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薦人才
所以豹房的名聲在外一直不好,也讓人認為武宗就是一個吃喝玩樂的皇帝,卻不知道武宗其實一直在臥薪嘗膽,只為了一雪明軍在大漠的前恥。 只是武宗有志大漠的時期,也是大漠部落還很團結強大的時候,草原大漠有一句話,團結的部落可以摧毀世上一切的事物,這就是草原大漠騎兵的厲害。 而帶領這支強大騎兵的是大漠小王子,有了小王子的領導,大漠大有當年瓦剌與韃靼之勢,并且把矛頭都對準了大明。 武宗可以說是遇到了最強對手,而同樣小王子也遇到了讓他這輩子都不想遇到的對手。 一場巔峰對決即將開始。 不過在這之前,雙方都在各自準備收集情報,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潰對方。 憑借大漠探馬來去自如的行動,大明軍探根本就摸不著大漠探馬的動態。 這與大明軍探缺乏實戰有關,大明軍探深入大漠之后,由于地形環境不熟悉,從而吃了大虧,相反,由于大漠軍隊是主場作戰,他們對于地形非常熟悉,更能利用這些地形創造戰機,而這恰恰就是大明軍探的軟肋。 于是,大漠探馬就針對大明軍探的軟肋進行攻擊,在前期情報對抗之中獲得了上風。 這使得武宗對于這場戰爭的走向變得非常焦慮,因為情報對抗中落了下風,就會直接影響到戰局走向。 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戰斗之后,武宗清楚的意識到他需要組建一支偵查能力超強的偵察騎兵,只有以騎兵對騎兵的方式,才能對付大漠探馬。 為此武宗從原騎兵中挑選了能征善戰者加入新組建的大明軍探。 而最初劉通并不在這些新大明軍探之列,因為其年紀尚小所以被排除在外,卻不知其實劉通的能力早就超過了普通的大明軍探,甚至大漠探馬。 武宗在組建了新大明探馬之后信心十足,認為明軍這回一定是穩cao勝券。 武宗現在急需一場勝利來重振大明軍威和自己的威信。 而這只新組建的大明軍隊也急需證明實力,求戰心切。 很快,這只新組建的大明軍隊就出戰大漠了,他們主動在大漠尋找戰機,就是為了尋找大漠軍隊的主力。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就在出戰的時候,又遭遇了大漠軍隊的伏擊! 這一回的伏擊真的是始料未及,可以說是小王子刻意的安排。 小王子手下并非無人,其手下有一員名叫都滿的大將,此人武力值強且擅有謀略,是小王子的心腹大將。 都滿認為武宗一定會再次派遣探馬出擊,而且這些探馬還會走之前明軍走的路線,這是都滿根據原先明軍探馬走的路線做出的判斷。 事實證明都滿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這批新的明軍所走的路線還真的是如此。 都滿親自率領大軍在半路上埋伏明軍,而這支新組建的明軍果然中計,大部分明軍都戰死了。 根本原因在于明軍由于是輕騎,所備武器都不多,再被數倍于自己的大漠狼騎包圍,就被全殲了。 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讓人敬仰啊。 只可惜這般神仙人物,卻也有身死的一天,而對于武宗的死,冷鋒一直不敢相信。 主要是武宗死于落水肺癆讓人無法信服,一個可以策馬在大漠戰斗的身強體壯的年輕皇帝,就這樣死了? 總之冷鋒是不相信身強力壯的武宗就這樣死了。 但是他也只能把這個疑問放在心里,因為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就不同了,話題是劉通拋出的。 劉通既然會拋出這樣的話題就說明他想說有關于武宗的內容,至少對于劉通來說武宗對他而言是沒有大忌諱的。 “劉大人難道和武宗皇帝有什么關系?為何這么熱衷于武宗話題?” “哈哈,冷公子,你在我這西山大營里不要有任何的顧慮,想怎么說都行,這里沒有朝廷的眼線?!?/br> 在劉通看來,冷鋒也是有興趣討論武宗的,只是他可能忌諱這里會有朝廷的眼線,因為有眼線就不能亂說話。 多少人因為被遍布天下的朝廷眼線給謀害了。 這里說的朝廷眼線指的是錦衣衛,也只有錦衣衛這樣的組織,才能遍布天下進行監控。 按理來說,錦衣衛在西山大營也存在的,但劉通之所以敢這么明目張膽的說出,說明一個事實,西山大營的錦衣衛消失了。 顯然,錦衣衛是不會憑空消失的,這說明錦衣衛都被劉通干掉了。 殺錦衣衛可不是小事,然而劉通卻敢這么做,這不得不讓冷鋒震驚,劉通這權力也太大了吧。 相比魏炎,劉通也是有過之而不及,他在西山大營的權力也是可以做到只手遮天。 西山大營在塞外就如同一顆釘子牢牢的釘在了邊境,密切注視著邊境發生的一切,而對于劉通來說,他之所以會說到武宗以及武宗那場與小王子的戰斗,更多的是因為他也在這場戰斗之中。 明軍再一次被全殲再震驚了武宗,武宗也料想不到會明軍會被全殲,這可是他花費了多少心思才組建起來的全新探馬啊。 這可是花費了他多少的心思和心血啊,武宗能不氣憤嗎? 武宗自認為自己的文韜武略不會輸給小王子。 因為他認為小王子不過是個邊境部落的小王子,怎么能和中原文化培育出來的小王子相提并論。 畢竟傳統意義上中原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這一點武宗是心知肚明的,因為他正是這個傳統教育出來的皇帝。 但也不是完全遵循傳統教育的皇帝,他有極其鮮明的個性,所以也一只在按自己的個性來行事。 這就是武宗在大明歷代皇帝中的區別之處,他的特立獨行成為了武宗最大的招牌,也使武宗成為了大明少有的以武力見長的皇帝。 但這位皇帝并非只是擅長于純武力進攻,他是有其軍事謀略。 武宗的軍事才能雖然是在豹房里自己領悟出來的,但他絕非是紙上談兵之輩,面對失敗,武宗馬上召開會議討論對策。 然而再次失敗顯然打擊了明軍的士氣,明軍將領們個個都默不作聲,因為這些士兵可是精英士兵,如果連他們都打不過的大漠軍隊的話,那么還真的沒有人可以對抗小王子了。 “這個叫都滿的大漠將領是什么來歷?” “他是小王子的心腹大將,非常的狡猾,在這行軍路上布下了大量陷阱,主要是這些陷阱都很隱秘,很難被發現?!?/br> 中軍大帳內,對都滿有所了解的明軍將領們都在議論紛紛,認為都滿對明軍的阻礙很大,只要有他在,明軍很難獲得有效情報。 “難道就任由都滿肆意妄為?難道我大明就沒有人可以對付都滿了?” 武宗不滿說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所有將領都沉默不作聲。 盡管這支明軍在武宗的帶領下充滿了斗志,但也不是一味的武夫,他們知道打仗靠的是謀略,而顯然都滿的謀略在他們之上,否則明軍怎么會屢次中招,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那么明軍就無法戰勝大漠軍隊,甚至連小王子的營地都接近不了。 武宗給這支大明軍隊安排的刺探任務是刺探到小王子營地的準確位置,好直搗黃龍。 這是武宗的謀略,所以他才會這么重視明軍探馬部隊,然而兩次失敗使武宗有些信心動搖。 難道,大明軍隊真的再也難現當年在大漠追擊蒙古部落的場面了嗎? 就在武宗躊躇之際,劉通出現在了武宗的視野之內。 此時的劉通不過只是武宗身邊一個養馬的小兵,但劉通并非只是一個小兵,他精通兵法,因為劉瑾的關系,他能識字,并且查閱了大量的兵法,可以說是兵書在胸。 劉瑾對于這個胞弟也是刻意的安排,刻意安排他熟讀兵書,以便有朝一日能發揮所長。 原來劉瑾已經對劉通進行了投資,特意安排他去學習兵法,而劉通也是一點就通,他對兵法也是極有天分,可以說是對于兵法有著獨到的見解。 “皇上,我愿意推薦一人,可破都滿?!?/br> “哦?我大明軍中真的有這樣的人才?” 武宗聽劉瑾這么介紹頓時來了精神,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有關明軍的好消息了,更何況是可以打敗都滿的人才。 “你竟然認識這樣的人才,快,快帶他來見我!” 武宗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劉瑾口中所說的人才是誰了。 “這位是我的胞弟,劉通,劉通,還不跪拜皇上?!?/br> “劉通跪拜皇上!” 劉通? 看著眼前這位少年以及他的名字,武宗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劉瑾一定有關系,而且關系還不淺。 “劉瑾,劉通是你什么人?” “不瞞皇上,是臣的胞弟?!?/br> “呵,劉瑾,你這樣做算不算任人唯親???” 武宗冷笑了一聲。 武宗這聲冷笑讓劉瑾嚇了一跳,這罪名可大可小,如果扣下來,那就滿盤皆輸。 他之所在這時候引薦劉通就是為了讓劉通的真才實學能夠在武宗面前得以發揮,而并非完全出自私,因為這場戰爭也關系著武宗在朝野的威信和大明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