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衢州的書齋,她幾乎找了個便,一邊謄書一邊看,精神緊繃的連陳嘉言都看不下去了。 “裴汐,出去走走吧?!?/br> “算了,等我把這本書看完再說?!?/br> 裴汐頭也不抬,眼睛下面已經烏青一片,陳嘉言見狀,徑自起身抓住了裴汐的手腕將她拉了起來。 “你這樣不行的?!?/br> “那天的話你也都聽見了除了經史子集六藝,還有農工醫策屯田水利,這些都是需要平日里的累計?!?/br> “農和屯田我就不必說了,你我都是出身農戶這些都懂,但是醫術和治國之策,都需要摸索學習?!?/br> “治國之策重在民生,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萬萬行不通的?!?/br> “至于醫術,更是要去醫館觀察大夫如何治病,病人體征如何,這些都比書本來的有意義?!?/br> 陳嘉言抬眸看著裴汐,“經史子集一類的書,旁人都是自小習讀,你便是再聰慧,兩個月的時間也沒辦法追上旁人十年的功夫?!?/br> “所以裴汐,你若想考上麓山書院,必須從這些偏門學起?!?/br> -------------------- 作者有話要說: 咳,再次強調一遍,本文架空,架空!!! 勿考究,麓山書院的入學考核內容,還有女主的學習方法,一切都是為了劇情服務,請勿當真。 身體是革命都本錢,請大家一定要愛惜身體,少熬夜,養足了精神才能更好的學習喲。 第9章 何為正命 “人體分陰陽五行,五行相生相克,治病治根,需得抑強扶弱,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br> 裴汐聽了陳嘉言的話,終于不再抱著書堆里啃,找了家醫館幫忙打下手,一邊觀察著老大夫看診,一邊研究草藥。 老大夫也是個十分和善的人,閑下來就會跟裴汐講些入門的醫書,雖然只是皮毛,但對裴汐來說還是受益匪淺。 “其實醫術和做人一個道理,講求的是陰陽五行調和,中庸之道?!?/br> 陳嘉言在一旁抄書,并不會經常插話,有時候也會靜靜的聽,但他每次說完,裴汐都會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一旁的老大夫笑著點頭,“沒錯,醫術和做人是分不開的,有的人性子急,就容易肝火上行,水滿則溢,要瀉不能堵?!?/br> “如同水利,若水過多,則要開閘泄洪,否則容易沖垮整個大壩,造成水災?!?/br> 裴汐說的時候,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陳嘉言,陳嘉言笑著微微點頭,她眼中的光亮更盛。 若說一開始她來麓山書院讀書,只是為了想給自己掙一個更好的前程,如今她是真的喜歡了。 老大夫看著裴汐,目光透著一絲欣賞,“裴熙,你這么喜歡醫術,真不想當老夫的徒弟?” 聽了這話,裴汐微微收斂了笑容,看著老大夫搖了搖頭,目光堅定。 “我還是更想科舉?!?/br> “那你想科舉是為了什么呢?” 老大夫放下手中的藥材,看著裴汐道:“科舉是通途之道,可以惠及百姓,但為醫者,亦可救人?!?/br> “老夫看得出你很喜歡醫術,而且也十分聰慧,你與醫道有緣?!?/br> 裴汐仍舊搖頭,“您抬愛了,我不適合當醫者,因為我.....” “沒有醫德?!?/br> 像她這樣自私的人,絕對做不了一個為了救人可以豁出一切,她會考慮利弊。 在不將自己立于險地的情況下,她才會考慮別人,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她也一定會選擇有利于她的一方。 嚴暉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裴汐的話,聞言揚了揚眉。 “孟子有言: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br> 聽到身后的聲音,裴汐和陳嘉言扭頭看了過去,一旁的老大夫卻笑著招呼了一聲。 “老嚴,你這個時候怎么過來了?” “這幾天嗓子不舒服,叫你給我開點潤喉的藥?!?/br> 嚴暉說著,看向了裴汐,“我剛剛念的,你可能接的上?” 裴汐雖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誰,也不解其意,但仍舊答道: “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br> “沒錯,是這個話,你可知其正命與非正命的意思是什么?” 嚴暉看了眼裴汐,不著痕跡的看了眼一旁的陳嘉言,他已經觀察這兩個人很久了。 陳嘉言不用說,知識底蘊非常豐厚,要想考進麓山書院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出在裴熙身上。 不過裴熙雖然學識少,但這段時間都努力他也是看在眼里的,進步也是非???,記憶里超群,就這么十幾天的時間,背下來兩本醫書。 但裴熙讀書的心不正,嚴暉也能看得出來,功利心太強,這種人或許適合仕途,但做不得利國利民的好官。 這樣的人,或許真的不適合到麓山書院讀書。 “正命乃是道義之事,若明知危險,但若能犧牲一人救天下人,死得其所?!?/br> 一只沒說話的陳嘉言拉住了裴汐的手,上前了兩步,侃侃而談。 “非正命乃是不道義之事,行偷雞摸狗,天下所恥之事,即便僥幸留下一條命,亦非正命?!?/br> 嚴暉笑著點頭,“你的話倒也沒錯,只是我還是想聽這位小兄弟來說何為正命,何為非正命?” 裴汐微微皺眉,正要說什么,忽的外面響起了一道尖銳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