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逆襲
“您覺得呢?”李卓然淡淡一笑,“當初您真是只是因為做了個夢,可憐三房無人繼承香火嗎?” “還有當初您是怎么將玲瓏趕出李家的?”這些事情他不說但不代表他心里就將這件事給忘記了,“我唯一的妻子以及骨血被您趕出了家,我落魄的時候您怕我連累您,將我掃地出門?!?/br> “如今我出息了,您又想讓我回來?”李卓然大笑一聲,“您真以為這世上的事情都被您一個人掌控著,你說東便是東,說西便是西嗎?” “你……老子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孽障?!北焕钭咳贿@么一通說,李二老爺臉面全無,再也不裝文化人了,指著李卓然,“我要去告你忤逆、不孝?!?/br> “我聽說您跟一個所謂的得道高僧都的很近?”李卓然欣賞了一下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笑著說道,“您就從來沒想查過那高僧的來歷?” 來歷? 原本憤怒的李二老爺愣在了那里,幾個意思? “您可以去問問那段氏,想必她會比您更清楚和熟悉這個高僧?!?/br> 恐怕李二老爺怎么也想不到,這個他眼中敬重有加的得道高僧,其實內里會是這么的不堪入目。 李二老爺是因為聽了得道高僧的話,所以才見玲瓏視作眼中釘rou中刺,將她看成是李府的克星。 自然的,李卓然回京之后知道事情的始末,第一時間查的就是這個高僧。卻沒有想到這個消息會讓他這么的震驚。 他也沒有寫想到,段氏居然會這么大膽。 “你這話到底是什么意思?”李二老爺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的性子,他是絕對不會信口雌黃的。 “你查一查自然就都知道了?!崩钭咳坏χf道,“免得以后有人說是我在故意陷害?!?/br> 這個有人,自然是指段氏了。 李二老爺被李卓然說的老臉一紅,以前好像也有過類似的事情,但是最終段氏哭鬧著說她是無辜的,李卓然在給她找事。 所以這一次,李卓然絕對不會再插手了。 而且,李二老爺自己找的人,才更具有說服力。更重要的一點,他自己調查出來的真相會比自己給他說要來的更刻骨銘心一些。 李卓然挑挑眉,自己的那點子對李二老爺的父子之情已經被他磨的一點渣都沒有了。以前忍著是因為娘臨終前的叮囑,但是如今他已經從二房過繼了,那么這也不算是自己違背諾言。 李卓然出了府,陳默早已經等候在了那里,在李卓然的耳邊說了幾句,“將軍,現在怎么辦?” “讓人暗中監視,但是切忌打草驚蛇?!崩钭咳徽f完騎上了馬,一路狂奔出了成,去了西山大營。 …… 翌日。 朝堂上發生了一點子事情,準確的說是之前怒斥玲瓏的那位劉御史,給皇上諫言要出一份公告,這公告的內容是有關繼子繼母的。 大概的內容便是,如果繼母有虐待繼子的行為,子女可以去衙門里告狀,而不被稱作是不孝。 這樣就可以杜絕以后出現繼母虐待繼子女的事情。 劉御史這個人也是比較聰明的,在看到皇上扔過來的那些資料之后,回家之后就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那就是利用這件事完善法制。 當然了,劉御史在朝堂上還對定西侯李卓然進行了道歉,深刻感受到自己之前的錯誤,所以決定重新改過。 同時,劉御史也在朝堂上將李二老爺和段氏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番犀利的評判和譴責,并且將這兩個人在李卓然去戰場失蹤期間對李卓然的妻子古氏做的事情也都一一陳述了出來。 同時還將自己剛得知的,這個李二老爺原本害怕李卓然連累他二房,將他從二房過繼到了三房,如今又見李卓然封侯,便想讓他回去二房這件事也給暴露了出來。 這樣見利忘義的父親和繼母,實在是不值得子女去尊敬和愛戴。 這樣的事情被暴露了出來,朝堂一片嘩然。 在李卓然為古氏請封誥命的時候,也曾經有大臣在心里嘀咕,李卓然竟然不怕被人彈劾不孝,一意孤行的將誥命給了妻子而不是繼母。 要知道,這朝堂上繼子的人也有,并非李卓然一個,但是這些人要是生母有誥命的,自己官職的誥命還是會給繼母,而非妻子。 李卓然的生母以前就有誥命,按說現在封侯了,應該將這誥命給繼母,卻沒有想到會給原本傳出來和離的原配。 在劉御史彈劾李卓然的時候,說實話,那些跟李卓然政見不同的人心里還是很激動的,都存著一副看好戲的心態等著李卓然倒霉。 同樣還有一些大臣為李卓然擔心,生怕因為這件事而影響了他的前程。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緊緊沒有過多長時間,這事態就來了個大逆襲,而且還爆出了這么大的一件丑聞。 更有人聯想到了段氏的嫡出兒子,李卓然的弟弟李毅然,如今也在朝堂上任職。 那些原本還想走曲線救國路線的人現在都在慶幸,自己目前還只是停留在想這個階段,還好沒有像李毅然拋出橄欖枝來。 有這樣心思歹毒的娘,能教育處什么樣好的兒女來? 劉御史原本是要彈劾李卓然,轉身卻為李卓然正名,并且將李家內院的骯臟事情也給暴露了出來,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一陣sao動,同時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京城里傳播了開來。 在京城,繼母想要霸占繼子的財產或者虐待之類的事情也是有的,但是那都做的十分的隱蔽,或棒殺或驕縱。 有聰明的人看出來,那也只是默默的看著,卻并沒有想段氏這般做的愚蠢且還被暴露了出來。 還有那個李二老爺,果然是應了一句話,有后娘就有后爹。 這還是親爹嗎?見自己兒子落魄了就趕出門,榮華了就又想要拉攏回去。這是人,不是一個物件,可以揮之即來喝止即去的。 一時之間,段氏和李二老爺在京城的名聲可以說是臭名遠揚。 沒有最臭,只有更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