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外交戰場
三次革命結束后,英國政府為了應付歐戰局面,指示朱爾典加快與中國接觸,為大英帝國的遠東政策尋求一個體面的轉折。唐紹儀作為秦時竹的政治顧問,已先期會見了朱爾典,一方面對英國方面在三次革命中的“中立”立場表示“感謝”,另一方面則探討中英建交的可能性。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朱爾典頗為尷尬地接受了這種廉價的“感謝”,在中英關系上,他一再受到來自倫敦的壓力,這個老資格的外交官由于在華決策上的一系列失誤,已引起了英國外交部內不少人的反感和指責。雖然外交大臣格雷爵士繼續信任他,但也在私人信件中善意地提醒他在對華關系上做出成績來。號稱中國通的朱爾典雖然在一系列決策上都有失誤,但這并不表明他不了解中國社會和遠東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他的政治智慧和遠見是大英帝國外交界中少有的。他看出了秦時竹上臺以后中國政府的日益強勢,這種強勢他認為是對英國政府在華利益的巨大威脅,為了避免任何有可能的動蕩和不安,他選擇了對抗。雖然都失敗了,但很難說朱爾典有什么漏洞。三次革命完全是秦時竹利用歷史先知先覺的能力取得的成果,如果換一個時機,英國沒有陷身于歐戰,則他只要在遠東稍微發力,南北對峙乃至分裂的局面就有可能上演,真實的歷史時空不正是如此么? 至于歐戰的爆發,朱爾典也有一層隱隱約約的擔心,他清楚地知道中德關系遠較中英關系來得親密,在歐洲陷入你死我活的戰爭之際,保不準德國會使出什么手段來拉攏中國。中俄關系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朱爾典深知兩者之間其實比中英關系還要嚴峻的多,中英不和歸不和,刀兵相見的可能并不大,但中俄之間萬一來個擦槍走火,對于協約國卻是不小的影響。甚至于中國不用動手,只要東北方面的部隊稍微調動一下,對俄國的遠東形成威懾,這就能牽制不少的俄國兵力,而這是急于讓俄國投入每一個士兵到歐洲戰場的英國所不能容忍的。即便中俄之間沒有進入戰爭狀態,中國如果封鎖對俄物資的輸入也讓人難以承受。 這些天除歐洲局勢外,朱爾典還分外關注交易所的信息,交易所的投機客永遠是政治信息最敏感的晴雨表,在主要貨幣市場上,黃金價格自然是一片暴漲,幾乎每個國家的貨幣對于黃金價格都出現了下跌,當然中國、日本和美國這三國由于沒有卷入戰爭,其貶值程度并不大,華元反而因為中央政府成功地控制了局勢、結束了三次革命而有大幅度的上漲。受德軍攻克列日要塞、進抵法比邊境消息刺激,比利時法郎貶得一塌糊涂,而法國法郎也出現了近7%的下跌,拖累英鎊、盧布等關聯國家貨幣的下跌。雖然英鎊、法郎、日元和美元是交易所交易的最大品種,但有心的朱爾典發現,近期盧布的交易量卻一直在加大,而且不管什么動靜都是下跌。雖然沒有任何證據指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中央銀行,但擁有這么大筆數額的外匯只有政府才有可能。這說明中國方面對于盧布和俄國的局勢不看好,反過來也說明中國方面并不把俄國當回事。 當然,英國還可以指望日本限制中國,但無論日本能否限制住中國,日本本身對利益的貪婪都注定不是大英帝國所樂見其成的,況且日本和俄國之間也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強化日本勢力更可能造成俄國方面的反彈。前幾天聽說德國民眾因為誤信日本對俄宣戰而紛紛到柏林的日本駐德大使館獻花,雖然只是謠言,但充分說明了在兩大集團繃緊發條的前提下,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能讓整個局勢發生逆轉。中德關于青島問題上的秘密交涉朱爾典已聽到了一絲風聲,他也明白日本這個“盟友”對于青島的野心和渴望。如果單是青島,英國完全可以將其讓給日本,但如果其他也要呢?大英帝國畢竟還沒有到這個份上,即為了打贏在歐洲的戰爭而將他在遠東和太平洋的利益拱手相讓,至少在殖民情節嚴重的朱爾典心里這并不是劃算的買賣。 如果能換取中國的諒解并確保英國在華利益,朱爾典不會拒絕中國收回青島的,至少這是一個不錯的交易砝碼不是?說來唐紹儀也是朱爾典的舊相識,秦時竹派遣他出來談判,本身也說明了誠意所在。政客和外交官是最善于遺忘過去的,前些日子還劍拔弩張的中英關系到了倆人會見的時候卻似乎顯得比任何時候都友好。 在考慮大英帝國遠東利益的問題上有兩派分歧,朱爾典代表了其中一派,即認為中國新政府的崛起和日漸強勢雖然對英國的在華利益不利,但還是處于可以控制的局勢當中。在可預見的將來,日本不僅在國力上遠遠大于中國,而且其野心和貪婪程度也不是中國可以望其項背的。中國的著眼點,在于收復一些象征意味更濃的權利,以昭示新政權和前代政權之間的不同性,老練的朱爾典將其概括為中國人一貫的“追求面子”的舉動,拋開各自的立場不論,朱爾典有時也認為中國政府的某些舉動是可以讓人理解的。但日本不一樣,日本是為了攫取更大的權益,甚至是希望獨占在華利益。如果將這頭餓狼釋放出來,雖然從短期上看強化了英國在華的發言權,但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英國在華權益的逐步喪失,說不定日本什么時候還會反噬。這倒是高瞻遠矚的洞察力,在真實歷史上,日本的的確確是按照這個思路做的。 另一派則以在倫敦的官僚老爺為代表,他們對于遠東的情形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只知道整天念叨英德矛盾,大英帝國利益受損,他們壓根不知道每個殖民地的具體情形,更何況中國還不是殖民地呢?他們的目光牢牢地被吸引在歐洲上面,認為犧牲一些遠東的利益來換取日本對于英國在歐洲問題上的支持是完全值得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玩火自焚的后果。不幸的是,這種人物無論在聲音還是力量上都不是朱爾典這種負責具體事務的外交官員可以相提并論的,8月8日,在這批人物的推動下,英國政府向日本遞交照會,援引英日同盟盟約,要求日本派出海軍清除中國沿海的德國偽裝巡洋艦。 在接到有關內部通報的電報后,朱爾典哭笑不得,這完全是主觀臆想再加妄自推斷的產物結合。德國在遠東確實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但這種軍事力量相比整個德意志帝國的戰爭機器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足以構成對英國利益的損害。況且,中國政府已經發表聲明,強烈反對各國利用在華基地從事敵對行動。外交部的大人物似乎把中國方面的有關聲明看作是中國一貫以來軟弱形象的延續,壓根就不明白中國新政府的意義何在。朱爾典認為,中國海軍的實力雖然不到日本的一個零頭,但就是這一點兵力就足以對付所謂的德國偽裝巡洋艦了。更要命的是,照會中居然還點出了“中國沿?!边@么大一塊地方,他心里在暗暗咒罵,這些昏庸的家伙到底明不明白所謂“中國沿?!钡降滓馕吨裁??從理論上說,這一帶可以北起朝鮮附近海域,南到安南附近海域,相當于在歐洲北起波羅的海海域,南到地中海海域這么一塊遼闊的地方。如果在英國國內有人建議將這么大一塊地方讓俄國或者法國負責緝捕德國的偽裝巡洋艦,一定會被人斥責為瘋子,可就是這么大一塊地方,卻交給了野心勃勃的日本,讓他簡直無言以對。 在與唐紹儀的會談中,朱爾典心情很惡劣,他甚至不顧外交禮儀,在會談中直言不諱地抨擊外交部的官僚作風,那種深惡痛絕的態度讓人覺得他朱爾典簡直是最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當然,唐紹儀是不可能被這些表象所迷惑的,哪怕是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態度,他也絕對不會為之動搖,因為有關的立場和要采取的策略在會談之前已經基本定局了,他不會忘記秦時竹和他之間的那一番談話: “在中德、中日、中英三組外交關系中,少川兄以為何者最重要,又以何者最為危險?” “以中德關系最重要,以中英關系最為危險?!?/br> “不然,我倒認為中日關系最為危險?!?/br> “何故?”唐紹儀雖然在政治取向上偏重于英美,但并不表示他就是親英美派,乍一聽到秦時竹的言論感覺非常驚訝。 “不必諱言,三者都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程度、手段和目的都有所區別;這種區別不僅取決于他們的實力,更取決于他們內部的體制和政治傳統,少川兄應該不會忘記,在當年那場力量對比懸殊的鴉片戰爭中,英國議會僅僅是以一票的優勢通過了對華動武的議案,你能想象這種可能性出現在日本這種國家么?” “恐怕不能。20年前,日本為了占領朝鮮、侵略遼東,都敢對北洋艦隊下手,像那般穩cao勝券的事情,早就不知道干了多少次?!?/br> “所以,英國基于全球力量的平衡和內部各個派別的平衡,不太可能直接動用軍事手段來對付我們,而日本近在咫尺,黷武氣氛最為嚴重,動不動國運相賭,20年前賭贏了一次,10年前又賭贏了一次,難保今天還會再試圖下重注?!鼻貢r竹繼續說,“我打個比方,現在歐戰爆發,我國所產的鎢礦作為戰爭機器不可缺少的東西,你認為英、德、日三國會以何種手段加以籌劃所需?” “這個……”唐紹儀沒有想明白秦時竹到底想說什么。 “英國會以現款購買,但多半會在關稅、銀行金融、礦物品位上做文章,這符合他們的特色;德國多半會以機器設備、軍火裝備和我們做交換,甚至還有可能派出工程師來協助我們采礦;你猜日本會怎樣?” “估計多半要求租借礦區,獨占開發?!碧平B儀苦笑著搖頭,“日本不是一直在要求采礦權么?鐵礦、煤礦、金礦、鎢礦、銅礦,凡是礦他們都想要?!?/br> “所以,一旦把日本逼急了,他們更容易采取軍事行動這種極端手段?!鼻貢r竹笑笑,“這里我們就很容易看出區別,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國家,其廣袤的殖民地決定了他們擁有豐富的資源來源,其發達的金融體制保證了他們最大程度的貿易能力;德國作為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其制造業水平決定了他們的交換能力,手中有貨,不怕換不到資源。而日本,要技術沒技術,要金融沒金融,偏偏野心還大……” “那青島方面怎么辦?據說日本也準備對青島下手?!碧平B儀憂心忡忡。 “我們和德國人達成一致是解決青島問題必不可少的一環,和英國人的溝通和妥協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程序。但是,光靠這些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青島是日本人力圖染指的,它們總有借口和托辭……不要以為日本口口聲聲英日同盟,維護遠東秩序,它只不過是為了借這個幌子攫取自己的利益而已?!?/br> 當然,在和朱爾典談論青島問題時還要優先考慮中英關系正?;g的幾個障礙:第一,西藏問題。隨著朱德率軍入駐西藏,藏區的局勢一天天穩定。雖然外交部的幾個談判代表還在印度和英國人磨洋工,但這無非是嘴皮子上的較量罷了。中國政府畢竟是對西藏擁有合法主權的政府,任何分裂西藏的企圖都會遭到反對。朱爾典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況且在這樣的大氣候下試圖分裂西藏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一個英國士兵都要用于對德作戰,他們的生命和鮮血哪怕有一絲一毫用在別的戰場都是讓人難以容忍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