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從咿呀學語的孩子,到稚氣未脫的學前班小朋友。 從一本正經的小學生,到意氣風發的中學生。 從工廠嚴肅認真的工人,到田地里的農民。 從中氣十足的青壯年,到胡須飄飄的老年人。 在家門前,在教室里,在田野里,在果林里,在生產車間。 一句句‘溫水歡迎你’,匯聚成一片,讓人動容。 紀錄片最后,緩緩打出了一句話。 ‘如果可以,希望你去溫水走一走,感受我們國家,蓬勃發展的勢頭,感受我們國家,百姓的幸福生活,我們相信,現在的溫水人,就是以后的每個人’ 溫水的旅游業,就這么猝不及防的開始了。 不過他們也早有準備。 在央視決定錄節目的時候,姜迎春就預見了今天的場面,并且已經和剛剛升級為代理市長的陳志朋說了。 “我問了電視臺那邊,這期節目排期大約在三四個月之后,節目一旦播出,我相信,來我們這里觀光旅游的人,不在少數,到時候,怎么對接,什么流程,我們最好先有個章程?!?/br> 陳志朋是說什么都沒想到,他這升遷升的,到自己管轄的鎮上,當市長來了。 不過他是真的服,依托姜迎春,整個中邑縣發展的都很好,可姜迎春,就好像個吸金石,這幾年,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愿意在溫水鎮整片地上,扎根發展。 對姜迎春的提示,他倒也放在了心上,不過他還有些懷疑,“能來不少人?” 姜迎春肯定,“很多?!?/br> 如今哪里有商機,姜迎春是從不吝嗇分享的,她在小區大會上一說,當即就有兩個青年人決定合作,開個旅游接待公司。 這里面,有一個就是姜文蘭的弟弟,姜文剛。 他今天剛剛大學畢業,拒絕了分配的工作,決定回鄉創業。 這些年,他眼睜睜看著姜迎春,大跨步把萬家村帶上了致富列車,整個人心潮澎湃,對姜迎春,他也從最開始的害怕變成了如今的敬服。 這個機會,他要抓住。 姜迎春對姜文剛沒有什么偏見,當然,也沒有什么優待,她只是對他們的決定很欣賞。 “既然決定了,那就做吧?!?/br> “萬家村西邊那片果林,是集體的,可以作為一個旅游景點,自助采摘,你們可以問問,誰家大棚接受采摘的,也可以合作一下?!?/br> “果林邊上那條河,水質非常好,摸魚抓蝦都可以?!?/br> “萬家村舊址,我蓋的那兩排民宿可以和你們合作,做接待,美食一條街我也會開始朝外租,也可以作為一個景點?!?/br> “董家村舊址南邊那片山,我包下來了,一半養了原生態的菌菇,一半用來散養,從上到下休了小路,地方不錯?!?/br> “工廠路那邊你們可以作為一個觀光景點,百貨大樓也是,不過去不去要根據客戶的情況而定?!?/br> “陳市長也會成立接待團,你們手續走完,我就給你們牽個線,這樣你們更好開展?!?/br> “需要什么,我可以提供幫助?!?/br> 幾乎所有姜文剛覺得困難的地方,姜迎春都三言兩句就解決了。 他目瞪口呆,“迎春姐,你,你不會從西山那片生態園開始,就想到了今天的事吧?!?/br> 不然,為什么包了那座山,養了那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還蓋了民宿,美食街,那些東西,都蓋了一年多了,大家都說她是浪費錢。 姜迎春揚眉,“不然呢?” 當然想到了。 溫水鎮的地理位置,其實從地圖上看,非常好。 離京市并不遠,地勢也很有看頭,何況,如今貫通南北的公路已經修好了,東西路也在建造中,他們這個地方,繁華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即使她不做,這些東西,過幾年,一樣有人能夠做起來。 只不過,她讓這些,提前來了而已。 毫無懸念,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一播出,溫水的旅游熱線,就被打爆了。 充足的準備,讓整個溫水市,忙而不亂。 節目播出的時候,正是秋天,整個溫水,都被包裹在絢爛的金黃中。 第一批人,是京市的,真正處在喧囂中的他們,對紀錄片中的青山綠水,最是向往。 農業生態園里,各種水果琳瑯滿目,只看著,就讓人滿足。 手工編織的小果籃,摘上那么滿滿一籃子,河邊坐著,邊吃邊玩,看著孩子掀掀石頭抓螃蟹,讓人整個人都跟著放松起來。 清涼的早晨,爬個山,從厚厚的落葉里,摘一些小蘑菇,順著小路蜿蜒而上,山頂,能夠俯瞰整個溫水。 然后順著另一邊下山,路上,小草雞,土鴨子,大鵝,有想吃的,可以直接讓人給抓,帶著到民宿農家樂那邊,現場加工。 想吃現成的也簡單,美食一條街上,只有你沒見過的,沒有你吃不到的,所有食材都是新型種子培育的食材,鮮美無比。 趕的巧了,可以去溫水五天一個的大集逛逛,許多在電視上的緊俏貨,在這里,隨便買,而且價格便宜。 姜文剛的旅游公司,就這么悄無聲息的壯大了。 很多人口耳相傳,不要信那些帶團旅游的,就打電話,定他們當地的那個朋來旅游公司,保證讓你玩的痛快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