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無有可奔襲之兵
雖然忍不住笑了,弟弟也不知道為什么哥哥突然笑了,但是沒必要跟弟弟解釋:“其實我是在糊弄你?!睕]有必要這樣解釋。 所以劉備關羽笑李孟羲,李孟羲摸不著頭腦。 劉備之前不知張遼,今日被關羽隨口一說,才知張遼之名。 關羽雖夸張遼勇武,但劉備從關羽的話語和神情之中,猜到了實情,那就是張遼確實勇武,卻不及二弟之勇。 劉備一句沒問,卻能聽出言外之意,李孟羲無此本事。 其中微妙,只有靠李孟羲自己慢慢體悟了。 —— 關羽摘下頭上綠幘巾,拿起鐵胄試著要往頭上戴。 關羽一戴,很尷尬,根本帶不進去。 “孟羲,你這鐵胄,太小了?!标P羽把鐵胄還給了李孟羲,“你是給自個編的嗎?估摸也就能你自己能戴上?!标P羽笑著說。 鐵胄沒問題,甲片壓的很密實,因為小巧,看著更顯精致,可實在是太小了。 “不是給我自己編的,是給磚頭編的。我自己編,看不出是否合適,給磚頭編,合適與否,我便能一看而知?!崩蠲萧私忉岃F胄編的這么小的原因。 劉備笑言,這真是以人為鏡,自己帶胄,無法自視,給磚頭帶上,一目了然。 劉備夸李孟羲才思敏捷,李孟羲忙說過獎。 其實先給磚頭做甲,除了方便看效果這個原因在,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為了保護磚頭,給磚頭編一身合適他穿的甲,就多了一層保障。 兵荒馬亂的,小心無錯。 前幾日,劉備關羽每夜與李孟羲暢談,總有所得。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恰如劉備和關羽之于李孟羲。 所以今夜劉備安排完中軍扎營作夜諸事之后,不親辛勞,又來找李孟羲來了。 李孟羲關羽找他,真是聊天的,于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間或夾雜著一兩句妙語,倒讓聊天的氛圍其樂融融。 可是軍略一事,李孟羲遲遲未說。 聊天間隙,劉備遲疑了下,主動問詢,“每日相問,孟羲必有看出我軍疏漏之處。不知今日,孟羲可有看出我軍一二不足?” 劉備笑問。 “額……”一時語滯。 今天好像還真沒注意,哪有問題。 李孟羲不由皺眉,冥思苦想。 片刻后,他眉頭舒展。 “若說疏漏,還真有一處?!崩蠲萧顺谅曊f道。 劉備和關羽坐直了身體,準備洗耳恭聽。 “義軍自出涿郡,行軍日程相累,當已有數百里,敢問二位,行軍之時,士卒可有掉隊者?是否行軍十里,兵卒前后散亂近里,行軍至五十里,軍卒前后拖延數里,至行軍百里之時,軍士散亂大半,已無戰力?” 劉備和關羽相視一眼,然后各自沉思。 末了,還是熟讀兵書的關羽先說道,“從涿郡行軍開始,士卒隨行輜重車隊左右,無有掉隊?!?/br> 劉備接著關羽的話,點頭說道,“確無有掉隊?!?/br> 李孟羲咧了咧嘴,他撓了撓頭,眉頭皺的更深了。 輜重車隊速度慢的跟走路一樣,保持這個速度,確實不至于有人掉隊。 李孟羲低著腦袋,看著篝火,看了良久,突又抬起了頭,目光看了看關羽,又看了看劉備,“那長途奔襲呢?士卒帶五日之糧,一日奔襲七十里,可曾試過?” 關羽道:“未曾?!?/br> 李孟羲再問,“若今令將軍率數百卒,一日奔襲五十里以拒敵,將軍是否能為?” 關羽手捻著長須,眉頭緊鎖,一雙丹鳳目微瞇,“……能為?!标P羽的回答有些不堅定。 “能為?”李孟羲面帶笑意,反問。 “……能……能為?!标P羽再次回答,回答的更加沒底氣了。 一旁,劉備觀察到了關羽的遲疑,他心下好奇,為何熟讀兵書的云長會在此事上失卻底氣。 關羽知兵,而劉備,卻不甚懂兵。 關羽知道一日奔襲五十里,有多難,而在劉備想來,縱一日奔襲七十里也不甚難。 劉備這么想的依據是,他曾經跟叔父去販羊,一天一夜走了八十多里。除了累點,無甚難的。 劉備單純的認為,人的體力能支撐一天跑七八十里,幾百個人也能長途奔襲七八十里。 以劉備有限的軍事素養,他暫時不懂一個人跟幾百人集體行動的差距在哪。 雖說,劉備早年游學,兵法有所涉獵。 但行百步者,半九十也。 一知半解,跟完全懂,差別大了去了。 關羽說,他能帶幾百鄉勇,一日奔襲五十里。 李孟羲笑而不語。 李孟羲一笑,關羽就坐立不安了。 在一個懂行的人面前,裝不了的。 關羽看著李孟羲,語氣很不堅定,“一日奔襲五十里,或許可行?!?/br> 李孟羲搖頭,“奔襲五十里,而陣容不亂,非精兵不可。而今我軍鄉勇,不堪奔襲,離精兵尚遠?!?/br> 李孟羲斷言,關羽無法率幾百鄉勇奔襲五十里。 李孟羲話一說出口,劉備就偷偷觀察關羽的神情。 讓劉備出乎意料的是,關羽緩緩點了點頭,像是同意了李孟羲的說法。 “白日我看輜重隊新任伯長狗子帶人折返于官道之上,來去十數回,陣容便已亂了。 取勝之道,不在一夫之勇,而在萬眾如一。今我軍鄉勇不能至五十里而御敵,非是力不足至,而是軍心不一??梢攒姺芍?,使勇者不及走,弱者不及逃;使善奔者不得快,體弱者不得落(la)。 由是五百之眾,趨十里,為五百之眾;五百之眾趨二十里,為五百之眾;五百之眾長趨七十里,猶是五百之眾且陣容不亂。 如此,精兵或成?!?/br> 李孟羲一語畢,關羽丹鳳眼微睜,然后嚯的起身,又嚯的坐下。 起身是因為關羽被李孟羲一語點醒之后,忍不住要立刻去拉來士兵去cao練,身體不由自主的便站了起來,站起來之后,猛然想到這會兒是夜晚,為緩解尷尬,關羽又沒事人一樣坐了下來。 坐下之后,關羽搓掌嘆氣,“翼德領斥候為大軍探路未歸,大哥要看守中軍,某要看護后軍輜重,分身乏術??上?,現下無有人手?!?/br> 說著,關羽把目光看向李孟羲。 李孟羲直到關羽在想啥,可是李孟羲知道自家的事,練長途奔襲,就得帶著人跑,幾十里幾十里的跑,咱這個小胳膊小腿的,你可饒了我吧。 “不行?!标P羽還未說話,李孟羲就拒絕。 關羽不由失望。 雖拒絕了關羽,李孟羲還是幫忙給出了參考建議。 “我說將軍,義軍能成事之人,何止你兄弟三人,又何止我李孟羲?”李孟羲笑著說到。 “義軍已有近千戰兵,挑揀一番,便可得千里挑一之人才,何言無人?” 問題還是一樣的問題,李孟羲自始至終都認為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普通士兵也可以大有作為。 關羽不一樣,關羽很難正視到普通士兵的潛力。別說關羽了,整個大漢,又有幾人能真正重視士兵。 因為沒有人人平等,就沒有人會認為底層的人民跟自己一樣聰明一樣有能力,就不能正視底層人員的價值,反應在軍伍之中,就根本不信一個小卒能有多大能耐。 這是時代對每一個人的禁錮,非是關羽一個人的問題。 盡管,前兩天李孟羲促成了鄉勇們自發的結陣對抗,讓關羽意識到了普通士兵們也能在陣法上多有建樹,并且經此一事,關羽放心的把cao練事宜大半下放給了手下的伯長們。 但雖如此,現在開始嘗試訓練能長驅五十里的精兵時,關羽根本就沒考慮讓普通士兵來完成這件事。 一個連精兵都算不上的鄉勇,能練出幾百精兵,這是鬼故事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