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王座之下皆枯骨
“若文?”他立時收拾了情緒,上前將古硯從地上拉起來。 “殿下好大的脾氣,好重的戾氣?!?/br> 古硯從地上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面露憂色:“我陪殿下一起出宮吧?!?/br> “你怎么在這?” “原本想跟陛下說翰林院想重修年節祭祀的書籍,但聽你被陛下訓斥,便不想進去了?!?/br> 蕭源垂首道:“讓你見笑了?!?/br> “你我二人說這話豈不見外,對了,這是何人?” 蕭源看了一眼身旁瑟瑟發抖的小廝,眸光一片森冷,他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我不管是誰指使你胡說八道,你若見了真人還不肯實話實說,休怪我不客氣!” 那小廝立刻跪地以頭搶地:“小人說的!是實話!是實話!” 蕭源對等在階下的楊箕道:“帶走!” “是!” 在回去的馬車上,他跟古硯說了自己的猜測,并將自己從禹城找人找畫的事也跟古硯說了。 同樣,古硯聽聞禹城郡主沒有死也十分驚訝,但很快又冷靜下來:“你自己都說了,這只是你的猜測,如何當真呢?” “若是假的,于星河為何要急于把那畫燒了?” 古硯失笑:“如果他真是失手……” “失手?也便只有你信他的鬼話?!?/br> 古硯見他神情低落,無奈拍拍他道:“他如今也在你那邊得了教訓,以后定然不會再觸你的逆鱗?!?/br> “不止是他,還有父皇……母妃……我真的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蕭源臉埋在手中,整個人佝僂著身子,又何止是痛苦和失落。 馬車碾過長街的青石,留下空寂的回響,似乎連市井的嘈雜也瞬間消失,唯有這回響伴著他委屈滋生。 古硯嘆了口氣:“殿下不必如此自怨自艾,我相信殿下終會有一番作為,達成所愿,從而叫所有人都刮目相看?!?/br> “可我卻不敢再相信自己了,難道我錯了?難道我一開始就錯了?” 他又看向古硯,眼眶通紅道:“是不是我一開始,就該乖順的聽從父皇母后入贅禹城?乖乖做那禹城郡馬,就沒有后面這些事了?” “殿下……” 蕭源痛苦的閉上眼睛:“我跟你說這些做什么,只會叫你也為我憂慮而已?!?/br> “殿下,年后我們去北闕吧?!惫懦幫蝗徽f道:“我們去北闕打場勝仗!” 蕭源蹙眉看他:“若文肯跟我去了?” 后者赧然而笑,早先蕭源堅持要跟北闕開戰他是反對的,兩人為了這事還好些日子沒說話。 但后來他又仔細想了想,除了開戰也沒什么更好的辦法。 “去!”古硯點頭:“皇上本來就偏心二殿下,若您不建功立業很難壓的過去,年后我們便去打北闕!我做殿下的軍師!還望殿下不要嫌棄才好!” 蕭源抓住他的手:“我自是求之不得的?!?/br> 古硯要在自家巷口下車,蕭源卻堅持將人帶回自己府上,說是想大醉一場。 看著這個才被親爹罵過的皇子,古硯也生出些惻隱之心,應了他的,跟他一道回去。 古硯自詡是酒量好的,但每次都是先醉的那個。 而明明最想醉的那個,腦袋卻一片清明。 待古硯醉酒之后伏倒在桌上,蕭源也痛苦的用手抵住額頭,卻不想碰到傷處,又煩躁的將杯碗摔在地上! 楊箕匆匆上前,低聲問道:“殿下,可要請大夫來看看?” 后者冷冷看了他一眼:“你不是要請大夫,你是唯恐我還不夠丟人吧?” “小人不敢!” 蕭源哼了一聲,又灌了口酒。 他看著那個伏在桌上,已經酩酊大醉的好友,喃喃自語道:“你說,他若知道我做的那些事情,知道我為了一個皇位不擇手段,他會不會也會像舅舅,像母妃一樣……和我對著干?” “古大人不會的,大人一直堅信殿下會成為圣君明主,也會協助殿下達成所愿,可大人又哪里知道前路艱險,若不使些手段,便只有任人宰割的份?!?/br> “說的好?!笔捲吹溃骸叭粑氖钦嫘臑槲?,因而,他也會理解我的吧?!?/br> “是?!?/br> “誰沒有兩副面孔?有的人,興許還有三副,四副,五副面孔……”他伸出手來,緩緩打量著自己的五指:“蕭洵,張口閉口對皇位不屑一顧,明面上還不如那些個游戲京城的膏粱紈绔,可他被黜以來,對朝堂之事依舊了如指掌,竟還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執掌大理寺全局,你敢說,他沒有兩副面孔?” 楊箕垂首道:“殿下明察秋毫?!?/br> “竟還惺惺作態,要我和顧飛揚重修舊好?他在想什么?是顧飛揚奪妻之仇不夠辱我,還是他回到靖平不會對付我?還有這個顧飛揚,人人都說他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你看他簡單嗎?簡單的人,可不會讓所有人都對他無可奈何,還叫達奚烈陪了夫人又折兵,哼!” “莫說靖平世子了,就是禹城世子,也是表里不一之人,瞧著軟弱,實則是在韜光養晦,聽聞他大婚之后,府上的人都被換過了,不管是禁軍還是朝中各方勢力安插過去的,都摘了個干凈?!?/br> “所以啊,當他們發現我有兩副面孔的時候又何必大驚小怪的來質問?大家,不都一樣嗎?” 說著,蕭源低笑出聲,拿起酒壺又自斟自飲起來。 楊箕猶豫道:“殿下,那禹城來的小廝,怎么處置?” 后者聽聞,一雙冷若寒星的眸子又危險的瞇起,他重重將酒盅投擲在地上,摔了個粉碎! 楊箕也隨之跪在地上:“是屬下辦事不利!” “好一個明厚恩!竟膽敢戲耍于我!” 楊箕心念一轉,已明白了蕭源話中的意思。 “殿下認為,是禹城王所為?” “他可能從一開始就知道明玉珠沒有死……”蕭源暗中咬緊后槽牙:“他是明玉珠的父親,又豈會認不出女兒的尸體?” “可他為何要這么做?” “為何?他雖貴為禹城王,但最得人心的卻是他的女兒,他甘心嗎?若他甘心,他就不會與我合作!” 從當初他棄城出逃,十四歲的女兒接下千鈞重擔開始,他在禹城的地位已經名存實亡。 方眼偌大一個禹城七郡十八府,能真正聽從于他的便只有他那一個小小的王府,只有他的姬妾和仆從。 他豈會甘愿受女兒壓制,因而,當時就算是沒找到郡主的尸體,他也依舊迫不及待的找一具頂替,從而向天下宣布郡主身亡,再收回禹城大權! “禹城內憂外患之時,他抱頭鼠竄,禹城兵強馬壯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想獨占勝果,你覺得,他這樣的卑鄙小人,又豈會真心實意的和我合作?” 楊箕大驚:“屬下明白了,他怕禹城郡主被指認出來,從而被波及定罪!” “他,信不過我,反正郡主之死,他手上干凈,他寧愿相信自己的女兒不會拿他開刀,也不愿相信我拆穿明玉珠后,皇上還能放過禹城?!?/br> 蕭源冷嗤,隨即又道:“你看,這懦夫也并非沒有可取之處,起碼,他惜命。不過我倒要看看,沒有明玉珠的禹城,他能撐到幾時……” “可要屬下親自去禹城走一趟?” 蕭源道:“不必,我想對付禹城,那是鞭長莫及,但你是不是忘了,禹城關外還有一柄利刃正虎視眈眈!” “蚩然!” 楊箕心口突突直跳,就因為他太相信自家主子的手段,才不由為禹城捏了把汗。 蕭源抬手揉了揉眉心,但有些事情一旦想通了,卻又足以叫人熱血沸騰。 “殿下,禹城關系重大……” 楊箕不敢去想,當年武帝駕崩之前仍對禹城未收之失地抱有遺憾,奈何當時的禹城王明建璋也是廉頗老矣,無以為繼。 后來禹城郡主橫空出世,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便將關外失地盡數收回。 待失地收回,皇上還特意焚香沐浴祭告武帝,以慰武帝在天之靈。 因而禹城郡主也受百姓愛戴至此。 “正因為關系重大,明厚恩才不得不死……”蕭源緩緩說道:“自古以來,戰亂不休,分分合合,皆為一個權字。若真有堯舜禹洗耳投淵的禪讓之德,這世間哪還有這些紛爭?那王座之下,又哪會有那些枯骨?” 楊箕慚愧的低下頭去:“是屬下狹隘了?!?/br> 蕭源沒再說話,只是一想到自己能把明玉珠所得意的明家軍碾成齏粉,他就沒來由生出一陣快意。 那些她所珍視的,她所保護的,都將和她一樣,成為自己王座之下的墊腳石。 當然,若她愿意匍匐在自己腳下,哭著求他,愿從今往后為自己所掌握,有些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古硯醒來的時候險些以為自己做夢,好半天才想起自己身處何地。 從床上坐起來,他頭沉的厲害。 侍女聽到動靜進來伺候他,他跌跌撞撞的向外走:“告訴殿下一聲,我得回家去?!?/br> 侍女趕忙攙扶他道:“殿下上朝去了,還沒回來?!?/br> 他驚了一跳:“上朝?這什么時辰?上朝?” 侍女一臉不解:“殿下每日都是這個時辰上朝的啊……” 奔到窗前往外一看,古硯暗道一聲:“壞了!” 眼下日上三竿,他竟渾渾噩噩睡了一天一夜! 雖然他不用上朝,但昨日翰林院有要事要奏稟皇上,他竟給耽誤了。 匆匆忙忙穿上外衣就往外去,剛出了府門就碰到下朝回來的蕭源。 蕭源還打趣他:“你這樣著急做什么?我府上有豺狼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