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之歌 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
月黑風高殺人夜,就連風也膽怯的藏了起來,沉沉的海面上只有輕微的浪濤聲。萬物似已沉睡,但在大西洋東部比斯開灣靠近法國圣納澤爾的海域,一支頗具規模的艦隊卻正在全速向自己的目標行駛。 “還有半個小時抵達1號海區,各部門做好戰斗準備!” 位于領艦側后的s級驅逐艦“偵察”號上,穿著純白色制服的少校軍官用洪亮的聲音提醒艦上的其他水兵,而再有一會兒功夫,他們就將進入真正的危險區域!在這個時候,全體艦員無不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許多人都在認真檢查自己的槍炮,因為待會兒這些武器很可能成為他們唯一可以依賴的伙伴! 如今在這艘滿載排水量僅千余噸的舊式軍艦上,除了標準配置下的九十名艦員之外,還搭乘了一個連隊的陸戰士兵,這些身材結實的小伙子們身材結實、目光如炬,看上去對即將到來的戰斗充滿了信心! 即便心理上無所畏懼,在任務命令下達之后,這些勇敢的士兵們還是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他們每個人都把隨身槍械擦得油光發亮,頭盔、武裝帶和皮靴等也裝備齊整,鋒利的匕首都可以當刮胡刀來使用!在一個由木箱搭成的簡易臺子上,穿著黃綠色卡其布制服、腰間挎著一把11.6毫米大口徑韋伯利左輪的軍官用他那頗有深度的嗓音最后一遍叮囑他的士兵們: “大家牢記各自的任務,遇到任何意外都不要驚慌!攻擊要迅速,撤退也要迅速,我們的軍艦無法在德軍控制的碼頭停留太久!必要時我們得涉水登船!” 此時放眼漆黑的海面,一個個黑色的影子正敏捷的以標準的戰斗縱隊轉向東南方,這里不僅有s級一類瀕臨報廢的舊式驅逐艦,亦有排水量兩三百噸、以汽油機或者柴油機為主動力的汽艇,這樣的艦隊航行在淪為德軍控制區的比斯開灣無疑冒著巨大的風險,它們全副武裝,但裝備的大都是小口徑火炮——盡管在艦隊后方數十海里處,裝備8英寸艦炮的倫敦級重巡洋艦“德文郡”號帶著兩艘裝備6英寸艦炮的輕巡洋艦組成的支援艦隊名義上在為它們提供遠距離的保護,可一旦遭遇德國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那樣火力兇猛且又具備良好夜戰能力的敵手,這些缺乏自衛能力的軍艦能否撐上兩個回合還是問題,更不要說等著駐守普利茅斯港的本土艦隊或者埋伏在比斯開灣邊緣的h艦隊趕來了! 形勢看起來糟糕到了極點,但謀劃這次行動的英國將領和他的參謀官們一樣清楚,這些英國艦艇夜間在比斯開灣和敵人主力艦遭遇的幾率十分微小,因為德國人是不會拿他們那些在圣納澤爾維修或是屯駐布雷斯特以威脅英國大西洋生命線的主力艦與英國潛艇以及行蹤不定的艦隊冒險的。事實上,進入并攻擊一座受到諸多岸防炮臺與警戒艦只保護的港口看起來才是真正“難以完成的任務”,要知道那座船塢中這時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幾率還停泊著德國最兇猛的海上巨無霸——重型戰列艦“俾斯麥”號,一座可以浮動的海上鋼鐵要塞! 越靠近圣納澤爾港,艦隊中的氣氛就越是凝重,人們有意克制自己的呼吸以免在敵艦突然出現時過于驚愕,但德國人的軍艦如同軍官們所說的那樣仍在港口睡大覺,直到這支奇特的艦隊駛近了圣納澤爾也沒有任何的意外發生,但就在領航的驅逐艦準備向港外的淺灘和水雷陣發起沖刺時,突然間,漆黑的海面上出現了宛若暴雨之前閃電發出的陣陣光亮,只不過那種映亮大片天際的光呈現出一種熟悉的橘紅色,緊接著,一陣爆裂的轟鳴聲從空曠的前方傳來,由于之前海面上是如此安靜,那聲音就像一連串鞭炮在前方幾米處炸開似的。 喧囂開始了,橘紅色的光一陣接著一陣,但時而又被如同鎂棒燃燒時發出的那種強烈白光所取代,兩種光不斷交替令人目不暇接,仿佛正在上演的是一場聲光大戲! 在艦隊最前方那艘桅桿懸掛少將旗的驅逐艦上,一名正值壯年的皇家海軍少將對他的隨行軍官說道: “我們的空軍正在轟炸圣納澤爾!現在,德國人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正是我們行動的大好時機!” 這下子,人們的疑慮和擔心減少了大半,而加速的燈光信號旋即從這艘i級艦隊驅逐艦的舯部發出,肩負著各自任務的驅逐艦和汽艇很快加速馬力向著前方沖去…… 此時此刻,圣納澤爾的德國占領軍確實無比忙碌,部署在港口周邊的眾高炮部隊已經全部進入戰斗狀態,幾百門各種口徑的高射炮正在猛烈對空開火——雷達已經提前發現了來襲機群,德國空軍部署在附近的夜間戰斗機也及時升空攔截,但它們的效率不足以驅走大部分敵機,在如今這個年代,對付敵人夜間空襲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地面火力! 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英國轟炸機接連不斷的投下炸彈,從聲勢上看,他們不但投入了常規的1000磅航空炸彈,還有威力得到加強的特制炸彈,甚至于在距離爆炸點百米之外的地方都能感覺到強烈的震動!不過在經過最初的忙亂之后,港口的防空體系完全運作起來,猛烈的火力讓那些英國轟炸機難以下降并進行精確轟炸,不少炸彈要么投到了遠離碼頭的城區,要么落到了港口的水里,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顆炸彈落在處于防空體系核心位置的諾曼底船塢里! 雖然港務司令部附近鋼筋混凝土工事里的作戰指揮部異常堅固,張海諾卻寧愿自己和官兵們呆在自己的旗艦“俾斯麥”號上。正如英國人所預料和期待的那樣,這艘擁有強大戰力的大型艦艇此刻正困在船塢里動彈不得,艦上的大小火炮雖然也積極參加反空襲行動,卻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規避,在火力不減的情況下,綜合作戰能力卻折損了大半! 另外一方面,俾斯麥號雖然像是一頭被困在籠子里的猛獸,可這“牢籠”卻也非比尋常。在將法軍留下的防御工事加以完善之后,又把德國海軍布雷傳統發揮一番,這座港口的對海防御能力現在已經并不亞于大西洋沿岸的任何一處,加上數量和威力均相當可觀的作戰飛機,沒有絕對的??諆瀯?,任何國家想要在圣納澤爾復制一場塔蘭托之戰或是米爾斯克比爾之戰將只是純粹的夢想,能夠打破傳統牢籠的,似乎也只有超乎常規思路的全新戰術了! 一度輝煌的英國皇家空軍,經歷了不列顛空戰的磨礪之后逐漸上升到了自己的又一個頂峰,然而在3、4月間為追截德國艦隊而損耗了大量有生力量之后,他們現在已經無力以無視一切的氣概對圣納澤爾進行針對柏林那樣的狂轟濫炸,數十架轟炸機從抵近到離開德軍地面火炮射程僅持續了十來分鐘,期間僅有數架被德軍炮火擊落,炸彈也相應的遠遠偏離主要目標。從雙方的消耗和損失來看,這更像是一場實彈演練而不是敵對雙方你死我活的爭斗! 飛機發動機的轟鳴漸漸消失,高射炮停止了嘶吼,炸彈的喧囂已然不再,港口周邊仍有好幾棟起火燃燒的建筑,空氣中很快傳來了法式消防車特有的嗚咽聲,隱隱還有大人的喊叫與孩童的哭鬧。無辜的人們正在忍受著戰爭和戰爭失敗帶來的苦楚,軍人們承受的則是職責帶來的壓力。剛剛走出地下防御工事,張海諾就看到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黨衛軍士兵開始在掩體外的平地上整隊,對于這些傳說中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在占領區無惡不作的矛盾結合體,他本人并沒有什么好感,如果拋開好友埃德文的職務關系,他寧愿和正規的國防軍部隊協作,不過隨著德國的軍事重心轉向東方,大批原本駐扎在法國的國防軍都被調往德國本土、波蘭或者希臘前線,他們遺留下來的空缺自然要由二三線部隊填補,數量龐大、忠誠可靠但缺乏戰斗經驗的武裝黨衛軍部隊自然成為德國最高統帥部的第一選擇。 空襲警報仍未解除,隸屬于海軍要塞部隊和國防軍高炮部隊的官兵們還都呆在各自的陣地上,不過出于隱蔽性的考慮,部署在港口的探照燈已經如數熄滅了,許多人都在側耳傾聽,唯恐還會有下一波英國轟炸機群襲來,然而他們并沒有料到,己方的防空炮火和英國轟炸機投下的照明彈早已為海上的襲擊者指明了最后的方向。(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