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 雖然說如今官府這邊因為多了孫策周瑜分擔了工作之后,相對得以清閑了些許,但是總體上而言,比起武將那邊還是要繼續加班一些時間的。 在孔丘和端木賜來到北地郡的第二天,賈詡先是一如既往的把兩人的身份走過明路——也就是刻意的裝作不經意間把為他們編造的身份講與一些旁人聽。 當然,為了之后他們兩個能夠順理成章的去學堂教書,所以賈詡還在話末似是很隨意的提了一句,之前同他們說話的寥寥數語間,便覺得他們很有學識,希望有機會能讓他們也進官府成為一起辦事的同僚。 不過他這一番忽悠人的大假話,其實倒也有那么一句是出自真心實意的??浊鹚闹械拇_是不怎么想把人逮來官府,畢竟孔子的身份地位比較特殊,若是真的來了,他其實都不知該怎樣對待對方是好。 ——對于孔子,賈詡其實是有著那么一種“你從小聽著對方事跡長大的人,突然之間猝不及防的出現在你的眼前”的茫然的。 不過端木賜就不一樣了,雖然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中排名前十的人物。但是孔圣和他的門下弟子,這二者之間的地位對于天下文人來說,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孔圣是在普天之下封神的人。 尤其是,對于子貢他身上所自帶的技能,賈詡是真的瘋狂心動。 ——他是財政大手子??! 在財政這一方面,無論是他還是周瑜,都是他們兩人所不擅長的事情。 畢竟這世上哪有聽說過誰家出專門負責謀劃策的謀士還要去學習財政一道? 這要是來上一個高傲且又脾氣暴的謀士你跟他說讓他干這種事,信不信能直接暴起打人? 但是子貢,他能做這件事情,而且能夠做得非常好。若是能夠得他相助,別說是財務的事情能夠被打理的井井有條,同時今后財政赤字的問題也是再也不用擔心了呢。 ——子貢他可不單單是孔圣門下最富有的弟子,同時他也是全天下都知名的富商,在后世是有著一個“儒商始祖”的稱號的。 他一個人直接就能彌補了現下北地郡急缺的兩種人才——別忘了他可還是打算著要用棉花和羊毛衣好好的去東邊那邊從貴族富豪手中大賺一筆。 到時候有錢了,就可以更加充實自身的各方面實力。在這種世道,做什么不要錢??? 別的就不說,暫且單單只提一點:如果有錢了就可以招更多的兵。 雖然北地郡只有萬戶人家,但難道他們是真的除了軍營之中那五千兵士百姓之中再也找不到可以當兵的青壯勞動力了嗎?當然不是。 并且賈詡相信,以自家主公如今的聲望,如果現在官府發出招募兵士的告示,定然是會有許多符合年齡的百姓愿意來的 ——更何況他們這邊還有先前定下的,書落成文已久,但是因為學堂還沒有真正組建好,所以最后還是只是將上一次出去的兵士們俘虜突厥人戰俘數統計好,而始終沒有真正頒布出去,延緩了的憑借軍功開學堂后門的規定。 等到這一點真正出來后,肯定又能夠再一次點燃軍營中現有的兵士的熱情,同時會有許多青壯想要投軍。 只不過現在的問題卻是,北地郡的財政赤字不允許他們擴大規模。 養兵是真的要錢,你想打造出優秀的軍隊就一定不能摳摳搜搜。尤其是呂布手底下現在還有一支不是吃錢,而是燒錢的……騎兵。訓練騎兵的成本那可太貴了好嗎!雖然大家的馬是免費來的,省了購買戰馬的錢,但是一匹馬單是每天要吃的就是夠養好幾個人的花銷了。 所以這事的問題所在還是沒錢,缺錢,得去坑冤大頭掙錢。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讓賈詡如果能夠不盯上精通行商之道的子貢呢?這個時候子貢在他的眼里,那是簡簡單單的孔子門下七十二賢的儒家先賢嗎?不,他簡直就是錢啊。 所以,賈詡想,他得想個辦法把人帶過來。 起碼,是要讓人在官府這邊當個臨時工。 已經被加班折磨到面目全非、并且逐漸開始扭曲的青衫文士在心中如是的想道。 然后—— 就在賈詡在醞釀著該要如何順理成章把子貢拐過來的第四天,此時的時間已是戌時,可他心心念念的先賢卻在這個已晚的時間主動來自投羅網了。 這件事情發生在這一天的賈詡下班之后,他的院落來了一位在他心中極為意想不到的人。 看著突然之間出現,言辭溫和的表示已經同主公談過,希望明天可以和他進行工作交接的端木賜,幾天以來心中已經想了數個吸引對方來官府工作的計劃想法的賈詡人頓時就是微微愣怔了一下。 賈詡搞不清楚這是忽然之間發生了什么,于是不由得問了一句:“先生怎么忽然……?” 之前他不是決定好要和孔子一起去書堂教書的嗎? 而后便聽到對面的錦袍青年回道:“我昨日與老師一起同主公說話,詢問此世常識之際,偶然得知主公原是出身商戶之家,而此世商人地位……” 他的話沒有繼續往下說下去,但賈詡已經能夠明白他后面的話說的是什么了。 聽了此話之后,賈詡略微沉默了一下,然后經過短暫的片刻思索之后,試探道:“詡冒昧一句,敢問先生足年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