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北風計劃(6)
兩軍對壘的關鍵時刻,最忌士氣浮動,冷兵器時代如此,熱兵器時代仍然如此,日軍士兵聽不懂對面國防軍在吶喊些什么,但從話語中透露出的精神氣上來判斷,足以猜個分曉。 從一方面來說,是士兵對于敵人的天然覺悟,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因為日本民眾在開了民智之后的朦朧理解,士兵有知識和文化當然是好事,可以大大提高對于作戰命令和戰場態勢的理解力,可反過來也提高了對于局勢優劣的理解力。 仙波苦笑著搖頭,岡市的胸中仿佛有一口血郁積著要噴出來似的…… “殺給給!”面對這樣的當口,任何辯解和鼓動都是無濟于事的,還是直截了當的沖鋒最為便捷。 清川支隊一馬當先沖在前面,但如果以為他們只是直來直去的莽夫,則太瞧輕這支部隊了,只見他們挾裹在大隊沖鋒的日軍黃螞蟻中,時而臥倒,時而匍匐前進,時而跳躍躲避,論戰術素養,比周邊日軍高了不止一個檔子,而且還能夠在保持散兵線的前提下保持著建制的完整和必要的聯絡。 這確實是一支精兵,就是李杜亦不敢過于掉以輕心,要知道,進攻時最難的不是勇往直前,而是保持完整的隊列和陣形,特別是在敵人火力嚴密封鎖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隊伍不亂、人心不散,這才是戰斗力的精髓。國防軍為什么一直強調守勢,秦時竹為什么一直強調用防御來消滅進攻,就是對國防軍這種弱點的洞悉——中國不缺勇敢的士兵,甚至于,在擁有遼陽實業和穿越優勢后也不缺裝備和后勤補給,但有一點是極其缺乏的,那便是有經驗的的低級軍官。 日軍中正兒八經從士官學校畢業的年輕軍官,到現在位置不過就是一個少尉、中尉罷了,而同期畢業的中國士官生,此時已經有不少做到了少將、中將,少校、中校則是一抓一大把,中國學生聰明一些、勤奮一些是可以肯定的,但不會有如此巨大的優勢,當整個日本士官學校的人力資源優勢發揮出來后,在基層軍官的帶兵能力上日本就高出一大截。 而像清川支隊這樣的變態部隊,更是老兵油子的聚集地,只見他們雖然在人流中時隱時沒,路線變化也是詭異多端,但方向卻是異常明確的。 前面的激戰已經開始得如火如荼,一隊又一隊的日軍吶喊著沖殺前進,妄圖用rou彈開道,再創203高地的輝煌。迎接他們的只有一排排密集的步槍彈和如雨點般落下的機槍火力。雙方的火炮,此時為了避免誤傷,都已經開始各自延伸。只是,國防軍的炮群一直無法隔斷日軍的增援——特別是這種戰場彈幕和彈片橫飛的局面,更是難不倒清川支隊。 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在日軍不要命的反復沖擊之下,國防軍的陣地也是漏洞百出、四處冒火,雖然一個士兵倒下馬上又會有新的士兵接替崗位,但這種連續作戰的疲乏和心里震撼卻是難以避免的。 鬼子的沖鋒一次比一次近,沖上來的人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還有敢死隊身背炸藥,沖向碉堡或者戰壕與國防軍同歸于盡的。 每一處碉堡的炸毀或者戰壕的崩塌,都削弱了國防軍的防御力,降低了正面迎敵的能力,特別是戰壕的崩坍不僅會將士兵埋在土里,而且還隔斷了永久火力點之間的聯系,使得機動作戰,彈性防御的發揮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到了這個時候,國防軍的士兵們只能被迫各自為戰了,援兵雖然還在上來,但要么增援這里,要么增援那里,已經不能像巡防隊那樣四處撲滅火勢了。 在日軍重點攻擊的正面處,國防軍的防御搖搖欲墜,岡市看得分外清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這方的進攻能力也到了筋疲力盡的地步了,連續8次沖鋒,不僅耗盡了為數不多的戰斗兵源,更留下了一具具尸體。戰死者少時,可以激發后來者同仇敵愾的氣氛,一旦過多,則會令人膽寒,反倒會抑制士氣,前線那一片片的日軍尸體,已經被血染得通紅的雪層,無一不在訴說血戰的代價。 李杜也是眉頭緊鎖,北風計劃是如期發動了,他也預料到了日軍會不顧一切地進軍,但像這么兇殘的車輪戰法,純粹用人命去填的戰術,他的估計確實不足。還真是小看了岡市這個老小子,居然能整出這么多辦法來,另外也對日軍超強的動員能力和持久力大大贊美了一番。 機會來了! 岡市大喜,他分明看見,隱藏在第二梯隊中,基本上未受大損失的清川支隊開始加速前行了。剛才的盤桓,一方面讓清川支隊有了聚集人員,休息片刻補充體力的時機,另一方面也便于清川支隊支隊長迅速找到弱點和缺口,一鼓作氣拿下這個薄弱環節。 “鴨血給給!” 幾百個日軍清川支隊士兵的眼神里投射出如癲如狂的兇光來,要出陣了,氣勢上不能輸,行動上更不能輸! 呀!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清川支隊迅速抵到了國防軍的下腹部,刀尖還在一點一滴地前進。李杜也分外關注此處的戰事,一看清川支隊的旗幟亮了起來,立即就捕捉到了。 “弟兄們,殺害副師長的日軍來了,給我殺個片甲不留?!?/br> “殺!給張副師長報仇!”兩營官兵的胸膛中,亦激起了前所未有的血性。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更何況是日軍這樣與中國軍民有血海深仇的部隊呢?清川支隊固然是日本兩次戰爭戰歿者的遺孤,而遼陽營也好,新民營也罷,9成以上都是土生土長的遼人,父祖受過日軍荼毒戕害的絕非少數,很多人便直接就與鬼子有不共戴天的殺夫殺母之仇,現在殺來,正是新賬老賬一起算。 防御線上的重要一環終于被清川支隊沖垮了。在越來越支離破碎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廝殺和吶喊,到處都是仇恨與沖突。 果然不出所料,清川支隊在付出30余人的代價后,打開了國防軍防線的缺口,并且趁隙進入,一方面擴張占領區,另一方面則還想追擊那些潰退的國防軍將士。 好哇,找你找不到,現在偏要往槍口上撞,還真是邪門了。兩營本來是一前一后依次前行的,聽說缺口已經打開,日軍已經進入,正在追殺和擴大缺口,兩部立即分清輕重緩急,開始了針尖對麥芒的斗爭。 短兵相接,分外眼紅。 日軍原本還想用白刃戰來消滅國防軍,可兩營哪里肯給他們這個機會,立即就是排槍驅退沖在最前面的日軍官長。更要命的是,雖然兩營不主張和日軍進行白刃戰,但顯然不想就這么輕易放過日軍,而是一直緊緊黏住——無他,沖鋒槍爾。 面對對面如瓢潑般的子彈,清川支隊也有點慌了手腳,這是什么部隊,什么戰術?有什么樣的武器能保持如此長時間的連續射擊? 數萬人的遼陽軍,也就兩營因為情況特殊,和總統衛隊一起裝備了沖鋒槍,現在拿出來檢驗實戰,效果果真是分外不差,密集的彈雨逼迫日軍節節后退,便是清川支隊戰力再強悍,在強大的火力面前仍然不敢怠慢。 這可就苦了在遠處觀戰的岡市等人,國防軍用什么武器,他們看不到,也看不明白,但整個態勢卻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國防軍增援部隊節節前進,本方步步敗退,好不容易剛才打開的缺口,連氣都還沒透出,又讓國防軍給封鎖上了。 聞名已久的遺孤也不過如此啊,仁田在心里感慨——覺得當時在前哨陣地上被國防軍頂了許久非常沒有面子,可現在橫豎上下一對比,恐怕第三師團也是徒有其名吧? “援兵,援兵!”仙波太郎揮舞著拳頭,給眾人下了一道死命令,“沖鋒!”因為,剛才清川支隊的挫敗已經讓岡市陷入了沉思,若再是不接應,不救援,則清川支隊也完了——別人無所謂,我素來就依靠清川支隊辦事,怎么能如此不通融呢? 果然,對于仙波的提議,其余幾個也是欣然同意的,開什么玩笑,為了這個缺口,各部都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好不容易讓清川支隊上去打開了缺口,原來的犧牲不是白費了么? 岡市的眼睛變得通紅,顯然被各人的情緒感染到了,他忽地抽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指揮刀,歇斯底里地喊起來:“陸軍成敗,在此一舉,諸君要勉力向前!”意思要殺上戰場去了! 這可當真是晴天霹靂!陸相親自上戰場沖鋒?除了乃木軍神原來準備抬棺沖擊203高地外,已經多少年沒有這樣的瘋狂了? 陸相沖了,幾個師團長能不沖? 可他們的腦殼還沒有完全壞掉——這是哪門子的事情,讓中將沖鋒?日本死絕了嘛? 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大谷的聲音從聽筒里傳來,清清楚楚:“閣下,撤退吧,軍列安排好了……”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