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雷區密布
加藤剛才忙著逃命,顧不上“石見”號,現在一聽這話,立即把望遠鏡抬起來觀察,情況比聯絡官說的還要糟糕,“石見”號不僅速度下降,甲板等處還冒出了濃煙,更要命的是艦體已向左側傾斜了10°左右——雖然有軍官指揮堵漏,但倉促間出現的大窟窿哪是這么容易堵上的,1500多噸海水毫不客氣地造成這一后果。 “嘩”、“啪”又是一發德軍大口徑炮彈落在海中,高高涌起的水柱雖然沒有造成實質性損害,但卻用不容置疑的態度提醒加藤——你還遠沒有脫離危險! “八嘎”加藤的一張臉漲紅成豬肝色,他清楚地知道“石見”作為日俄戰爭時期的老艦,無論防御力還是機動力都呈現老態龍鐘之勢,德軍的這輪打擊可真是要了石見的老命。 “各艦釋放煙幕,掩護石見撤離……” 海上的煙霧頓時從各艦釋放開來,雖然它們自身也還沒有脫離危險,但是都硬著頭皮貫徹指示,由于日英艦隊已抵達了德軍岸炮射程的較遠處,德軍能夠直接打擊到的火炮數量減少了許多,很多炮彈只能遠遠的落在前面,激起驚天的水柱而無法造成有效殺傷,即便偶爾有幾發炮彈能夠打到,也是數量極少,不構成致命威脅。當然,此時日英艦隊也無法用火力對德軍進行報復,只能用煙幕來掩飾自身的行為。 石見號用極為緩慢的速度,慢慢接近本方大部隊,那付顫顫巍巍、左搖右晃的架勢,真是有點讓人擔心它直接在海上散架或沉沒,海水還在不斷地通過缺口涌入艦體,到這個時候,由于海水在內艙本身的流動性,艦體已大致恢復了平衡,但任何有經驗的水手都看的出來,石見還在緩緩地下沉,水線已經比戰斗打響時下去了好幾米,就像一個已經被水淹到喉嚨口,即將被淹死而垂死掙扎的人。 “司令官,石見號發來信號,已基本脫離危險區域,但由于缺口一直無法堵上,海水還在不斷涌入,可能……” “棄艦……然后讓驅逐艦用魚雷擊沉?!奔犹倜嫔F青地發布命令,因為他清楚看到,石見的船頭已經開始向下傾斜,這是艦體沉沒的先兆,此時再不棄艦,艦體很有可能加速下沉,那時人員很可能逃不出來,特別是快速下沉時產生的漩渦,會要掉那些水手的性命。 隨著石見號上船員陸續地轉移,石見沉沒的速度開始有些減緩,但德軍也通過飛艇觀察到了該艦的異樣,將全部火力都傾斜而出,石見所處的區域籠罩在一片水柱之中,不時有四散飛揚的彈片擊中正在撤離的日軍官兵。 目睹這一場景,加藤感覺深深的恥辱,被德軍擊沉一艘日俄戰爭時期的舊軍艦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甚至這樣沉沒了也算死得其所,可以建造更新式、火力更強大的軍艦來彌補。但今天的戰術算是徹頭徹尾失敗了,從德軍如此密集而又有效的回擊來看,先前的壓制性攻擊根本就沒有起到效果,更重要的是,這在實踐上驗證了從海上進攻炮臺計劃的失敗。 該怎么辦呢?加藤在司令塔里焦急地轉圈,忽然聽到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再看見周圍一片目瞪口呆的眼光,他情知不妙,連忙抓起望遠鏡來看,只見石見號整體籠罩在大火和煙霧中,整個艦體似乎已經斷成兩截在快速下沉,許多水手在水中拼命向外劃,要是落在哪個漩渦坑里,饒你是天王老子都出不了。 “混蛋,誰讓驅逐艦這么快釋放魚雷的?艦員還沒有離……” “報告司令官……”身邊的參謀猶豫了一下,“不是魚雷造成的,似乎是敵人的炮彈擊中了火藥庫,然后……” “全體撤退,留下驅逐艦收留幸存者?!?/br> 雖然日英聯合艦隊只留下驅逐艦斷后并收容落水水兵,但德軍方面也并無出海追擊的意思,在片刻之后,德日兩方便脫離接觸,剛才還硝煙彌漫的戰場頓時陷入一片寂靜。石見號整體沉沒后,整個海面上空蕩蕩的,甚至看不出有多少異樣。 戰況統計表明,德軍獲得全勝,雖然承受了日英聯合艦隊上百門大口徑艦炮的打擊,但整個對海炮臺群并沒有受到什么考驗,大部分不是距離炮臺太近就是太遠,即便有那么幾發擊中了炮臺,也被厚達數米的鋼筋混凝土給彈了開去,絲毫沒有造成什么影響。整個交戰過程中德軍只有2人負傷,這還是被到處橫飛的炮彈片給擊中的,算是無意損失。反觀日軍,損失就要大得多,石見號被德軍擊沉,雖然這是一艘老艦,但畢竟是戰列艦被擊沉,對士氣影響很大,在激烈的炮戰和隨后發生的大爆炸中,石見號上的水兵死亡的近40,負重傷的超過20人,其余100人或多或少都帶著輕傷。其余諸艦和人員也有不少損傷,當加藤看見死亡67人,失蹤3人,負傷209人,擊沉一艘,被輕創3艘、微創3艘的戰況統計報告后,脖子上青筋暴跳,一張臉漲成豬肝色。 “八嘎……”加藤心里很清楚,這一仗算是自己徹底打輸了,損失一艘老艦并不值得心疼的,但整個過程卻毫不掩飾地告訴眾人,這種進攻套路和作戰思想是完全行不通的,再次執行只能導致更大的損失和被動,切實到了改弦易轍的時候了。 “諸位有什么好的意見?” “我認為應該改變進攻方向和守法,動用聯合艦隊主力掩護陸軍登陸,然后用步兵從側翼包圍獨軍各個炮臺……” “問題是青島附近登陸場都在獨軍對陸炮臺的火力范圍內,強行登陸恐怕傷亡不??;而避開這些炮臺而又適合登陸的場所又都是支那軍隊的‘演習’地,我擔心……” “不必擔心,立即向支那軍隊發出通牒,限令他們在12小時內撤走,否則承擔一切后果?!?/br> …… “后撤?否則承擔一切后果?”夏海強在指揮所里冷笑數聲,“立即按甲號方案準備!” “看來小鬼子在德國人身上吃了虧,想來我們這邊撈一把,想得倒美!要不要給他們來個下馬威?” “不必了,讓他們先得意會吧,看看究竟是誰承擔一切后果?!?/br> 天又重新放晴,加藤已在艦隊上接到了手下的匯報——中國人的口氣很強硬,甚至還威脅讓我們承擔一切后果,不過,這充其量是支那人的虛張聲勢罷了,昨天深夜,支那軍隊陣地上動靜很大,可以清楚地判明部隊在調防和準備撤退,今天拂曉偵察的結果也顯示,我軍擬登陸的灘頭附近已無支那軍隊。 “很好!”加藤和一干高級軍官露出了微笑,中國老話說得不錯,柿子一定要挑軟的捏! 嶗山灣北部,日英聯合艦隊又是黑壓壓的一片云集,很多艦艇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昨日交火的痕跡,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強威懾力,這些艦艇被迫“帶傷上陣”,加藤已許諾手下,一旦登陸完畢,準許受損艦艇立即返回大連進行維修。 德軍的偵察機在日英艦隊的頭頂盤旋,但加藤等人壓根不予理會,這早就脫離了德軍對海炮臺的射擊范圍,根本就不怕偵察。望著登陸部隊越來越接近灘頭的情景,加藤嘴角邊浮現起一絲得意,滿腦子都是幻想如何在登陸后用最短的時間拿下青島,完成這一功績后才能讓他在仕途上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司令官閣下,前導艦發來信號,灘頭無異樣,請求允許登陸!” “好,可以登陸?!奔犹俜怕暣笮?,“膽小如鼠的支那軍隊果然撤退了!” 在旗艦明確的命令指揮下,一艘艘滿載著陸軍士兵和裝備的淺水艦艇朝灘頭駛去,這一片灘頭地勢開闊、地形平坦,灘頭正對的海域水也不淺,正值漲小潮的時候,淺水艦艇一直能把人員輸送到距離灘頭30米左右的敵方。 日軍士兵手提步槍,哇啦哇啦地跳出小船,血紅的膏藥旗在日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激,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英軍在第一批登陸部隊中也派出了自己的人選,雖然人數不多,但碩大的米字旗依然清晰可辨。 遠處的隱蔽處,各種鈴聲、電報聲響個不停,負責監視灘頭的部隊早已嚴陣以待,國防軍賈豐沛少校作為最受夏海強賞識的幾個年輕軍官之一,手中一直用望遠鏡在觀察?!皥蟾鏍I長,敵人已經上來了,人數約在300左右,目前已經推進到距離第一道防線約400米的地方?!?/br> “很好,繼續監視,不可輕舉妄動,這只是敵人的先頭部隊!” 果然,已登陸的敵軍呈散兵陣形散開,充滿警惕的四處張望,剛才還云集灘頭的人頭一下子就分了開來,望著國防軍原先修筑的戰壕和簡易工事,這幫家伙哈哈大笑,甚至還有人從褲襠里掏出家伙尿上一泡。 “看你能猖狂到何時?”賈豐沛握緊了拳頭,但依舊沒有下達任何出擊的命令,整個伏擊陣地上靜悄悄的,仿佛國防軍真的遁走一般。 上岸的的確是先頭部隊,在他們陸陸續續向前進發且沒有遭遇什么危險后,同行的聯絡軍曹掏出旗幟,在灘頭上上下揮舞,告知后續部隊加速登陸。 “來了?!辟Z豐沛在望遠鏡里看得真切,“魚兒這么快就上鉤了!” 果然,在聯絡軍曹“平安無事、抓緊登陸”的指示下,大批登陸艦艇開始涌來,身材矮小的日本兵踩著及膝深的水、排著密集的隊形,跑步沖向灘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迎接自己的死亡。 國防軍在進行抗登陸準備時,事先以“演習”為名在青島附近灘頭布置了大量的雷區并用顯著的標識予以標注,當時布置時有一個總的指導原則,凡是適宜登陸的地點都要布上足夠的地雷,而且要多種型號、多種類型的地雷一起布。當然,夏海強在指示布雷時早就留了個心眼,公開標識的雷區未必就是真正的雷區,真實而又完整的雷區分布圖只有三份,全部列為最高機密看守起來,各防御陣地指揮官手中只有本單位正面的分布圖是完整而又有效的。就是這樣一個迷魂陣,前線部隊還別出心裁地弄出了很多文章,借著大雨、臺風的機會,原本已模糊不清的指示牌變得更加糊涂并且歪歪斜斜地插在地里,風刮過來搖搖欲墜,誰知道什么時候會被埋在土里。附近百姓倒是知道厲害,都是遠遠遁開,鬼子哪里曉得其中詳細,稀里糊涂就撲了上來。 作為歷史上日軍登陸的主戰區,嶗山灣附近的灘頭是國防軍用力最深、雷區最為發達的區域,完全是布好了陷阱等待獵物的上鉤。雷區的布置很有意思,最靠近灘頭陣地的開闊沙地埋的是炸藥和電擊發地雷,沒有手工引發是絕對不會爆炸的,人稱一號雷區,優點是方便、可控、布置密集、威力大、不會誤傷,缺點是造價不菲、埋設也頗費周折。其次是二號雷區,布置的各種各樣的絆發、壓發、連鎖地雷區,密度稍小,但因分布面積大,絕對數量不小,對于二號雷區的地雷,國防軍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火藥分量都調整過,全部是那種只能炸傷而無法把人炸死的家伙,用夏海強的話說“炸死一個鬼子太便宜他了,一定要炸成缺胳膊少腿的傷員,一來可以牽制至少兩個健康的敵軍,二來戰爭結束后也能給敵人背上包袱——看這些家伙救活后怎么活下去?”從效費比上說,這也是最為狠毒的損招——死人大不了火化后送入靖國神社、日本政府用不著賠償很多的撫恤金,但如果是傷員一定會積極救治,那些藥物可是價值不菲,傷愈后喪失勞動力的老兵還要政府一直贍養,估計一個傷員付出的代價等于三個死人的代價。三號雷區的地雷密度更小,且以詭雷為主,為的是在對方已脆弱的心理上再次施加壓力,用恐慌、懷疑情緒來最大限度地阻滯敵軍推進的速度。(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