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子文省親(下)
書迷正在閱讀:華山劍宗、瘋狂游輪、第二十五區、絕境逢生、重生兵王闖都市、龍起南洋、迷途之戰、【短篇乙女】車技訓練場、改寫(快穿、NPH)、瘋狂的飛碟
從京兆府回來的時候,鄭子文并沒有讓人把儀仗打出來,讓人把鄭麗琬送回去之后,又讓人把鄭楊氏也接了出來。 這次他的目的地是荊州。 由于長安到荊州的路途較遠,所以鄭子文并沒有讓人一開始就擺出儀仗來,而是等到了距離荊州不到百里的峽州時,鄭子文才讓人擺出了儀仗,然后浩浩蕩蕩的朝荊州行去。 對于鄭子文的做法,鄭楊氏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其實在她的心里還是有一些自卑的。 因為在她看來,不論是鄭麗琬還是盧敏,都是以云英之身嫁給鄭子文做妾的,而她卻是帶著孩子嫁給了鄭子文了。 雖然鄭子文對她一直都很好,而駙馬府里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叫她六夫人,但是她的心里總是有些不安。 直到李治當上了太子,她的二女兒武媚成為了太子妃以后,這種不安的感覺才散去了一些。 之前鄭子文說誰跳繩跳得好,就用國公的全套儀仗陪誰回娘家省親,原本鄭楊氏還是有些半信半疑的,卻沒想到鄭子文卻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此時鄭楊氏除了滿心的欣喜之外,已經沒有別的想法了,在她看來,只要能在儀仗的陪同下風風光光的進荊州就行了,又怎么會在乎儀仗到底走了多少行程? 當鄭子文的儀仗到達荊州的時候,當地的都督和刺史也出來迎接了,對于他們來說,鄭子文這樣的官簡直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不表示出相應的敬畏,他們的心都會不安的。 這個道理鄭子文也懂,所以雖然推辭了兩句,還是她們一起陪同著自己前往鄭楊氏的家。 鄭楊氏并不是出身官宦,他的家人只是荊州城邊的一個小富商,隨著她嫁給了鄭子文做妾,而武媚又當上了太子妃,她家才逐漸闊起來。 當鄭子文帶著依仗進荊州的時候,已經又府衙的差人前去通知鄭楊氏的家人了,所以當鄭子文到達她家時,就看到了門口那一大群翹首以待的人。 隨著儀仗隊伍停了下來,鄭楊氏也忍著激動的心情下了馬車,在看到她的母親之后,母女倆頓時抱頭痛哭。 不過這一次鄭子文的臉并沒有抽搐,因為她看得出來,鄭楊氏和鄭麗琬可不一樣,她這是真哭,是動了真情的。 此時鄭子文也從馬上跳了下來,站在旁邊等著。 鄭楊氏很快就停下了哭聲,而鄭子文也朝著鄭楊氏的母親楊氏拱了拱手。 “見過岳母!” 楊氏一聽,連忙就和鄭楊氏一起招呼鄭子文進家,然后吩咐下人準備吃的招待鄭子文。 和鄭麗琬家一樣,鄭子文原本也打算在鄭楊氏的家里住三天的,但是才住了兩天,鄭楊氏就和鄭子文說要走了。 她也被那些蜂擁而至的親戚給煩到了。 當初她嫁給武士彠做妾的時候,這些親戚也是這樣熱情,但是在武士彠死后,而武士彠的兩個兒子又欺負她們母女時,這些親戚頓時就像看到什么臟東西一樣,躲得遠遠的。 而但鄭子文帶著人把她們接走之后,隨著鄭子文成為國公,而武媚成為太子妃的消息傳到荊州,這些親戚又來了,這也讓鄭楊氏看清楚了他們的嘴臉。 這一次她原本和打算和鄭子文一起在家待倆天,好好陪陪自己的母親的,但是看著那些親戚腆著臉來拉關系,想來撈點好處什么的。 如果只是想撈點好處也不至于讓鄭楊氏這么生氣,主要是因為他們甚至還想借著鄭楊氏的關系,讓他們的子女可以當官,這頓時就把鄭楊氏惡心到了。 雖然大唐是以科舉選才的,但以鄭子文的能量,讓一個白身當個小官,自然不是什么問題,不過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些親戚在她們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幫她們,現在卻想讓她拉下臉去求鄭子文幫她們,憑什么? 在鄭楊氏看來,自己欠鄭子文的已經夠多了,多到這輩子都還不清,現在還要為了這些墻頭草再去欠鄭子文的恩情,她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她之前已經很明了的表達的自己的意思,但是這些親戚還是不死心,又去求她的母親,鄭楊氏不忍看到自己的母親為難,干脆就勸鄭子文起身離開了。 “相公,妾身能看到母親健康,就已經滿足了,現在還是回去吧,盧敏meimei該等急了?!?/br> 鄭子文雖然不知道為什么鄭楊氏這么快就要走,但是既然她沒說,鄭子文也就不問了,只是點了點頭。 “好吧,那就去和岳母打個招呼吧,今天天色也晚了,我們明天一早就離開?!?/br> “恩!” 第二天一早,鄭子文就在儀仗隊和荊州一眾官員的護送下,帶著鄭楊氏浩浩蕩蕩的離開了荊州。 在路上的時候,鄭子文看著沉默不語的鄭楊氏,頓時就皺了皺眉頭。 “才待了兩天就走,是不是后悔了?” 鄭楊氏頓時搖了搖頭。 “除了母親,妾室在荊州并沒有親人了?!?/br> 聽到她的回答,鄭子文頓時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最終卻是嘆了口氣,什么話都沒有說,只是把她摟在自己懷里。 鄭子文從荊州回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多月以后了,一路的顛簸讓他有些疲倦,所以他回府休息了兩天之后,才帶著盧敏踏上了回范陽的路途。 盧敏是范陽盧家的旁系女子,說起來也算是世家女,所以這一次省親也是鄭子文最輕松的一次。 到了范陽之后,立刻就有人安排他住了盧家,在見過盧家的家主之后,才見到盧敏的父母。 剩下的幾天盧敏就直接沒有露過面,陪著鄭子文的都是盧家的男人,吃吃喝喝的就過了三天。 雖然是最后一天“趕場”,但是鄭子文也不能厚此薄彼,三天一過,立刻就帶著盧敏返程了。 不過兩人卻沒有直接會長安,而是一起去了恒州,在恒州玩了兩天之后返回長安。 這一次回去鄭子文沒有讓飛熊軍跟著,而是讓他們帶著儀仗留在了恒州,而他和盧敏則在熊大熊二的護送下返回長安。 恒州到長安不算遠,不過鄭子文擔心盧敏受不了馬車的顛簸,所以放慢了速度,兩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回到了長安。 回到長安之后,鄭子文剛進府邸還沒來得及洗個澡,就收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 孔穎達去世了! 按照鄭子文想法,如果是重病在床的蕭瑀或者房玄齡去世,他也不會這么驚訝,但是孔穎達卻不一樣,雖然已經七十多了,但他的身體卻是一直很硬朗。 鄭子文記得上個月他離開長安時,還和孔穎達見過一次面,那老頭一點生病的跡象都沒有,怎么突然死了? 不過鄭子文很快就想到,孔穎達確實是這一年病死的,想到這里,鄭子文頓時剛到有些唏噓。 “老孔啊,死時候也沒受什么罪,算是有福氣的?!?/br> 不過該表示的鄭子文還是要表示一下的,畢竟當初孔穎達可是和他一起在東宮教過李承乾的。 從孔家回來之后,鄭子文的心情就有些低落,看著熟悉的人一個個的去世,說不難過肯定是假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自己還年輕,而且身體很好,以后一定會比他們活得長。 怎么的也得活到八九十歲才算夠本吧? 不過自己到底能不能活到八九十歲鄭子文是不知道,但是他卻知道有人肯定是活不到了。 貞觀二十二年六月,蕭瑀去世了,早有準備的鄭子文直接帶上了李承乾,早早的就到了蕭瑀給他敬香火。 李承乾的情緒看起來很難過,從蕭瑀家離開之后,情緒還是很低落的樣子,他這幅表情就算是在他的親舅公高士廉死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 鄭子文記得,當初李世民給他說過,當初的太子太師李綱死的時候,李承乾也是很難過的,想到這里,鄭子文頓時就有些明白了。 “看不出這小子也是個尊師重道的好孩子嘛!” 想到這里,鄭子文又忽然想到原歷史中,李承乾曾經派人刺殺過他的老師張玄素,頓時臉色有有些古怪起來。 當初和鄭子文一起教導李承乾的其實是有三人的,但是其中于志寧和張玄素都被鄭子文忽悠走了,只留下了孔穎達。 如今孔穎達病逝,于志寧和張玄素又回來了。 于志寧回去陪著他母親過完了最后的日子,然后還為她母親守孝三年,回來之后就干起了老本行,去了東宮教導太子李治。 聽說這家伙挺嚴格的,也多虧李治有耐心,否則說不定已經翻臉了。 而張玄素則開始嶄露頭角,憑借為官清廉,而且還敢犯顏直諫,慢慢的也入了李世民的眼,開始成為朝堂上的“首席諫臣”。 鄭子文聽許敬宗說過,如今的張玄素已經開始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李世民似乎有意把他當成“魏征第二”來培養。 聽著許敬宗的口氣,似乎是很不忿的樣子,鄭子文立刻就知道這個張玄素肯定沒有少找他的麻煩,而且以許敬宗的那種自私自利的品行,張玄素找他麻煩也算正常。 不過現在鄭子文并沒有心情關心這些,他的心里想著另外一個人。 房玄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