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書迷正在閱讀:融爺的仙妻光芒萬丈、我的meimei不坦誠、辣手醫妃:王爺輕點寵、離婚后,陸少每天求復合、傲嬌帝少:太撩人、替嫁嬌妻:封少寵妻成癮、談戀愛嗎?霸總口味的。、宮少,夫人又上熱搜了、都市仙門狂婿、七零福妻火辣辣
傳說古代有名懶漢, 到了臘月初八這日,實在沒吃的了, 搜尋米缸面袋, 家里的壇壇罐罐,把所有能吃的東西掃在一起,熬了一鍋粥。 還以為吃了這頓, 就只能躺著等餓死。十分后悔以前的懶惰行徑。豈料在村里人的接濟之下, 渡過了這個年。 從此以后,勤勞肯干, 漸漸過上了好日子, 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 兒孫還做了大官。 為了感恩接濟他的鄉親, 也為了銘記不可懶惰。每逢臘月初八這日, 把家里能吃的東西每一樣拿出來一點, 熬成一鍋粥,自己吃,也分給別人吃。 臘八熬粥, 漸漸在當地形成了風俗, 這個風俗又擴展到了各地。 這年的臘八節, 風和日麗。 白塔寺門前的空地上一字排開了六口大銅鍋, 身著灰色僧服的佛家子弟, 手握大銅勺在鍋內輕攪著。 鍋里濃稠的八寶粥, 咕嘟咕嘟冒著歡快的泡泡, 白煙繚繞,香味四溢。 身后不遠處是高高的白塔,白塔頂上懸掛的三十六個小銅鐘, 在微風里, 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合著塔內嗡嗡轟轟的誦經聲,讓人心中油然升騰起一種說不出的安寧和歡愉。 這種國泰民安的情景,讓納蘭性德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作一首詩送給宮里的朋友。 可是不行??!他是侍衛,他今天的任務是混在人群里,觀察可疑人員,保護大阿哥和太子。 皇上安排的很妙,把城內的安全交給了佟佳氏、赫舍里氏和葉赫那拉氏。分別是貴妃的娘家、太子舅家和大阿哥舅家。 這三個家族將來能否更加興旺,就指望貴妃、太子和大阿哥了。會不上心么?比自己親生兒子的安危都上心。 惠嬪和納蘭性德同屬一個曾祖父,要說關系有點遠。但因為有皇長子,他阿瑪明珠大人就把關系拉的很近。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大阿哥是皇位第二繼承人。 今早出門的時候,他阿瑪特意叮囑他:“萬一有事,保護大阿哥為先?!蹦┝?,又補充一句:“拼上命也要護大阿哥周全?!?/br> 有事?能有什么事? 納蘭性德看看西邊拿著碗排起的三排長隊,從眼神站姿里分辨,里面近半是由侍衛扮的。真有七八個刺客來,踩也能把他們踩死。 納蘭性德在宮里是御前一等侍衛,出了宮是京城第一才子和明珠大人的長子,他不用穿布衣假扮老百姓,仍是尋常的裝束。 因為不時有來往人認出他,停下來同他寒喧,他只得站在了門口的一棵大槐樹背后。這鬼鬼祟祟的行為,讓某些不認得他的侍衛們,把他當成了目標防備。 他盼著時間過得快點,早點結束這份傻呵呵的差事。然后也討碗粥,去寺里尋間雅室,一邊吃粥一邊琢磨首詩。 納蘭性德掏出懷表看了看,差十分不到七點。 還有十分鐘。 手壓在刀柄上,轉身朝向東邊。不多時,一輛兩匹白馬拉的紅木馬車,沐浴著清晨微暖的陽光,遠遠地朝這邊馳來。 車上沒有四品以上官員帶的開路銀鈴。單從外表看,是普通富貴人家的出行。 他知道,這里面坐的可是大清的半壁江山。后宮之首、儲君和皇長子。 但是排隊等粥的老百姓不知道,他們只知道今年皇上派人在白塔寺門前煮粥,粥是分給老百姓的。 他們來討碗香粥吃。 俗語說:“大鍋飯小鍋菜?!币馑际谴箦佒蟪鰜淼闹嘞?。這幾鍋粥從昨天就開始煮了,里面不但有五谷豆子,rou丁奶油,據說還有延年益壽的藥湯。 香味兒勾得口水直冒。 他們從昨天就開始早早的排隊,一家人輪替班排,跟等唐僧rou差不多。終于要開鍋了,十分興奮。 紅木馬車漸行漸近的時候,有的人只顧盯鍋里的粥呢,并沒有及時發現。還是聽到有人驚呼了一聲:“這是誰家孩子???真他娘的會生,生得這么可愛伶俐?!边@一聲,令大家齊齊地抬頭四處望,最后視線落在了紅木馬車跟前。 漢服藍風氅的小男孩先是從馬車里探出頭,環視了一圈四周,回身對車里說了句什么話,然后轉過身,踩著車夫擺好的踩踏下了馬車。 馬車里又探出一個戴黃紅相間帽子的小腦袋,沖著剛下到地上的小男孩喊:“大哥,你等等我?!?/br> 漢服小男孩轉身走到車門口,伸高了手臂,“弟弟下車要小心,踩穩了再往下走,來扶住我?!?/br> 眾人這時候才發現,個子稍矮的小男孩穿的是黃色旗服。 漢服男孩扶著旗服男孩下車后,看著他,關切地問:“弟弟,你外面的衣服呢?” 旗服男孩轉身看向車內。 車內伸出一只雪白的小手,遞出件明黃色的披風。 “謝謝佟額娘?!?/br> 漢服男孩歡喜地接下,抖開了,給旗服小男孩披上,認真系上領帶之后,整理背后的帽子。 “弟弟要是冷,就把帽子戴頭上?!?/br> “嗯嗯?!?/br> 旗服小男孩點點頭,接著扭臉去看冒著熱氣的幾鍋粥,又去看伸著脖子朝這邊張望的眾人,咧嘴一笑,像個福娃娃似的一團歡喜。 人群里有人“哎喲”了一聲:“這是哥倆??!真是祖墳冒青煙了,生出這么好的崽。十八年后,妥妥的狀元郎!” 有人說:“那小的是黃衣服,不會是太子爺吧?” 有人大笑:“怎么可能。太子爺出行還不得提前凈水潑街,左右清道,再來三千侍衛開路,三千侍衛跟著。你當是咱們這種小老百姓,想什么時候出門,抬抬腿就走?!?/br> 納蘭性德再次感嘆皇上安排的妙,讓裝作是偶然路過這個法子,真是絕了。待會兒他們知道是太子爺之后,還會以為太子爺經常出宮呢。 京城內得是有多安全,貴妃和太子才會經常微服出行。 什么白蓮教,紅蓮教,反清復明,在皇上眼里就跟小螞蟻一樣不足為懼。 納蘭性德正納悶怎么沒見貴妃娘娘呢,兩個小男孩并排站在車門邊,扭著頭看向車內。 一位身披靛藍風衣的男裝女子,低身從馬車里走了出來。他突然想到了一句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br> 這是句和眼前的人和景物完全不搭邊的詩,可就是想到了這句。因為有著同樣的大氣,同樣的從容瀟灑。出現的時候,同樣的令周圍的景色瞬間暗淡。 這就是天家之氣!女子清雅高貴,俯視眾生;小孩子兄謙弟恭,聰慧懂事。 漢服男孩提醒:“佟額娘下車小心?!?/br> 旗服男孩關心:“外面冷,佟額娘您帶著暖手爐?!?/br> 女子笑道:“你們不是說要來施粥嗎,怎么不過去?” 兩個小男孩齊聲道:“等佟額娘一起?!?/br> 僧人身后站的六名內務府官員有點懵,這六個人中有兩名不認得太子爺,但都認得太子的服飾。 尤其是副總管葛祿,從馬車上下來的大小三個人,他都認得。大阿哥在他家生活了將近六年呢,穿啥衣服,都能認得出來。 按著原來的約定,是車里的嬤嬤先下來,走過來跟僧人說,貴妃娘娘、太子殿下和大阿哥來了。 僧人再稟告他們。 他們把寺里的三十多名官員,都叫過來拜見,同時維持秩序,以防有人為了看娘娘和太子一擁而來。 接下來娘娘和太子,以及大阿哥下車。 太子宣布開始施粥。 等盛出來一碗,敬天地,敬佛祖,為太皇太后祈福,然后他們就登車離去。 這是他們商議多次制定的流程。既讓大家知道他們的身份,知道貴妃和太子來施過粥,又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這不按流程來是怎么回事? 六個人相互看,最后目光落在葛祿身上。他是內務府副總管,在這里他的官最大,聽他的。 葛祿看不遠處的納蘭性德站著沒動,猶豫了一番后,決定等等看。 萬一是皇上重新安排了呢?不讓暴露身份呢? 他這一打亂,不是等著受罰嘛。 何況大阿哥今日表現得這么懂事,皇上知道了,一定非常高興。這都是他六年以來,沒日沒夜精心照顧的功勞??!回頭肯定得重賞。 太子牽著佟寶珠的左手,大阿哥牽著太子的左手。大小三人一起來到大銅鍋前。太子問:“大師父,什么時候開始施粥呀?” 僧人們看向六位穿官服的人。 葛祿慌忙站出來,弓著腰,笑吟吟道:“小爺,咱現在就開始?!?/br> 佟寶珠也懵,怎么沒人認出他們?這葛祿還裝著不認識的樣子是怎么回事?難道規矩改了?不讓暴露身份了? 周圍都是人,也沒法問。 葛祿這一聲“小爺”把大阿哥拉回了在宮外生活的那段自由時間,立馬趾高氣揚地說:“那就趕緊開始吧,還等什么???大伙兒都等著吃呢?!?/br> 人群里本來有人懷疑旗服男孩是太子的,此時也打消了這個念頭。內務府的人,都不認得他們。那肯定就不是。 有人低笑道:“官府的人都是勢利眼!看到好人家,也是點頭哈腰的拍馬屁?!?/br> 有人問:“他們會是什么人家?” 有人接話:“看這做派,肯定是累世出高官的書香門第。沒有三五世的熏陶,不會有這種長在骨子里的文雅高貴。沒看到嘛,那個大的,穿的是漢服?!?/br> 有人問:“是不是王家人?王大人是內閣大臣,他祖父是前朝首輔,父親是前朝狀元。祖孫三代都是大官?!?/br> 有人說:“不是。王家的孩子都大了,沒這么小的。沒聽到他們說話嘛,稱呼的額娘,這是滿人的叫法?!?/br> 有人小聲道:“除了王家,京城里沒這么氣派的人家了。滿人粗野的很,就知道騎馬射箭拉大弓,生不出來這樣懂事乖巧的孩子。至于叫額娘,說不準是漢人娶了滿人的媳婦?!?/br> 有人說:“你說的對!叫的是佟額娘,應該是嫡母,不是親兒子。小娘子最多不過二十,那個大的,最少有六歲了吧?!?/br> 有人接話:“我給你賭三個rou包子,絕對是親生。你沒瞪大眼睛看看,三個人長的多像?!?/br> 有人問:“剛叫的是佟額娘,不會是佟佳氏吧?你們知道佟佳氏這么大的姑娘都嫁到誰家了?” 納蘭性德看著被熱烈議論的三個人,心想,還別說,真的很像。說不出來哪像,就是覺得像。 琢磨了片刻后,想到了,可能是衣服的原因。街上來往的人,大部分都是灰撲撲的,他們的衣服鮮亮。還有顏色問題,貴妃的衣服與大阿哥的下擺同色;大阿哥的上衫與太子的下擺同色。 搭眼一看,可不就是很像。 此時,人群里議論到了佟佳氏的嫡長女是宮里的貴妃娘娘。 有人驚呼:“難怪是貴妃和太子爺?” 有人小聲說:“不可能。小的要是太子爺,大的應該是大阿哥?;始胰藶榱藸帣鄪Z利,都是勾心斗角,相互算計,貴妃、太子和大阿哥不可能如此親密。這明明就是一家人?!?/br> 這幫不怕死的草民,周圍可都是皇上的耳目,這么私議皇家的事,是殺頭的罪。 納蘭性德湊過去,打了岔:“他們是王大人的學生?!?/br> 方才提到王家人的那名中年人,笑道:“我就說嘛,也就是有著一千多年傳承的江南王氏能教出這么懂事的學生?!?/br> 有人看納蘭性德儀容不凡,又認得母子三人,不敢再多說話。趕緊轉移了話題:“別胡叭叭了,粥已經盛出來了?!?/br> 粥鍋后面,已經換上了六名官員。 小太子雙手捧著粥碗,舉到額頭位置,朝著白塔的方向,奶聲奶氣道:“一敬天地;二敬佛祖;三祝太皇太后長命百歲,壽比南山;四祝大清皇帝心想事成,諸事順遂;五祝國泰民安,百姓安寧;六祝五谷豐登,六牲興旺?!?/br> 人群里忽然有人說:“沒錯,這就咱們的太子爺!一般人不會想到為老百姓祈福,還說牲畜興旺,五谷豐登的話?!彪S著他這一聲,后面的人都想離近些,瞅瞅太子爺長得什么模樣。哪里還有心思排隊,朝著粥鍋的位置一擁而上。緊接著各種叫喊混成了一團。 “太子爺,趕快施粥啦!”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