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雨
夜晚,李孟羲正在練兵,劉備一旁襄助,說是襄助,其實劉備有心偷學。 青壯們經李孟羲著手一訓練,效果立竿見影,劉備看在眼里,理所當然的認為李孟羲曾被高人傳授過練兵之法。 這么想差不多接近真相。 事實上李孟羲沒有跟所謂的高人學習過,他所稱的老師也是為了杜撰出來的,為的就是讓自身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識有合理的解釋。 雖然,李孟羲未跟什么名師學過練兵之法,但前世耳濡目染的各種軍事訓練方法,無一不凝聚著軍事家的智慧。 因此說李孟羲練兵的方法師承于眾多軍事家,這個說法也對,因此,李孟羲還是有師承的。 訓練依然單調枯燥,一個簡單的原地踏步,反反復復練了好多次,問題依然數不勝數。 原地踏步這個動作,細節包括十幾個要點。 具體為,脖子要直,頭要正,眼睛目視前方,挺胸張肩,不能肩膀聳著一邊高一邊低,再往下,到身體軀干部分,腰要直,不能腰咧著。 然后是四肢,原地踏步時,手臂擺動便又是數個細節,擺臂的時候,手不應是握拳,也不應該是伸平手掌,而應該是四指內扣,大拇指按在食指中指節上,手成虛握。 在手臂擺動而時候,同樣有多種擺法,一個是手背朝前擺動,一個手掌朝前擺動,自然,這兩種擺動方法都是錯的。 手臂擺動時,手正確的擺動方向是手掌側向,即手心是朝著褲縫的角度。 擺手時,手的姿勢這么多細節了,手臂擺動的幅度就更難以統一了。 手擺不開,就太拿捏了,手擺的太開,就打到前邊的人了。 不同于手勢,手該怎么握,誰手錯了,可以很直觀的指出來,手臂擺動的幅度,不太好描述。 李孟羲想起曾經在軍訓的時候,教官要求的手臂擺動幅度,好像不是要求的高度,而是要求手臂前伸的時候往身體中線擺,即,手擺到和肚臍一個水平線上。 基于人體構造,擺手的時候,手向身前往中間擺擺到和肚臍一線的時候,手臂的高度恰巧剛好,不高也不低。 所以,再規定手臂擺動幅度的時候,就不再要求高度了,只要手擺到身前,手差不多和肚臍一個高度就差不多行了。 再有,手臂擺動時,手肘需要打直。 再往下,是腿部了。 原地踏步時,腿得抬起來,而抬腿的高度若不統一,便會一片混亂。 李孟羲去想軍訓的時候,原地踏步時教官對腿部抬高是如何要求的,一想想不起來了。 雖然想不起來具體要求,但李孟羲還牢牢記著原地踏步的動作該怎么做,大不了,說不清楚讓新兵照著做就成了。 除了膝蓋的抬高高度,還有角度。 有的新兵抬膝的時候,膝蓋朝兩邊外八著頂,極其不美觀,而且容易碰到左右的人。 膝蓋抬起的正確角度是,應該是自然朝前,不外八不內扣。 再往下,就是腳步了,腳步落地,應該落在原地,不能原地踏步踏著踏著人跑老遠。 一個原地踏步,方方面面的細節就有近二十個之多,一個細節做不準,就是錯。 直到親自負責訓練,李孟羲才知道訓練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的。 不過四十個人,并不多,大致也就是初高中一個人數中等的班而已。 就這么四十來人,李孟羲就有點忙不過來了,每一個人都有細節上的錯誤,李孟羲好不容易糾正一遍,這邊剛說完手怎么擺,那邊就把腳忘了。 雖然說晚上練兵,把時間充分利用了起來,可晚上也有晚上的不便,照明條件有限,火把的光線昏暗,要是白天,誰動作沒對,站在邊上看一眼就能看見。 可晚上,只有走近才看的清誰動作做對了與否。 因此,訓練進度堪憂,盡管訓練效果依然有就是了。 李孟羲一絲不茍的投入到訓練之中,不僅是在練兵,更是李孟羲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的過程,對李孟羲自己而言,也是重要的成長過程。 知道軍訓流程是怎樣的是一回事,親自從頭到尾負責一場訓練,是另一回事。 “全體都有,立正!” 踏的一陣聲響,新兵們停下踏步,腳步聲還是有點亂,不過比昨日更齊了。 李孟羲在練兵,弟弟在一邊嘻嘻哈哈的模仿。 李孟羲讓新兵原地踏步,弟弟也原地踏步,李孟羲讓左轉,弟弟也跟著左轉,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的很認真。 李孟羲有時會回頭看兩眼,見弟弟學的像模像樣的,李孟羲就笑了,小孩子模仿能力還是很強的。 正欲進行新一輪訓練,原地踏步有了一定基礎了,可以看看原地踏步,再變直走該怎么練。 正思考口令動作等細節,李孟羲突然感覺有涼涼的東西滴到了手臂上,李孟羲疑惑的抬頭望天上看,不知何時,天上的月亮不見了,黑洞洞一片。 又有涼涼的東西滴到了臉上,是下雨了?李孟羲疑惑。 不僅李孟羲感覺到了,新兵們也開始竊竊私語,眨眼之間,雨滴開始密集。 “下雨了,臥槽!”李孟羲一句臥槽脫口而出,“解散!回去避雨!” 李孟羲忙下令讓新兵們回去,新兵們嘩啦一下全散了。 李孟羲轉身,劉備正走過來,“孟羲,下雨了?!眲湔Z氣有些捉急。 “嗯,是下雨了?!?/br> 說話間,雨點越來越大,雨滴拍在臉上手上涼涼的。 此時,中軍大營開始亂了,下雨了,民夫們慌著找地方避雨。 荒郊野外的,連棵樹都沒有,哪里能避雨。 被子稿席不能被雨淋,民夫們抱著鋪蓋,往就近的帳篷里鉆。 軍中現在帳篷是不充裕的,每張帳篷里每天晚上里邊都擠滿了人,之前沒雨的時候,很多人還是得被迫睡到外面,稿席攤在地上就睡了。 今夜突然有雨,民夫們爭搶著往帳篷里鉆,因為慌不擇路,不小心撞塌撕爛帳篷,或是因為爭搶而爆發了沖突的事,一起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