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雌雄雙劍
山字盾,為漢步兵盾的一種,顧名思義,是外形如“山”字形狀的盾。 如果更準確的字來形容山字盾的形狀,應該是“凸”字,這種盾并不是常規的方盾,或圓盾,亦或是橢圓盾,外形特殊。 山字盾為漢步兵陣盾的一種,盾上半部左右兩側邊緣為階梯形狀,每側有一個兩個至三個以上成落差狀的階梯缺口,缺口處可以架上長槍或者是戟,多個山字盾緊挨在一起,可以形成密不透風的盾陣,而槍戟可以從“凸”字內凹的部分探出,讓盾陣和槍陣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就成了帶刺的烏龜殼。 山字盾與斯巴達缺口圓盾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關羽說,李孟羲認為山字盾不好用。 劉備握著盾牌后的握柄,把盾空舞了兩下,感覺尚可。 “孟羲說盾一類兵器,重心或是在中間或是在部都行,唯獨重心靠上不可。重心在上的盾牌,用起來費力異常。而山字盾,孟羲認為其重心在上,故,此種盾型不佳?!?/br> 劉備觀摩著手中之盾片刻,“似有道理?!眲潼c了點頭,他覺得軍師的話,不會是無稽之談。 “有甚道理?他把盾拿倒了,自然上重下輕?!标P羽毫不給李孟羲留面子,直接把實情說了出來。 劉備一愣,然后回過味來后,哈哈大笑。 關于李孟羲為何會把山字盾拿倒這件事,不是他不認識盾這一類防御性武器,恰是他耳濡目染了很多,但又不甚熟悉。 李孟羲知道古代有些重盾下有尖角,可以把盾扎進土里,即省力又能更好的抵御沖擊。 因此見到山字盾時,看盾型一頭小一頭寬,他就一下聯想到了把盾扎進土中來用。 然后他還奇怪,說山字盾下邊不夠尖,不好扎進土里。 很顯然,李孟羲是聯想錯了。 李孟羲明明一知半解,還非要不懂裝懂,關羽樂壞了,很不厚道的不去提醒他。 這有趣的一件小事,讓劉備對李孟羲有了更多的了解,原來軍師也是會出錯的。 這無傷大雅,并未讓劉備有絲毫因此看低李孟羲。 畢竟,李孟羲不是說了嗎,盾這種兵器,重心在中或是在下都行,唯獨重心不能靠上。這堪稱真知灼見,直指評斷盾器優劣之要旨。 再結合李孟羲挑選出了一把刀刃堅硬無比的環首刀的事來看,劉備越發覺得,李孟羲真有相兵之能。 關羽自持勇武,對李孟羲所說重心一事,興趣了了;劉備則不同,他對小軍師所言深信不疑。 —— 在帳中,李孟羲跟弟弟炫耀他找來的五尺短槍,槍長實有七尺,用于對敵最多能有五尺長而已。 持著短槍毫無章法的一陣亂捅,李孟羲自我感覺是槍花燦燦如梨花綻放,槍影如墻,水潑不進,簡直牛逼壞了。 想試著來一招回馬槍,一不小心,扯到了腿上的傷,李孟羲疼得齜牙咧嘴。 此時,劉備懷中抱著雙劍,帶著一臉遮掩不住的笑意走了進來。 其實李孟羲拿槍亂扎的時候,劉備就已經到了。 李孟羲耍槍時有如孩童般稚拙可愛,看的劉備暗笑不已。 見劉備進帳,李孟羲一下就被劉備抱著懷里兩把長劍吸引了,他目中發光。 大名鼎鼎的雌雄雙劍。 “孟羲,某來討擾了?!眲涿鎺Ш挽阈σ?,帳中無席可坐,李孟羲請劉備入榻落座。 榻就是矮床。 磚頭一點不怕劉備,劉備把雙劍放在榻上之時,磚頭趁劉備不防,他伸手快速摸了一下劍鞘后快速的從床上爬到了哥哥身后。 劉備笑著朝磚頭眨了眨眼睛。 劉備此來為何,尚未可知,李孟羲注意力已經被雌雄雙劍吸引了。 身后的磚頭抱著哥哥的脖子,小腦袋放在哥哥的肩膀上,目光和哥哥一樣,都是在盯著雌雄雙劍看。 “玄德公,可否借劍一觀?”李孟羲問。 “請?!眲涫峙跗鹨话验L劍,遞于李孟羲手中。 李孟羲雙手接劍。 接過劍的瞬間,李孟羲雙手就被壓的向下猛沉,握之不住。 劉備手疾眼快,在劍掉下來砸到李孟羲手指之前,一把抓住劍身,“此劍頗沉,某一時疏忽,差點傷了孟羲?!眲洳粺o歉意的說著。 李孟羲忙說倒是大意了,不防此劍如此沉重。 劍橫放膝上,第一眼印象,李孟羲覺得劍很長,縞席挨著營帳,李孟羲跪坐于榻中,劍放在膝蓋上,劍鞘一端就快要挨著帳篷了。 目測連柄帶鞘,這一把劍長四尺有余,看起來很修長。 有句古語,好像是古代,也就是東漢末年的太史慈說的,說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劍長何以以三尺為長?三尺之長,其實是最常見也最合適的配劍長度。 再長就是雙手劍了。 四尺長的配劍,比別人的劍長了一大截,很少見。 被劉備遞來的這把劍遠短于另一把,應該是雌雄雙劍中的雌的那把。 細看,劍鞘樸實無華,棕色原木劍鞘上,漂亮的木紋清晰可見,只是李孟羲看不出這棕色的木頭是什么樹上的。 用手指摩挲劍鞘,感覺劍鞘雖不光滑,但是因為木頭材質的原因,摸上去紋理細膩,手感絕佳。 目光從劍鞘移至劍鄂,劍鄂處是簡易實用的一字劍格,和劍鞘一樣,劍格上也未有任何裝飾。 再看劍柄,劍柄也是精鋼,和劍身為一體主鑄造,堅實無比,不存在斷柄的可能。 長約一掌半的劍柄上,細細的纏著一層防滑的麻繩,麻繩因為被汗漬浸潤和手掌的摩擦,顏色發暗。 親自伸手握持了一下,李孟羲覺得有些奇怪,在常識中,李孟羲認為劍柄都是圓柱型的,親自握了之后才他發現,雌雄雙劍的劍柄竟然是多棱形的。 詫異之下,李孟羲把劍柄一端抬起細看,一數劍柄棱數多達八棱。 八棱柱形狀的劍柄,手握上之后,手感處于略硌手和舒適之間的中間狀態。 即不如圓柄舒適,也不是太硌手。此較起來,雌雄雙劍的劍柄更接近李孟羲記憶中羽毛球球拍柄的形狀。 不知劍柄會為如此,李孟羲心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