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戰忽部隊
和拉長幾里稀稀落落的行軍隊伍不同,原來五千人聚集在一塊是那么多,五千人分成五百個小隊活動,又是那么混亂。 混亂的不能看了,只看了一眼,李孟羲就認識到了一堆問題。 最多的就是組織問題,比如因為沒有規定好訓練區域,鄉勇們之間也沒有彼此協調的能力,導致就算拉開訓練了,訓練民夫直走,有往前走的,往后走的,往左右走的,各個方向都有,彼此影響到,又干擾到訓練,混亂的不堪入目。 李孟羲看的頭疼。 原來管理五千人的軍隊,這么難的一件事。 看不下去了,只能不看了。 這會兒在攻山之前,見封插針的抽出點時間,不是真的練兵的,是練走路的。 李孟羲朝劉關張三人走去。 李孟羲主動和張飛攀談起來,李孟羲笑著說,“三將軍聲如驚雷,神威一吼,當為懾敵利器。 稍后攻山,將軍切記,敵軍頹勢已顯之時,此時方吼,敵軍膽散,不可太早……” 張飛一臉不耐,“俺老張吼不吼,關你鳥事?” “額?!崩蠲萧藢擂螕项^。 “哈哈哈哈!” 劉備和關羽笑得不行。 李孟羲不知他倆笑什么,尷尬賠笑。 李孟羲夸張飛武藝也好,夸張飛勇武也好,但是夸他吼叫聲大,算怎么回事? 就像是夸親戚家的小孩兒,“呦,你家小孩兒看起來……真年輕!” 簡直了。 張飛不理李孟羲了。 劉備朝李孟羲招手,要李孟羲向他那邊過去。 讓組織度只有二十的鄉勇們,去訓練組織度為五的民夫,戰五渣練戰五渣,最后練出的還是戰五渣。 李孟羲索性不去看練兵練的如何了,他低頭看著自己的腳,數了一千個數,也不知道夠不夠一刻鐘,然后他刷的一下抬起了頭。 練夠了,成與不成到此為止了,不能耽誤了攻山時間,再耽誤就天黑了。 “結陣!” 李孟羲揚聲吐氣,一聲大喊。 “結陣!”一旁聲如雷響。 組織度不夠的,這么多人,貿然結陣,該站哪都沒有個確切位置,又是混亂。 終于,至少等了一兩分鐘,五千人列隊站好了。 李孟羲在三四十步外目測,還行,站的還算齊。 一會兒就靠這些剛學會列隊走路的民夫們去壯聲勢了。 李孟羲在腦海中展開預演,這些民夫肯定不能走太快了,走太快就走亂了。 受限于地形,這么大一個方陣一起走,肯定也不行。 一排的人越多,就越難走齊。 所以,得把五千多人,分成一個個方陣才行。 到這兒,又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到底幾列陣縱陣合適呢? 10x10的方陣視覺效果是最好的,驚嚇敵軍的效果也最好,可難度對民夫們來說有點大,走不齊,效果反而不佳。 只有兩相取舍,只列10x5的五列縱隊。 除此,還有一個問題,多少個五列縱隊一齊走合適呢? 既然是驚嚇敵軍,一下讓敵軍看到越多的人越好,因此,隊伍不能太長,而應該寬。 可受制于地形,所有五列方陣排成一個長橫排不太可能。 通往青云山山腳,道路最窄處,能容納下多支五列方陣呢? 木桶理論,決定多少個方陣并駕齊驅,取決于道路最窄處有多窄,因為這樣,就免去了陣型前后交替變換的過程。 對民夫們組成的方陣來說,越簡單無腦越好,一路直走,最好什么變化都沒有最好。 李孟羲尋思最窄的地方,是多窄,一想,發現根本沒主意。 雖然跟關羽他們全去觀陣了,但忘了記住地形了。 打仗呢,地形不記,觀陣觀了個錘子。 重大失誤。 李孟羲于是只好向關羽詢問。 關羽稍沉思,“六陣同前?!?/br> 六陣同前,也就是一橫列,六個五縱列陣,一個小方陣五十人,六陣是三百人。 以陣為個體來算,縱排至少得十六排。 商量的差不多了,李孟羲和劉關張三人下場,指揮著鄉勇們把民夫分成一個個五十人的小方陣,這樣的方陣足有一百個,這一百個小方陣,再六個一橫排,排下去。 花了好一會兒,才把陣型拉整齊。 完事,就按這樣往前走就行,直到戰機合適方時候,走到山下,民夫們就完成任務了。 對了,最好還得加點聲響效果,比如“降者免死!”之類的。 怕純粹的民夫隊伍無法走好,李孟羲不得不加了最后一道保險,從輜重隊借人去,借了一百鄉勇,每個人客串下“半百夫長”,每個鄉勇負責約束一個方陣,讓方陣走齊。 然后,是發兵器,對于只有壯聲勢這一個職責的軍隊來說,發什么兵器好呢? 弓弩沒必要。 李孟羲天才的小腦袋尋思一會兒,認為是遠看視覺效果最好兵器,最適合虛張聲勢的軍隊用。 視覺效果最好的,是長桿兵器。越長越好。 長槍豎起,遠看如林。 而短兵呢?離遠一點看,除了人,烏壓壓一片,根本看不見短兵器。 在視覺效果和唬人方面,槍兵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可惜,輜重隊囤積的全部長兵器加起來,也不足三千支。 大興山和文安縣攻城一戰,確實抓到了近萬俘虜,現在的近萬民夫。 但是人家黃巾,好多人是削尖個木棍就當兵器了。 木棍沒帶的價值,浪費運力,所以全丟了,所以現在做不到人手一支裝腔作勢的長桿兵器。 又到了李孟羲擅長的統籌問題了。 遠出和近處的視覺效果是不同的,離山腳最近的民夫們拿的什么,山上黃巾能看見。 后邊的就看不清了。 那就把不容易被看見的短兵分配給前面的人,讓黃巾看清;后邊較遠的民夫們,分配長桿兵器,繼續讓黃巾看清一點,看清如林的長桿。 離的遠,至于到底拿的是槍,還是隨便找了個棍子拿著,你山上的黃巾就看不清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關乎成敗。 的確是一種唬人的軍隊,但得裝像一點,前邊的民夫,不能啥兵器都不給,敵軍將領要是聰明,一看就明白是拿民夫湊數的,連兵器都沒有,還怕個鬼啊。 關張二人領兵營先走。 片刻后,劉備和李孟羲共乘一馬,領五千民夫營,緩緩跟上。 離山腳還有一地,一個起伏的大陡坡之后,民夫營停下了。 再往前就能被山上黃巾看到了。 李孟羲在馬上回頭觀望,后方,一個個小方陣,像模樣像。 三刻時間,讓只能像放羊一般的民夫,變的像一只正規軍了。 唬人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