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不列顛戰役 第八十四章:沙龍(一)
大島浩有些發怔地看著遠處交談甚歡的中國使節和美國大使,他心里似乎有了一種感覺,那便是這個沙龍聚會不會像表面上看去的那么簡單,各國在沙龍聚會肯定還會有許多較量。 話說回來,自從1931年日本開始侵華之后,盡管中日兩國從始自終都沒有宣戰,但是中日兩國的確是處在交戰狀態。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后沒有停止侵略的腳步,在1937年又重啟戰端,戰爭打到1940年戰局也因為中國的抗戰和日本的資源、兵源等等的缺乏而陷入僵局。 日本是一島國,有著強烈的生存危機感,他們一直想要走出島國邁向世界,從當初的幕府時代到目前為止都堅信只有侵占了中國才能使日本有爭霸世界的實力。清廷時期的朝鮮戰爭和甲午之戰,現在民國的侵華戰爭,無一不是按照爭霸世界的部署在進行。 一戰時期,日本在英國的扶持成了亞洲第一強國,同時也成了亞洲第一個走向現代化的國家。日本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有所作為,選擇拿當時的清廷開刀,從清廷那里獲得了巨額的金錢,這樣一來也就變得更加不可一世,不但發兵青島更是接管了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太平洋的島嶼。 如果說一戰誰是最大的贏家,那么很多人會說是大發戰爭財的美國,其實他們都遺忘了另一個國家,那便是日本。日本不但在戰爭獲得了想要獲得國際地位和資金,甚至依靠戰爭的勝利培養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對于一個民族乃至于國家什么最重要?不是金錢也不是國際地位,是自信心!沒有自信心,哪怕再怎么有錢或者有國際地位最終都會失去,而有了自信心什么會沒有?! 日本人的自信心倒是充足了,而失去自信乃至于懷疑自己民族文化傳承的中國人也就不好過了。一片自卑和無奈的氣氛下,戰爭爆發后難免節節敗退,甚至有些酸儒站出來高喊“又是一個朝代更替,日本人算是五德之說的哪一德?”,可人家日本人才不管什么五德之說,該殺還是殺,該搶還是搶。慶幸的是日本人不鳥什么五德之說,不然還真不知道吳三桂和范文程這類的人多增加多少。所幸的是還有那么幾個人有骨氣站出來抵抗,不至于亡國。 戰爭是強強聯合的局面,英、法、加、奧等盟國毫無意外地結成聯盟,德、意、匈、羅、西、葡等軸心國也先后走到一起,世界也就變成了四大極。 所謂的世界四大極并不是荒謬的說法,在開戰后軸心國有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羅馬尼亞這六個國家,要說這六個國家里面有誰能夠拿得出手,那也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意大利,而意大利到是外表光鮮好看,其實也就是一廢物,比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兩個小國還不如。同盟國則是有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曼、不丹、南非、尼泊爾、伊拉克、也門,換句話來說盟國也就是英國和法國主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實力倒是還行,其它國家也就搖旗吶喊助威罷了。 四大極之中除了軸心國和盟國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其中一個便是一些已經參戰但卻沒有加入任何陣營的國家,他們分別是中國、日本、蘇聯、波羅的海三國、芬蘭,或許還要加上阿根廷、智利等小打小鬧的美洲國家。除此之外還有一幫國家躲在后面,其中作為代表的就是美國。 強強聯合或者弱小聯合都是生存的根本,這也就讓日本產生了一些聯想,日本雖然在亞洲橫行霸道但是拿到國際上根本連一根蔥都算不上,像是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或是德意志第三帝國要滅掉日本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只是一個離得較遠一個想滅被牽制了罷了。 由于一些原因,日本想要加入盟國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不是盟國不會吸納日本,而是日本想要打破老牌強國統治世界,這樣一來注定不會做考慮,那么日本也就只能想同樣是想打破老牌強國統治世界格局的軸心國。 以前阿道夫.希特勒還在的時候,日本加入軸心國一方并不是一廂情愿,拿德意日簽署的一個條約說事(條約名字就算了,不想再次被河蟹),三國本來也有聯合的意愿??墒悄?,斯達克一上臺什么都變了,原本會很輕松的事情到了斯達克上臺竟是變得一波三折。 大島浩再次一眼瞄過去,這下可好,剛剛還只是中美兩國大使,一會沒注意意大利的大使也湊過去了。他不禁懷疑現在不是日本占領中國大半國土,而是中國人已經登陸日本四島,以至于日本在國際上失去待見。 說句實話,大島浩知道美國佬為什么會突然看重中國人,不就是日本的強大威脅到了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嘛!他就是搞不懂一點,日本離歐洲那么遠,日本想占領也是占領朝鮮和中國,順帶再占領比如關島或是夏威夷群島什么的,美國忌憚是有理由的,但是德國佬干么要刻意疏遠呢? “大島先生,你怎么在這里呢?” “嗯???” 大島浩轉頭一看,這眉頭皺得更厲害了。 突然吭聲的不是別人,正是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在柏林的大使,名字那是老長老長的,不是那個什么“死雞”就是這個什么“懦夫”。唔……大使名字就叫米耶夫斯基,而這位“死雞”的好友,什么什么政治委員的喬布茲諾夫就在旁邊。一個死雞一個懦夫倒也是十分有趣了。 按理說,在遠東蘇維埃加盟共和國與日本在軍事上摩擦次數不小,死雞找誰聊天也不會找大島浩,可看死雞一臉的調侃,一想就沒什么好事。 果然……米耶夫斯基客套幾句后,字眼里面就沒有離開中國和美國,大侃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兩個國家在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要知道,美國近期有批準向華出售軍火的預案正在審查,通過的話……看來貴國和中國的僵持不會持續太久了?!?/br> 要說挑撥離間什么的也要靠天份,死雞同志的話雖然沒什么藝術性,可是死雞同志的話可說到點子上面了,惹來大島浩眉毛一陣顫動露出老大不爽的表情。 “貴國與德意志瓜分波蘭合作得十分愉快,雙方也劃出兩百里的非軍事區。但是在芬蘭上面,貴國和德意志嘛……”大島浩擠擠眼:“好像有些不愉快???” 德意志第三帝國向芬蘭出售軍火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新聞,除了蘇維埃加盟共和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兩國不愿意拉破臉拿到臺面上說話,世界上還有誰不清楚??? 米耶夫斯基無所謂的聳聳肩:“我國和德意志有著良好的合作歷史,從來沒有收到德意志向芬蘭出售軍火的消息。倒是貴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一直不怎么愉快?” 大島浩虛偽的笑了笑不打算搭話,國際關系從來都是亂七八糟,有利益的話國家與國家之間什么事情干不出來?他倒是懷疑死雞同志沒事靠過來干什么,冷著臉看死雞同志繼續表演。 “1934年期間,中國和德意志合作過不少項目,那個叫孔祥熙的家伙,也就是中國的財政部長。他與合步樓公司在廬山的牯嶺簽訂了一項協議,就是那個《中德原材料及農產品與工業及其他產品互換條約》,中國開始用鎢砂、錳砂等戰略性原料和農產品換取德意志的工業產品,尤其是軍需品?!?/br> 死雞同志的話題也不知道是怎么繞的,談完中國和美國又繞到以前德意志和中國的合作上面來。 “事實證明德意志對中國還是不錯的,那是一個完全平等的協議,雙方享有相同的權利的易貨貿易條約為中德雙方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你是日本人,不難看出那個協議對中國而言,它解決了中國政府因內戰和巨大預算赤字導致的無法向國際貸款的困境,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工業發展,也給中國軍隊的革新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至于德意志,條約簽署后,中國向德意志提供的原材料幾乎滿足了全部需求,使德意志幾乎不用在國際原材料市場采購其他任何產品?!?/br> 死雞同志看著大島浩越來越鐵青的臉似乎感到十分高興,他對著懦夫同志以嚕嘴“呵呵呵”笑了起來。 “在軍事上面,馮.塞克特將軍和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將軍先后擔任過中國的軍事顧問,貌似還為中國訓練了60個師?我聽說,在幾年前,現任的元首閣下還是軍隊的一名將軍時,元首閣下親自特批了一些軍事物資給了中國軍事。好像德意志打敗捷克斯洛伐克清繳上來的裝備?那可是能夠裝備上百個師的武器??!” 死雞同志發揮出了良好的口才,他說完又開始談起了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在遠東的軍事實力,有意無意地表達一些對關東軍的不屑。最后呢,他還能談談關于不列顛之戰的看法。 終于,被噴了一臉口水的大島浩忍不住了:“你到底想說什么?” 死雞同志心里一樂“看你還不急,你個日本猴子”,一改剛剛還滔滔不絕的模樣,笑呵呵看著大島浩就是死活不吭聲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