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一路十幾個紫驍衛在街上倉促奔逃,如無頭蒼蠅般一頭扎進窄巷,被人斷了去處。 郝吉勝持刀護在胸前,眼睜睜看著那人帶著熟悉的黑色面具一步步逼近:“肅黎,今日你放我一馬,我保證解甲歸田,再不與你作對?!?/br> “郝都督這是與本座談條件嗎?”肅黎陡然出手,一躍上前,握住他的手腕一掰,虎嘯刀掉落在地,另一只手抽出匕首,劃向他喉間,一擊斃命。 “可惜,本座趕時間?!?/br> 郝吉勝雙目空洞,一只手奮力地舉著,想去揭那張面具,可是直到倒地他也沒能碰到那張面具,至死都雙目圓睜。 處理完紫驍衛,有探子來報:“京郊兩大營有調兵跡象?!?/br> 皇后并不是被那群書生堵在宮里坐以待斃,暗地里早已向外傳了密信,京郊三大營一同收到密信,只有近京衛按兵不動。 “讓近京衛分兩撥去攔截,竭力將他們抵擋在城外,堅持兩個時辰?!?/br> 安排好外圍,景晞叫嚴承風上前:“定西王的人馬什么時候能到?” 嚴承風道:“派了一支先行部隊正往這邊趕,最快也要明日辰時才能到?!?/br> “來不及了,先去宮里?!?/br> 他的柳兒還困在宮里。 宮外的對峙已經到了后半夜,書生們有了棉被可以裹身,有些扛不住困倦的,已經歪到一側暫且小眠。 大半禁衛軍已經撤回到宮內,宮外五城兵馬司倒是一個不少,仍舊保持著白日的包圍態勢。 安國公顧慈言領著內侍到宮門外發完棉服后,就一直同這些書生待在一處。 遠處行來一隊人,五城兵馬司率先立起手中的長.槍,挺直脊背站成兩排。 書生們聽到動靜,紛紛向后看去,安國公也睜開眼來,看清了來人,為首的人披著黑斗篷,一身素黑,長發束起,襯得膚如白瓷清冷至極。 書生們未反應過來此人是誰,但見安國公迎了上去:“拜見智王?!?/br> 智王拖住安國公的胳膊扶他起來:“外公請起?!?/br> 書生們窸窸窣窣起了議論聲。 “這是那個智王嗎,那個傻王爺?” “今早還聽人說,智王的傻是裝的,沒想到是真的……” 五城兵馬司總指揮使突然下令列隊,分列兩隊的士兵齊刷刷屈膝跪地:“恭迎智王!” 過半書生驚得愣在當場,也有人反應及時,叩拜行禮。 如今皇上病重,皇后失德,太子登基必定繼續縱容李家張揚跋扈,細想來,若真能還王朝清明,智王將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想明白這個道理,書生們跪倒一大片,俯首叩拜。 智王景晞穿過眾人,來到宮門前,看著這一群懷著赤誠之心的年輕人們,感慨之情浮于心頭:“大家快快請起,今日感念大家心懷百姓,憂心社稷,為求世道清明,不惜以身試險,爾等赤誠之心,本王銘記于胸?!?/br> 書生們憑滿腔熱血匯聚于此,挨凍受餓,熱血難涼,從白天抗到黑夜,那些手握皇權之人,無人出來表態,等到深夜將明,終于等來了智王,肯定了他們所做的一切,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聽著智王一番陳詞,紛紛紅了眼眶。 “然則皇后失序,懷執怨懟,殘害我兄,放任外戚權勢擴張,欺壓黎民,復又獨攬皇權于身,肆意妄為,擾亂朝綱,皇后失德如斯,何以母儀天下?李氏不除,何以為國?” “李氏不除,何以為國!” “李氏不除,何以為國!” 眾人群憤激昂,振臂高呼。 “智王——”一聲渾厚的喊聲,打破了眾人的激憤。 眾人回頭看去,李閣老一身大紅朝服,率領眾多官員立在那里,烏紗帽下雙鬢斑白,但威嚴不減,他半瞇著眼,語氣掩飾不住地傲慢與威脅:“智王,你這是要造反嗎?” 第58章 退位詔書 皇后下令調撥三大營進京,卻遲遲不見動靜,外面究竟是什么情況,無人來報,一切都靜得出奇。 這般躁動的夜,越是靜,越是讓人心慌,她著人去叫紫驍衛回宮,信號發出去了,卻等不來人。 皇后再也坐不住了:“禁衛軍,把禁衛軍全部調到鳳儀宮來!” 禁衛軍收到指令,迅速聚集在鳳儀宮外,這才讓皇后心安了不少。 她猶記得方才困頓,睡過去之前史卿汝和太子尚在大殿,此時卻不見一人。 “史卿汝去哪了,去把他叫過來!” 內侍上前回道:“方才見史大人隨太子去東宮了?!?/br> 東宮里,太子坐在書房,手里的茶喝了一杯又一杯,遲遲不語。 史卿汝在一旁相勸:“殿下,再不決定就來不及了,這當是唯一的機會了?;屎竽锬锊槌酥峭醺?,卻沒找到智王,說明智王已經逃了。他這些年都是在裝傻,若被他反撲回來,您這邊怕是連太子之位都坐不穩了,更不用說繼承大統了!” 太子將茶杯重重地磕在桌上,口中喃道:“于禮不合,于禮不合?!?/br> 史卿汝正待要勸,書房的門卻被人推開了,太子妃倚在門邊,帶著嘲諷道:“他哪是怕于禮不合?他心里早樂開花了,只是想給自己的虛偽找個臺階罷了?!?/br> “住口!”太子惱羞成怒,上前狠狠給了她一巴掌。 太子妃捂著半邊臉,冷笑出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