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學
書迷正在閱讀:面具(骨科h)、夏尋無望(1v1)H、鹿鼎雄風、你,教我做事、先生,我不要你了、和豪門竹馬重逢后我爆紅了[娛樂圈]、團寵小肥啾C位出道、娶了宿敵男O的女A恢復記憶后[女A男O]、穿越后我讓娛樂圈卷起來了、我這么沙雕還不是因為你
陳云呆了兩天就回書院了,四年之后參加了第一次秋闈,落榜,干脆表示要回家潛心苦讀,一定要中個舉人回來。 這當然是假的,其實是因為書院藏書館已經沒什么感興趣的東西了,且每七天才能見筠娘一次,雖說小別勝新婚,但自己還是想一直陪在她身側。 幾年下來張老爺也探知到女婿的真正意圖,面對這番漂亮的場面話,頗感無語,只應景地說了幾句一次落榜不要灰心、再接再厲之類的鼓勵。 書院學子都很唏噓,他們大部分都覺得陳云是浪子回頭了,所以成親后才舍得離開新婚妻子繼續念書,肯定是想發奮圖強搏個功名立業。在陳云離開時大多也表示寬慰理解。 而此時應該灰心喪氣或者發奮讀書的陳云正拉著筠娘在快樂地放風箏。 成親這么久,現在才算真正地在一起。 筠娘也很開心,以往夫君回來時,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宅在屋里親熱,雖有幾次帶她出去逛集市,都不能盡興。 陳云知道即使自己說過她想出門,就出門玩,或者帶著丫鬟去,或者就讓母親嫂子陪著一起。 也明白依筠娘的性子,不會獨自出門游玩,就算是去拜訪結交的夫人,不過是從一個屋子到另一個屋子罷了。和母親大嫂相伴,多半是坐著轎子去固定的幾家賣衣料首飾的鋪子,沒什么趣味。 陳云不是沒打算忍一下,帶筠娘好好地玩。幾次之后,對方像明白他的心意,體貼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愛出門。他當然不需要讓妻子為自己退步,筠娘捂住陳云的唇,眸光瀲滟。 “嗯……其實相比出去玩,我更想和夫君......” 未盡之意不需明言。陳云垂眸,順勢去舔吻那柔嫩的手心,身體力行地滿足了小嬌妻的愿望。 現在,二人席地而坐,剛剛奔跑著放風箏讓筠娘有些疲累,陳云望向妻子因為運動而泛著紅暈的臉,正掛著明媚開心的笑,自己也被感染,柔聲許諾。 “娘子,有我陪著你,往后你想去哪我都陪你去?!?/br> 筠娘自然知道他之前對此介懷過,聽了這番言語才知,夫君一直到現在還放在心上。心像泡在蜜水里一樣,側頭打趣。 “呀,陳秀才前些日子還表示若不中舉,就不理女色呢!若是讓那些人看著了,豈非徒增笑話?” 陳云就解釋雖然父母親經常做善事,連帶著吳鄉百姓都對他這個陳小公子贊不絕口,但大多都是只聞其人不識其面罷了,便是遇著了也沒什么。 仿佛為了驗證他的話一樣,剛巧就有幾個附近的農夫經過,遙遙問他們是不是隔壁鎮上來玩的。 陳云亦喊話回答:“幾位叔叔說對了!我聽聞你們這這多種桃樹,就趁日子好來看看花?!?/br> 幾個老漢見二人穿著干凈整潔,倒不華麗,心想定是哪個略有小錢的人家,不然不去春耕,哪有這份閑心來看花。 又見他們平易近人,也客氣地邀請說秋天再來,這兒家家戶戶種桃樹,結的果子又大又甜。 待農夫離去后,筠娘才放下擋臉的紙鳶,陳云笑著刮了這膽小鬼的鼻子。 “你看,我說的不錯吧!若娘子還不放心,可以扮作我的書童,或者我打扮成丫鬟,這樣總行了?” 筠娘被想象的畫面逗樂了,拿紙鳶砸他:“你再胡說八道!” 二人打打鬧鬧,十分融洽。陳云還說了日后的打算。 最多再考一次,若不中就不中吧,叁年后自己都二十七歲了,快到而立,總不能還賴在家里。到時候就經營一家書鋪,或者去書院做個老師。 “那時,我們再要孩子,好嗎?” 筠娘羞澀地點點頭,雖然自己是有些急的。夫君總是擔憂她生育會有什么損害,婆婆也從不催促,反而時常安慰她。 筠娘以為陳母是擔心她責怪夫君這四年不在家冷落她,其實是陳云尋了個機會和陳母說自己看了醫生,因為先天不足,或許會子嗣艱難,委屈筠娘。 陳母并不懷疑,只心疼自己的兒子為何要如此遭罪,也明白這種事,壓力往往堆積在女方身上,是以對筠娘這個兒媳感到內疚,因而格外照顧,連長媳都笑著打趣婆婆偏心。 又是叁年后。 陳云美滋滋地打算和筠娘造孩子,可能因為心情好,超常發揮,這次居然榜上有名。 陳老爺陳夫人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的小兒子是個讀書的好苗子,說什么也要送陳云去縣學,未必不能在春闈上拼一拼。 他們是知道百年之后,按禮法,大部分家產是要歸長子的,雖然偏愛小兒子可以多分他一些,長子懂事體貼,不會有異議。然按陳云這小子的脾氣肯定不愿意的,連筠娘這孩子也從不插手嫂子的掌家之事。他想開書鋪,有經商的腦子嗎?大概率賠本。做老師,吳鄉這小地方又能掙多少束脩? 如今看來倒是讀書最為穩妥,便是考不上,自己拉下老臉多走動走動,安排他做個縣丞主簿之類也是極好的出路。 所以各方思量下來,小兒子必須得去縣里。 陳云拗不過自信心膨脹的爹媽,看來非去不可。只好為自己爭取別的好處。 一是要在外面另外租住,二是要帶筠娘一起去。 二老干脆直接花了一筆巨款在縣里買下一處房屋,長子陳風也表示贊同。 陳云這下也沒話說了,搬去之后,還想著會不會見到老同學顧臨,才發現這家伙果然很有男主光環,叁年前自己落榜時候,這家伙早就進京趕考中了進士。 當時自己第一次收到顧臨的來信,里面全是安慰勉勵之語,估計為了照顧他脆弱的小心靈,并沒有說已過春試的事情。 且說現在,陳云才明白爹媽為何這么痛快地答應了。 陳氏夫婦雖然還是在吳鄉和長子長媳住一起,每隔十天半月地就去縣里探望,陳父轉悠著還盤了幾間鋪子,日后銀錢花銷取用方便。 陳云連忙表示不用,陳老爺嘲諷道:“反正都是花家里的錢,有什么區別?剛好這間鋪子可以拿來試試水,若進益不錯還要再盤幾個,又不是都給你?!?/br> 說完就拉著兒子去拜訪縣里的鄉紳,像在吳鄉一樣。 陳夫人也拉著筠娘去結交各家夫人,因為是進士的女兒,丈夫又中了舉,皆慎重對待,甚至有幾分受寵若驚。 陳云知道很不滿,他擔心娘子被欺負。筠娘倒是無所謂,解釋大家都客客氣氣,還很敬著她,反正白日閑著也是閑著,偶爾走動走動也不錯。 陳云再叁確認后才作罷。只感嘆,造人的計劃又推遲了,現在自己天天上學,如果筠娘懷孕,就算母親可以來照顧,但還是想自己能夠一直陪著她。 其實最初自己想著筠娘二十歲后再要孩子,現在筠娘已經二十又叁了,陳云還感覺妻子還是當初那個十六歲的少女。 嗯,二十叁歲,上輩子自己這個時候才剛剛大學畢業吧,其實也還小......吧? 懷著歉疚的心,陳云對小妻子更加百般溫存體貼。 嗯很多很多劇情,還剩1/3,差不多完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