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書迷正在閱讀:團寵小肥啾C位出道、娶了宿敵男O的女A恢復記憶后[女A男O]、穿越后我讓娛樂圈卷起來了、我這么沙雕還不是因為你、我好像時日無多了[無限流]、十爺家后院[清穿]、緣落韓娛、自閉癥星寶三歲半、傻王爺是反派頭子、女主很佛系[快穿]
“我想了想,”常導說,“前期的戲正好需要你們有一定的陌生感,這樣才更好找感覺,這樣,黎懷你搬下去住,最近一段時間,你們兩個人也不要有太多接觸,保持距離更有助于入戲?!?/br> 陳國安偷偷去看老板。 果不其然,賀西京的臉色更黑了。 只可惜,有些心思實在不能放在明面上,也只能聽從專業人士的安排。 就這樣,才做了一天的鄰居,賀西京和黎懷就被副導演大手一揮,徹底隔離開了。 之后幾天,又劇本圍讀了幾次,導演,副導演,編劇,還有攝影組美術組幾位大佬開了好幾次會,《夏日》終于到了正式開機的日子。 這天是個難得的艷陽天,開機前的傳統是燒香拜神,在這座古香古色的小鎮里,煙火裊裊,人頭攢動,倒難得顯出幾分熱鬧的人氣來。 頭一天的拍攝算是熱身,走的都是最簡單的戲,導演先給演員講戲,定機位,又拍了兩三遍就算過了,頭一天拍完,大家回去養精蓄銳,準備正式投入戰斗。 電視劇拍攝時間長,劇情量大,又是小屏幕,很多戲根本不會仔細琢磨就過了,每天都是緊趕慢趕生怕拖了進度。 電影卻完全不同。 電影是大屏幕,對于畫面和細節的要求要高得多,很多在電視劇里看起來還行的鏡頭,放在銀幕上就完全是一場災難。 也因此,電影導演向來習慣磨戲,電視劇一天拍十幾場戲的情況,在電影劇組根本看不到,更多時候,一場戲走兩三天才是常態,有些特別磨嘰的導演,甚至可能反反復復用一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打磨一場戲。 正式開機那天,大多數人都有些緊張。 演員看上去很靠譜,劇本也不錯,但是誰都不知道,導演的水平究竟怎么樣。 畢竟,一部電影是經典還是災難,往往和掌控的導演脫不了干系,而這部電影的主控者,恰恰是一個看上去不太靠譜,青澀毫無經驗,還有些油腔滑調的新人。 他唯一的優勢,似乎只是緊緊抱上了某位土豪的大腿而已。 第一天,需要的調度和拍攝都很簡單,一切順利。 第二天開始才是正經的拍攝,劇組各部門都開始忙碌起來,五六臺機位,各種近景遠景,還有多種不同的光源布置,片場亂哄哄一團,一般人坐在導演的位置,甚至都摸不清東南西北。 雖然是室內戲,黃安國卻頂著一副幾乎遮了半張臉的墨鏡,冷酷的坐在取景器后頭,也不說話,誰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今天的室內戲雖然只有兩個主演對戲,其實旁邊圍著一大屋子的人,熱氣蒸騰,人來人往,和鏡頭下那片安靜的小空間,完全是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 常遠和黎懷還有賀西京說完了戲,有點擔憂的看向導演那邊。 他其實是和黃安國聊過以后才接的這部電影,在他心里,黃導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導演坯子,無論是宏觀的拍攝理念還是詳細到分鏡頭的布置,都很有想法。 但話又說回來了,新手導演,可比新手演員麻煩得多。 畢竟,演員只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夠了,導演需要的,卻是對整部電影的掌控能力。 這個剛從學校畢業,還沒有任何作品證明自己的年輕人,能鎮得住場子嗎? 就在這時候,場記打板:《夏日》第五場,第一鏡,A! 舒成把季新領進自己屋子。 季新不情不愿的跟在后頭,不斷轉頭看門,似乎隨時準備跑出去。 舒成沒有管他,轉身進了廚房。 這一場拍得很順利,走了兩遍就過了,黃導頂著墨鏡,沒多說什么。 舒成從廚房端了面出來,碗上浮著熱氣,曖昧的夕陽斜斜照進來,飛塵在狹小的空間里游走。 導演忽然喊了一聲“卡”。 他從取景器后面伸出頭,沒了向來阿諛諂媚的嘴臉,對黎懷斥道:“你不要去看季新,表情也不要那么嚴肅,再放松一點?!?/br> 只是一個端著面出來的場景,就反反復復拍了四五遍,導演才喊過。 然后是兩個人的對話場景。 “氣氛不夠?!?/br> “抬頭的時機不對?!?/br> “你們對望的時候不要那么自然,又不是小情侶在談情說愛?!?/br> “燈光,調整一下左邊光源的位置,把色度降下來一點,還要降,降,好的就這樣?!?/br> “季新說話的語調再高一點,沖突感給足?!?/br> “攝像,這個長鏡頭拉滿,旁邊的人注意不要影響鏡頭?!?/br> 導演用和他資歷完全不符的熟練輕松調度整個劇組,就這么反反復復的磨著幾個鏡頭, 常導晃過去偷偷看了幾眼屏幕,沒說話,又去給演員繼續說戲去了。 在片場的黃安國完全沒有了之前的吊兒郎當,而是展現出非同一般嚴苛和專業的態度,比起一般導演,他對劇組的掌控力甚至更強,也許是因為他對于劇組每個部門的每一臺設備,都有極其深入的了解。 這是需要事先大量認真準備,還有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有可能達到的狀態。 原本生澀的劇組,隨著一個強有力掌控者的調度,配合也越來越好。 無論是演員還是其他工作人員,都能明顯感覺到一種酣暢淋漓的拍攝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