽加熱爐,什么時候能用上?” “怎么,你們急著用嗎?” “這要看怎么說,如果你不在乎試驗進度,我們等著就是了,試驗可以慢慢做嘛。要是不想耽誤試驗進展,你天天在后面催進度,自然是越快越好啦!”一組的項目負責人馬學遠,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態度。 “試驗慢慢做?那可不行!521工程只能提前完成,絕不能往后拖!”陳耀華生怕同事們工作松懈,趕緊強調緊迫感。 “既然如此,請你催問一下,熔鹽加熱爐何時能用?” 兩位下屬離開后,陳耀華騎上自行車就往機修廠跑,到了那里,他沒去廠長老韓的辦公室,而是先到加工車間轉了一圈,見兩三個工人拿著卷尺和粉筆正在一塊鋼板上比劃著,他上前問道:“師傅,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一位戴著老花鏡的師傅抬頭看了他一眼,“正在下料?!?/br> 見沒人再搭理自己,陳耀華離開加工車間,他推門進入老韓辦公室,老韓正在抽煙看報紙,“韓廠長,你好悠閑呀!” 老韓坐在椅子上一動未動,只抬頭白了一眼,“你來干什么?有事兒嗎?” “當然有事,否則,誰愿意往你這里跑!” 陳耀華跟老韓已經打過兩次交道,說實話,他們之間誰也不喜歡誰,但相對而言,陳耀華更不喜歡老韓,就像他自己所說,要不是因為工作需要,他根本不想跟這種人打交道。 老韓把報紙扔在桌子上,直了直身子,“又有什么事,說吧?!?/br> “我來找你,還是為了上次委托你們加工兩座熔鹽加熱爐的事?!标愐A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來。 “前幾天打電話,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熔鹽加熱爐正在加工,難道有什么問題嗎?” “倒是沒有其他問題,但你們的加工進度太慢了!剛才我去了一趟加工車間,只看見兩三個工人在干活,他們說正在下料?!?/br> “準確地說,才剛開始下料,因為前天才把鋼板備齊,管材和閥門還在備料中?!崩享n一副穩如泰山的樣子。 “韓廠長,我把圖紙交給你十多天了,怎么到現在才開始下料?照這個進度,兩臺熔鹽爐得什么時候才能完工?”盡管心里十萬火急,陳耀華仍然強壓怒火,好言相問。 “陳書記,是不是需要我給你匯報一下我們的準備工作?你確實把圖紙交給我十來天了,首先,我們要看懂圖紙的要求,搞清楚材質類型和規格,然后再計算鋼板用量,最后,再去倉庫把材料領出來,你說哪道程序不需要時間?至于什么時候完工?這可說不好,也許兩三個月,或者三五個月,很難說,看情況吧?!?/br> 老韓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徹底激怒了陳耀華,但他轉念一想,為了工作,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意氣用事,“韓廠長,我們的試驗正等著用設備呢,你能不能想辦法,多安排些人手,盡快把設備加工出來?” “陳書記,你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整個機修廠是有一百多號人,但真正懂得看圖下料的又有幾個?高級焊工、鉗工、鉚工有多少?這些情況你清楚嗎?同時,我們還要負責全院的設備保養和維護,你讓我上哪兒給你多安排人手?” “不是說機修廠的技術力量不錯嗎?怎么一到干活的時候就沒人了?”陳耀華也不客氣。 “機修廠的技術力量確實不錯,但只限于那么幾個人,其他都是打雜的。要想加快設備加工進度,我上次已經跟你提過,只能讓他們加班加點,不過,你們研究室需要出點血,沒有加班費,光喊口號,即使我給工人評個先進又有什么用?如果只靠耍嘴皮,這工作我沒法給你做!”聽這話的意思,老韓倒真不像故意刁難,可能他也有難處。 本來嘛,大家上班都是八小時工作制,憑什么讓那些加工設備的職工無賞加班?無私奉獻的人肯定有,但那畢竟很少見,不能要求人人都有那么高尚的思想境界。 陳耀華這人喜歡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他認為老韓也不容易。多勞多得一直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如果讓加工設備的工人加班加點,卻不給人家一點額外報酬,即使老韓是機修廠廠長,也沒法向職工提出那樣的無理要求。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陳耀華和老韓不僅文化背景不同,而且是性格迥異的兩類人,他們在一起不會有共同語言。雖然態度不甚友好,但老韓給出了一種加快設備制作進度的方案,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陳耀華認為老韓已經盡到了責任。至于方案是否可行,只能由陳耀華做出判斷了。 為了加快進度,可以考慮給設備制作方提供加班費,但陳耀華既拿不出這筆錢,他也沒有權利這樣做,考慮再三,他決定向521工程總指揮匯報,了解情況后,梅院長也有點為難,“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這種設備用的很急嗎?為什么不能按照常規進度要求人家?第二,你跟機修廠是否做過深入溝通?除了加班加點,就沒有其他辦法,比如增加人手,照樣可以達到目的呀!” “梅院長,熔鹽加熱爐關系到原料質量的提升,這是一種關鍵試驗設備,兩個試驗組的項目負責人已經向我催問過不止一次,他們甚至警告,如果不能盡快解決設備問題,他們負責的試驗項目將會延期。我從機修廠老韓那里得知,按照常規進度加工制作,兩臺爐子至少需要三四個月才能完成,根據tsm項目總進度安排,這樣的時間損失,我們承擔不起?!?/br> 陳耀華停了停,試圖把意思解釋的更加清楚,“我也想讓機修廠用其他方式加快工作進度,就這個問題近期跟老韓溝通過幾次,但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方案。增加人手當然是最好的辦法,老韓說機修廠抽不出多余的人?!?/br> “不對呀!機修廠有一百多號員工,怎么會抽不出人呢?”梅院長疑惑道。 “都說機修廠的技術力量不錯,以前外界不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據老韓講,在整個機修廠,真正懂得看圖下料的技師和高級焊工、鉚工、鉗工、管工以及車工,加在一起也就十來個人,而且還要負責全院的設備儀器維護,其他人都是打雜的,所以,真正能干活的人并不多?!?/br> “你們當初為什么決定由本單位的機修廠加工制作,而不是從外面采購呢?” “還不是為了省錢嘛!梅院長,tsm項目的科研經費有多緊張?你是知道的。我們讓供應科對外咨詢后,得到的答復是市面上沒有現 貨,需要定制,而且價格很貴。根據我們估算,如果由本院機修廠加工制作,起碼節省一半資金?!?/br> “哦----,”梅院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省錢是主要目的,那么你需要我怎么做呢?” “為了加快設備制作進度,唯一可行的辦法是讓機修廠負責設備制作的職工加班加點,問題是他們的加班費怎么解決?” “嗨,你是tsm研究室主任兼支部書記,還是521工程副總指揮,這點小事你自己決定就是了,沒有必要跟我說?!?/br> “那可不行!根據院里的辦事原則和規章制度,我只有審批支出的權力,無權動用資金,這件事還得由你決定。另外,由于tsm項目資金有限,梅院長,加班費是否可以考慮從院里的其他經費里列支?” 梅院長先是一怔,隨后笑言道:“繞了一大圈,后面這句話才是你找我的最終目的吧?” 這是陳耀華第一次在院領導面前動心思,見自己的目的被院長識破,他有些靦腆地說:“梅院長,為了確保tsm的科研資金被全部用在該用的地方,我們不敢從項目經費中挪用一分錢,根本不可能從科研經費中為機修廠列支加班費,所以,我只能向你求助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