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不列顛戰役 第五十四章:集結(二)
不管德意志航空兵集結了多少飛機,英國人可以肯定是英吉利海峽的上空將被硝煙籠罩,不知道會有多少德英兩國的飛行員墜身大?!?/br> 似乎是在開戰之前,英國人得到的情報是,德國航空兵的飛機數量該是在4000上下,其中多為中近程機型。由于日耳曼人比較重視地空立體作戰,德國航空部隊對地支援機相對比較多一些,這樣一來那些對地支援的飛機基本上無法在不列顛之戰中發揮什么效用。 “我們的部隊在充分集結部隊后,開始以中型坦克為主要裝甲力量,結合各型火炮及摩托化步兵部隊,開始向維阿德方向運動。德國人將雄厚的裝甲力量進行了大膽的運用,大批4號坦克被德國人巧妙的布置到維阿德與埃特魯克之間廣袤的原野上,依托各種地形及植被的掩護,開始對我們皇家英軍部隊進行游獵。這種地面的狼群戰術在信心滿滿的我方部隊身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導致我們的部隊在前往維阿德的道路上不斷損失。而德國人時不時的組織一波又一波的機械化部隊反攻,使得我們的部隊對進攻維阿德的信心一再受挫。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強大壓力下,聯軍不得不將攻勢變為守勢?!?/br> 達蘇不太想去關心不列顛之戰,那對身在戰俘營的戰俘來說實在太遙不可及了。 根據德意志第三帝國自己公布的數據,從波蘭之戰起始,到法國之戰結束,德意志陸軍在戰場上損失了僅僅不到5000人,而正是用不到的傷亡作為代價,德意志第三帝國卻征服了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法國。 與之德意志第三帝國極小的傷亡比例做對比的是,波蘭數十幾萬軍隊,丹麥六萬多、挪威八萬多,法國的一百五十多萬軍隊,英國支援法國的四十八萬遠征軍部隊,乃至于比利時和荷蘭的近三十萬軍隊……這些訓練了好幾年的戰士不是倒在德軍的槍口下就是做了俘虜。 “由于大批坦克裝甲車輛在前往維阿德的途中被德國坦克擊毀。在埃特魯克布置防守火力時,大批火炮被安排到鎮外的預設陣地上并有不少被埋伏到距離鎮子比較遠的樹林中隱蔽待機……” 不得不承認,德意志第三帝國在進行的戰爭是盟國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新型的戰爭將作戰的速度推快了近百倍,勝負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戰爭的進程根本不同于盟國的元帥和將軍們所預料的那么久。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塹壕戰的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爆發之前,盟國的軍人們根本沒有預料到戰爭的進程會發生改變,他們依然天真的以為哪怕戰爭的過程會有變化也不會脫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模式,戰爭依然會是以步兵為主,相關的騎兵和裝甲部隊為助力,大量的炮兵為輔助。 事實上,按照達蘇所在寫的回憶錄就是盟軍忽視新型的戰爭方式應得的教訓。事實在向世界上所有的軍人們說明,錯誤的理解失去的不止是戰爭,還是數百萬軍人的生命! 在原有的歷史上,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用2000萬條軍人失去生命的代價才學會怎么去進行新型的戰爭,而對于英法等盟國來說,盟國沒有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那么廣袤的土地和人口去“浪費”,他們就是想學習“大胡子”藐視人命來學習作戰的方法也沒有那個本錢。 “正式接觸戰的第一天,那是一個有著一輪圓月的夜。德國人的裝甲部隊開始逼近埃特魯克。預先布置的炮兵陣地以及為數不多的中型、輕型坦克互相配合著開始攻擊前進中的德軍。這一場‘相對比較公平’的戰爭讓我們的坦克部隊終于有上場的機會。由于預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英軍的炮兵收到了很好的打擊效果,埃特魯克郊外的曠野中到處是冒著黑煙的坦克殘骸,而德軍優勢的裝甲力量,也使得英軍損失慘重,為數不多的坦克裝甲車部隊很快損失殆盡,而固定的炮兵陣地在失去了己方坦克的牽制掩護后,也被機動靈活的德軍裝甲部隊逐個殲滅?!?/br> “隨著戰斗的持續,時間逐漸從黑夜進入白天。在此期間,頑強的我軍動用了一切能夠得到的武器-反坦克炮、高射炮、槍榴彈、迫擊炮、甚至單兵炸藥和手雷-以試圖阻止德國人的攻勢。一時間,各種火器在黑夜中迸發出奪目的光芒,各種彈藥攜帶著曳光撲向自己的目標,黑暗中雙方的坦克及火炮被擊毀燃燒發出的光芒,照亮了埃特魯克附近的夜空?!?/br> “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實在太強悍了,隨著德國裝甲部隊的不斷推進,我們逐漸失去了鎮外的陣地以及重型火炮,戰線被德國人壓到了小鎮的邊緣。我們只能依靠手頭為數不多的小口徑反坦克炮以及防控炮布置在鎮內的巷道中。由于鎮上的戰車基地和步兵兵站緊鄰鎮邊,所以多數的反坦克火器被不設在這兩個重要據點的外圍。德國人也對自己的裝甲力量非常有信心。于是大批坦克開始出現英軍的視野中?!?/br> “德國坦克優異的防火和火力優勢在這樣的進攻中體現無疑:厚實的裝甲讓小口徑的火炮非常棘手,而大口徑的火炮則成了英國炮兵和步兵的噩夢。不久,鎮子外圍的最后一條戰線被德國人拿下,戰斗進入了最慘烈的階段:巷戰!” “第二天,白日。從前一天凌晨開始,德國步兵開始進入鎮子。而在失去了幾乎所有重火力的情況下,英軍做好了和德軍白刃見紅的準備。僅剩的幾門20—40口徑的防空炮被布置在了戰車基地圍墻內企圖給德國坦克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而步兵則分散進入了鎮中的各個建筑,準備給來犯的德國步兵以致命打擊!” “伴隨零星進入鎮中偵查的德國步兵被殺死,時間漸漸被推向了白天。大批德國步兵開始依托坦克開進艾特魯克。最慘烈的巷戰正式開始。失去友軍支援,失去空中支援,失去物質補給,留守的英軍除了士氣幾乎什么都沒剩下,德國人動用了之前在野戰中讓英軍頭疼不已的少量豹式坦克參與巷戰。這種恐怖的戰爭機器有著厚實的裝甲和威力驚人的75mm口徑坦克炮。鎮中的建筑在這種兇器的摧殘下很快支離破碎。原本安詳的小鎮此刻只剩殘垣斷壁和滾滾的硝煙?!?/br> “我們很努力了!英軍步兵穿行在廢墟中,向進入鎮中的德國士兵射擊。德軍首先把主攻方向指向了戰車基地。各型坦克火炮和傳統火炮將戰車基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火力覆蓋。殘存的英國裝甲力量在這樣的火力覆蓋下很快全部損失,英軍步兵開始進入陣地對闖入戰車基地的德國車輛進行爆破,不少士兵在沖向德國坦克的途中被機槍打死,而有機會靠近坦克的士兵門則把身上的炸藥安裝在坦克車體上,不少德國坦克在這樣的自殺式攻擊中被爆破,而更多犧牲的則是英國士兵?!?/br> “不久,在德國坦克配合步兵的攻擊下戰車基地的控制權易手,但是不少英軍依然依托戰車基地外圍稍高的建筑物向基地內的德軍發起攻擊。德國人在進站了戰車基地后幾乎一刻不停的損失著兵力。而英國人也悍不畏死的不斷向戰車基地發動反沖鋒企圖奪回這一重要據點?!?/br> “由于兵站離戰車基地只有一墻之隔,所以在圍攻戰車基地的同時,德國人也把不少火力點指向了步兵兵站。英軍士兵被迫冒著機槍和火炮的火力封鎖從兵站中沖到鎮子中去。鎮中建筑物在這之前幾乎已經被德軍的火炮毀壞殆盡。所以此刻的鎮子實際上是一片廢墟。英德兩國的士兵就在這片廢墟中展開殊死搏斗。 “由于補給不足,英國士兵主要以步槍兵為主,而準備充足的德國人有不少沖鋒槍和班用機槍。他們把班用機槍架設到鎮中殘存的制高點上。而沖鋒槍手則在機槍的火力范圍內開始搜索并掃蕩小鎮。英軍士兵埋伏在廢墟中伺機對出現在視野里的德軍發動致命一擊。有些英軍藏身已經被炸的只剩一面半墻的樓房的二層樓板上,依托一些縫隙或者窗口對德國人實施冷槍狙殺。而德國人則會呼叫坦克進行炮火清掃,往往一個英軍士兵只來得及開一槍就會被德國人的火炮撕成碎片?!薄?/br> “還有的士兵則埋伏在一層的廢墟中 等著德國士兵經過,有時落單的德軍會經過埋伏起來的英軍身旁,英軍士兵就趁機射殺,但是德軍并不是時刻落單 ,碰上三兩成群的士兵,英軍戰士在只能開出一槍的情況下先射殺一個敵人,然后就拔出刺刀或者拿出手雷沖向被驚得目瞪口呆的敵人。有一個英軍士兵在廢墟中前進的時候突然碰到了迎面而來的德軍,由于事出突然雙方都沒有充分瞄準于是雙雙射擊落空,兩人隨即展開殊死的白刃搏斗,此時經過的另一名英軍士兵用沖鋒槍幫助了白刃戰的英軍戰士。而就在這名沖鋒槍手剛剛走到廢墟曾經是門的位置時 一發50mm步兵炮的炮彈射了過來,rou搏的步槍手和幫忙的沖鋒槍手雙雙灰飛煙滅?!?/br> “英軍就是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頑強的與德國人進行著戰斗,隨著戰況越發激烈,屋子消耗速度也跟著加快。在應均為頑強堅守了兩天一夜之后,補給品告罄。失去了補給的英軍士兵不斷在戰斗中犧牲。當最后一聲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射擊聲伴隨著mp38沖鋒槍槍聲響起后,鎮子安靜了下來,最后一名英軍士兵用最后一顆子彈射殺了他臨死之前看到的一個德軍。至此,埃特魯克保衛戰以英軍全軍覆沒告終……”(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