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南轅北轍
走的離軍營遠一點,四下無人了,“且細講?!崩蠲萧丝粗趼?,示意王路細將軍情。 李孟羲個子矮矮的,且還是個孩子,王路看他得低著頭,很不習慣。 “當時天公將軍……奧,當時賊首張角令我等扼守冀州以北之險要,以阻中原援軍。而后張角率軍北上以肅清冀州官軍,而后以此為基,再向北,攻略幽州……” 王路把舊主張角行蹤全盤托出,一開始王路口誤,習慣性的稱呼張角為天公將軍,然后又忙改口稱其為賊首,生怕觸怒了劉備三人。 其實降將王路完全猜錯了,劉備和關羽氣量宏大,不會就這一點小事,就記恨王路。 王路稱張角為天公將軍無妨,他改稱賊首,反而讓關羽皺眉。 關羽最恨賣主求榮不忠之人,剛投了義軍,轉頭就大罵黃巾,怎么能保證日后此人不投他軍? 王路要是對張角依然敬重幾分,大家畢竟各為其主,黃巾也非是棲身之地,關羽倒還能看重王路幾分。 王路毫不猶豫的改口稱張角為賊首,關羽反而不恥此人為人。 “這么說,張角還在冀州?”聽完王路的陳述,李孟羲皺眉。 早前大興山一戰后,李孟羲給義軍的建議是,直撲穎川之地,中原百姓眾多,災荒之年,流民必然也多,黃巾自然會多,此去中原腹地,必多有仗打。 而且李孟羲想到,穎川郡長社附近,會有一場大戰?;势裔曰馃L社,滅黃巾波才部,這場大戰的地點李孟羲記得可是很清楚。 問題出在李孟羲未能清楚漢末黃巾各部的行軍路線和其最后的結局,自然顧此失彼,想到了波才部,李孟羲卻忘了更有價值的張角部。 李孟羲弄錯了,他以為張角部也是在中原呢。 聽王路說完,李孟羲才知道張角原來是在冀州起兵的,張角行事嚴密,早派了各個門徒去了各州各郡,秘密發展黃巾教眾,以圖謀事。 都是起義造反,張角此人有謀劃,有布局,能力比陳勝吳廣之輩,強了很多。 要不是唐周告密,事情敗露,黃巾不得不倉促起義,天下局勢如何,尚是兩說。 張角在冀州起兵,天下各州各郡黃巾紛紛起兵響應,大漢天下瞬間有傾頹之勢。 這便是目前的局勢。 李孟羲眉頭緊皺,努力思索原本的歷史中,張角部黃巾潰敗的地點在哪。 想了很久,似乎張角兵敗巨鹿。 “冀州……可有巨鹿一地?”李孟羲突然問道。 語出,余人盡愕然。 “有,有巨鹿一地,在冀州最北,離此甚遠?!蓖趼方釉?。 “那就去巨鹿?!崩蠲萧它c頭,定下了義軍接下來的行軍方針。 李孟羲雖是定下了行軍方向,可行軍事大,劉備不問清楚究竟,不可能輕易遵從李孟羲的建議。 于是劉備就問,如何是巨鹿一地,前說穎川長社,今又巨鹿,這兩地有何隱秘之處? 隱秘之處就是李孟羲其人是穿越者,這兩地先后都是黃巾決戰之地,既然是決戰之地,圍繞關鍵地點附近,必定會先有一系列亂戰,直接朝巨鹿和長社一頭撞去,遇到仗打的概率很大。 李孟羲心知如此,卻不能真就這樣說。 還是得想辦法找其他理由解釋清楚才好。 穎川長社還好解釋,畢竟地處中原,說中原地多人也多,賊年流民必多,賊情必定嚴重,這么解釋,很合理。 而冀州巨鹿呢,又該如何解釋? 李孟羲只能硬著頭皮說,由涿郡而來,路過冀州北部的文安縣城,而后哨騎直接南下,未有向中部深入派遣過哨騎,所以很可能錯開了黃巾大部。 而既然北部,南部也不見大隊黃巾,張角大軍若在冀州,必然靠西一點的中部。 故,可能是在巨鹿左近。 巨鹿之地,古來大有名氣,秦末項羽于此地大破三十萬秦軍,破釜沉舟之地,便是此處。 事隔幾百年,同樣的地方又有大戰,可能是地形地勢的原因,有大規模決戰的地勢,所以大戰才在相同的地方發生。 同類的地理位置,李孟羲知道的,還有大渡河,天平天國石達開部想于大渡河處過河,然后未能成行,兵敗被殺。 紅軍四過大渡河,完成了軍事史上一次奇跡般的壯舉。 類似種種,不一而足。 巨鹿這個地方,地形一定有特殊之處,李孟羲想到,決定有空好好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行軍問題好算是糊弄過去了。李孟羲解釋的語焉不詳,甚至連猜的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最終劉備關羽決定采納李孟羲的建議,這么久相處以來,李孟羲很靠譜,沒干砸過任何一件事,以至于劉備關羽二人愿意冒風險相信他。 行軍方略定下來——轉頭,從冀州最南,折返回去。 有的軍師,人家神機妙算,李孟羲可好,不識天文地理,行軍方向還能指的南轅北轍的,說來有些丟人。 又詳聊了一會兒,李孟羲突然想起什么事了,“玄德公,可借一步說話……” “在這兒說便是,王路不是外人?!?/br> “奧!”李孟羲看了王路一眼。 “是民夫營之事。白日攻山,若是關將軍未能攻下敵軍……奧未能攻下王路將軍設在半山的分寨,就得率民夫營上陣了。 民夫營不習戰陣,戰則無力,貿然上陣,死傷必重,徒損人力。 且日后若需民夫營列陣張勢以迷敵目,亦需民夫營有整陣齊進,巋然一體之能,非如此,難當虛壯聲勢之任。 今民夫營無法度,無軍官節制,無令行禁止,無營令營規。 可使民夫營每日晨起cao練,不練搏殺之術,只求能練的隊列齊整,日后或能便堪一用?!?/br> 李孟羲把自己白天就想到的問題,和盤托出。 關羽眉頭微皺,繼而看向李孟羲,“軍官何來?”關羽問。 “民夫之中自選,十人選一或青壯者,或一得高望重之老人,以為十人隊率,充任民夫營軍官?!崩蠲萧藢Φ?。 “營規營令又當如何?請孟羲明示?!眲湟娎蠲萧嗣嫔偠?,就心知李孟羲已腹有對策,于是一問。 “民夫營不習搏殺之術,只練隊列,使其能集散迅速,行軍之時十人同列能齊就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