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北方戰爭(27)
雖然德國最高統帥部勉強同意接受巴登親王麥克斯,這位素來以和平愿望而著稱的的自由派領導人出任首相,但到12月1日早上,他還沒有來得及組成一個新政府。 這天是欣策答應向威爾遜總統發出和平建議的日子,如果沒有一位正式的首相來簽署這個文件,這份文件的價值便不大。但是,有無正式首相對怒不可遏的魯登道夫來說關系卻不大。興登堡防線上的電報如雪片般飛來,到處都有部隊報告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的進攻消息,到處都是部隊要求增援或者要求立即撤退的請示。 他決定向柏林施加壓力,要它立即發出和平建議——不管誰簽署這個文件都可以。在電報中,他警告說,敵人隨時可能突破他的防線?;实墼谕饨徊康拇韺︳數堑婪蚴ダ碇堑恼撜{大為震驚,于是立即向柏林發了一份電報,敦促欣策無論如何要立即向威爾遜發出關于和平建議的電報,電報中不無挖苦地說道,這里的軍人看來“已完全慌了手腳”。 麥克斯親王出發前往柏林組建新政府,但他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才到達柏林。當他得知由于軍事局勢已無望,最高統帥部要求立即停戰時,他反而猶豫了。雖然他一直致力于和平,現在也愿意作出“重大讓步”,但如果協約國堅持要德國接受不光彩的條件的話,他就決心戰斗到死——不管他是怎么樣的和平分子,他首先是個德意志人,其次他是個王族,最后才是和平主義者。 “如果局勢象現在這么嚴重的話,”他說,“這種局面就再也不能用一個停戰建議來挽救,那樣做,我們必然會招致災難;倉促提出一項和平建議,尤其是倉促提出一項停戰建議,必然會在政治上造成災難性后果?!彼芙^在這樣一個文件上簽署自己的名字,并立即去見內閣辦公廳主任馮.貝格。他說,“停戰建議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我將不簽署這個文件?!?/br> 因此,他不能接受首相的職務。 “你當然不是我的候選人,”貝格憤怒地說,“但我沒有其他人選?!?/br> 說這個話的時候,貝格的口吻簡直就是威廉二世的腔調,但親王沒有計較這些。 “我并不懼怕犧牲,”親王激動地反駁,“但犧牲必須不是無謂的犧牲,如果我作為首相采取的第一個步驟是向敵人乞求和平,這種犧牲將是無謂的?!?/br> “為了挽救可以挽救的一切,我現在是不計較個人的榮辱的。沒有誰應被置于這樣的境地,沒有一個國家應當被置于這樣的境地?!?/br> “你瞧,”貝格打斷了他的話,“你太激動了!” “你應該用閣下……”親王終于發火了。 “首相閣下……” “我有充足的理由對我剛到時聽到的這些情況感到激動?!?nbsp;親王像一頭暴怒的雄獅,“我不是來做替罪羊的,我也不是懦夫,我可以堅持戰爭,堅持到底——如果柏林有巷戰,我將是永不投降的那幾個?!?/br> 麥克斯親王知道,他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離開柏林,要么組織政府,并開展反對和平建議的斗爭。他認為,他離開柏林將導致原政府副首相立即簽署這個文件。因此,他決定留下來擔任首相——不是為了簽字,恰恰相反,是為了拒絕讓別人簽字。 親王的堂兄——威廉二世的情緒非常消沉,但他仍然指望法國的流感能幫他的忙。不過,他必定同宮廷大臣一樣清楚,西部戰線隨時可能崩潰。那天晚上七點,皇帝及其隨行人員離開了斯帕,魯登道夫的強硬,讓他們見識了“獨裁者”的威力。 二十分鐘之后,最高統帥部收到欣策的電報,電報說:“新政府很可能將于今晚組成。因此,和平建議也能夠在今晚發出。軍事形勢是向那些失去理智的和傲慢的黨派施加壓力的最強有力的手段?!?/br> 欣策是抱著幻想發出上面那封電報的,他希望“失去理智的和傲慢的”麥克斯親王將簽署關于和平建議的文件。他的電報使魯登道夫精神為之一振。他立即任命了一個停戰委員會,然后要求外交部盡快告訴他將向威爾遜發出和平建議的確切時間。魯登道夫在午夜給欣策去的一份電報明顯地說明他的歇斯底里越來越強烈了。電報說,陸軍四十八個小時都堅持不了了。他再次請求外交大臣“最緊急地作出一切努力使和平建議以最快的方式發出去”,他堅持說,一切都“取決于和平建議能否于12月2日或至遲于3日清晨送到協約國的手中”。 在發出這封歇斯底里的電報后不久,魯登道夫又親自打電話給外交部的軍代表漢斯.馮.黑夫滕上校,要他把麥克斯親王從床上叫起來,以便他能簽署這個照會。黑夫滕答復說,他至多只能在早上去見親王,但他懷疑在新政府實際組成之前親王是否會簽署這個文件。 12月2日上午八時,馮.黑夫滕來到了麥克斯親王的住所,如預計的那樣,親王拒絕簽字,接著便開始了組建聯合政府的工作。整個上午,魯登道夫一直在施加壓力。他甚至指使他在柏林的密使希爾馬爾.馮.德姆.布舍少校召集所有政黨的代表,向他們透露軍事上面臨崩潰的真實詳情。魯登道夫生平第一次打算對文職領導人采取完全誠實的態度,但他所以要這樣做僅僅是因為他迫切需要立即停戰。布舍透露的情況使這些人臉色蒼白,癱了下來。 改良派領導人、社會民主黨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聽后“面無血色,目瞪口呆”。民族自由黨議員古斯塔夫.斯特雷澤曼“看上去好象當頭挨了一棒”,這位普魯士大臣說道,“現在可做的只有一件事,即用子彈打穿自己的腦袋?!?/br> 麥克斯親王茫然不知所措,他不知道魯登道夫的小動作,他一直腔調——“在此以前,國內戰線一直沒有崩潰。這條戰線所以能團結一致是由于戰場上的兩名指揮官作出了強有力的暗示。這個暗示就是:‘你們必須頂??!萬萬不能屈服!’現在,恐慌的情緒已遍及全國人民?!?/br> 緊接著,皇帝和興登堡到了柏林。下午三時,麥克斯親王及其助手同興登堡舉行了首次會議。興登堡走進會議室后神態和言談還算沉穩,以至于親王產生了錯覺,認為對方是反對停戰的。 但是,陸軍元帥開口說話之后,他猶如被當頭一棒——“在我向敵人求和之前請給我十天、八天或甚至四天的考慮時間吧?!?/br> 這番話表明他是贊成魯登道夫的立場的,只是,沒有像魯登道夫這么急——因為,哪怕興登堡防線崩潰,德國本土對協約國而言仍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而之所以興登堡的表態和魯登道夫的表態出現微弱的差異,并不是他和魯登道夫的認識不同,恰恰相反,在魯登道夫調動預備軍團后,千瘡百孔的興登堡防線勉強擋住了協約國的進攻。 親王把興登堡拉到一邊,偷偷地問他前方的局勢是否惡化到真的需要采取倉猝求和的程度時。興登堡的答復明確多了——“我們到目前為止頂住了這次進攻。我預計在一周內敵人會發動一次新的大規模進攻。我無法保證不會出現災難性的局面?!边@句難以出口的話剛一說出來,他就糾正道,“……或至少是最嚴重的后果?!?/br> 皇帝裝著以輕松的心情同所有的人打著招呼?!鞍?!柏林處于多么緊張的精神狀態之中!”但在麥克斯親王說他仍然反對提出和平建議時,威廉二世厲聲地打斷了他的話,“最高統帥部認為這是必要的,”他腔調了一句,“叫你到這兒來不是讓你給最高統帥部制造困難?!?/br> 親王的心幾乎都在滴血,他處心積慮維護的,甚至背叛一貫以來的和平理念而勉強著手的反對,居然被霍亨索倫家族的統治者所如此蔑視。 但他不會和威廉二世吵架,而且,根據憲法,哪怕是威廉二世也沒有辦法強迫首相簽字。于是,他再次對興登堡說,立即提出?;鸾ㄗh不僅無效和危險,而且會被全世界看成是德國人認輸了?!靶抡诖龠M和平事業方面的所有積極作用將在和平建議所產生的轟動中喪失殆盡?!彼ㄗh采取折中辦法——即在他的首次演說中宣布這場戰爭的新的目標,這些目標將同威爾遜的十四點方案保持一致。 這表面上看是向陸軍讓步了一大截,但實際上,還是拖延戰術——親王不允許自己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一位在沒有取得勝利、反而被迫簽字求和的首相——盡管,他如此地愛好和平,但絕不是不顧名譽的盲目追求。 然而,這個可能性已經非常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