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8)
這下陳霖等人終于安全了,大半個月趕回老家,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太難了,即便是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說是孩子了。 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騎個馬什么的,遇上下雨,只能在馬車里窩著,得虧之前陳霖改進馬車的方法傳回汴京,如今有點錢的,都會改造自家的馬車。 八賢王也不例外,他那馬車是平時狄王妃在使用的,自然是弄的非常的舒適并且牢固。 原本只想找個理由送盒盒出汴京,差點虛驚一場,把自己的兒子們都給搭了進去。 終于經歷了幾次刺客偷襲,他們回到了陳家村。 陳霖只覺得,每次出門是不是都沒看黃歷? 不然為什么每次在去汴京或者回老家的路上,都能遇上不太平,順便上次蘭若寺他后來還獲得了一筆獎金,怎么說他也算是有功勞的。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小倩稍稍的有那么點遺憾,回頭想想,還是別了,有小倩就要有姥姥,扛不住扛不住,妖魔鬼怪不適合他,對心臟不好。 去年他師父塞了一本畫符的書,陳霖對這些興趣不大,所以從沒嘗試過,不過看了一眼,倒是全部都記住了。 后來快過年的時候畫了一些趨吉避兇的符,就討個吉利,家人每人他都畫了一個平安符,就是小九也有一個,專門裝在他親手做的香包里。 原本他是想用三姐出嫁前給他縫的,小九不樂意,這個挑三揀四的崽啊,所以他只能縫了一個簡陋一些的,至少能看。 他已經盡力了,針腳平整已經屬于天才了吧? 至少他感覺自己比六姐做的好看,他們家針線活最慘的就是六姐,哦,還有二姐,不過二姐已經出嫁了,他家二姐就是舞刀弄劍的手,拿針是不可能的。 如今二姐也跟著二姐夫外放出去,是個正經的官太太。 年前他三姐也生了,龍鳳胎,說起來他們家的遺傳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幾率生雙胞胎的,想他二叔三叔就是,連他小姨羅秀英生的也是龍鳳胎。 因為是在隔壁村,去看望非常的方便,就是他書院里,也有三姐夫家親戚的孩子。 陳霖回到陳家村先回家拜見父母,這才帶著領著老趙家的孩子回書院,這時候書院里正在上課呢,因為學生比較滿了,所以今年并不收新的學生。 盒盒跟著下了馬車,一行人站在半山書院的門口,老遠看到有點熱鬧的育幼堂,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育幼堂,是我建的專門收留被遺棄無家可歸的人。陳霖解釋的說道。 朝廷不是有嗎?盒盒抬起頭來問道。 你竟然知道?陳霖是真的有點驚訝,盒盒不過五歲,竟然還知道這些? 我也是聽說,從沒見過的。盒盒搖頭說道,他只是奇怪,為什么陳霖要弄一個這樣的地方。 陳霖也不好跟他解釋,畢竟才五歲大,現在說了,他也不見得能懂。 第73章 陳霖這個育幼堂, 跟一般辦的孤兒院不同,這里不止有無家可歸的孤兒,還有活不下去的老人, 不過為了避免麻煩,他這里收留的都是女子。 先前要的宮人, 也是放到育幼堂來的,方便照顧孩子,當然也有書院里面工作的,其實每年都有一些宮人被放出宮外, 有些是年紀大了的,也有是犯錯的。 都會面臨一些尷尬的問題,何去何從, 見識過皇宮大內,要嫁人也晚了,回家隨便給配個人就嫁了如何的甘心。 不少宮人看在陳霖的薪資的面上, 也愿意來到這里,至少陳霖說過,會給她們養老的。 這也是為什么, 育幼堂會這么熱鬧,能不熱鬧嘛, 周圍建起好好幾棟的三層小樓, 在不阻擋育幼堂光線的情況下, 那小樓都是員工宿舍,男男女女的,不像學生宿舍,那都是分開的。 在陳霖看來,都是成年人有什么關系, 回頭保護趙家子弟的護衛們,住的也是那里,新建的宿舍還沒住滿呢。 其實要是可以,他還挺想給宮人們介紹對象的,在他看來,二三十歲哪里老了,都還是小姑娘呢。 還別說,男女混的宿舍,還真有幾對看對眼的,正好,他這里提倡自由戀愛! 什么盲婚啞嫁的,不存在的! 當然了,三媒六聘還是要有的,咱書院的人,成親也是要走正常程序的。 趙家幾個孩子,用的都是化名,直接大咧咧說自己姓趙,怕是太扎眼了,畢竟現在趙是國姓。 趙允熙直接叫狄熙,也是慘,這名字一點都不好聽,他弟弟一個狄良,一個狄初,最慘的狄迪,感覺誰都能喊他弟弟。 盒盒大名則是叫狄益,小臉都垮下來了,太難聽了,仿佛渾身都在拒絕。 不過他們在看到書院的環境后,還是很興奮的,這里跟汴京完全的不同,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在書院里,穿的都是統一的院服。 這樣從來都不缺衣服穿的幾個小崽都醒目了,那一樣的衣服,穿在身上,看起來特別的有氣勢。 還有那么多的玻璃窗戶,那是在汴京都不多見的,幾個弟弟沒見識,趙允熙可是大孩子了,已經跟著爹爹在外走動。 用不了幾年,他也會領了差事入朝為官。 盒盒來他們家的時候,趙允熙已經記事了,他知道盒盒不是爹娘的孩子,但是依然記在父母的名下就知道盒盒是不同的。 這個弟弟來歷不凡,別看他年紀不大,卻在聽說大內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后,聯想到了。 他可是特別受伯伯的喜愛,時不時的就被召進大內去,跟兩個孕婦也有過不少的接觸,比起現在的劉皇后,趙允熙更喜歡李妃一些,總是給他好吃的點心,是一個很溫柔的女人。 盒盒的到來,完美的對上了那個孩子,他還能記起那個溫柔的女人摸著肚子一臉期待的表情,大人的世界太復雜了,他完全不能明白,為什么太子弟弟變成了貍貓,又怎么成了爹娘的孩子。 但是他想照顧盒盒,替那個溫柔的女人照顧這個憨憨。 倒不是說他覺得這個弟弟不聰明,主要這孩子脾氣太好了,有點憨,不看著點要吃虧的。 皇家有自己教孩子的地方,所以趙家兄弟都挺早識字的,所以啟蒙班用不著,直接去基礎班。 原本趙允熙可以去快班,不過他考慮到幾個弟弟,還是都在基礎班算了。 而且他們發現這個書院非常的有意思,并不是指教讀書,只要你想的到的職業,他這里居然都有教授。 陳霖在之前的兩年里,其實還擴建了教學樓,敢信,周邊不少的人來求學的,人數太多,不得不擴建,至于宿舍,教書的老師們搬去育幼堂后邊新建起來的宿舍,學生們住進原本的老師住的宿舍,不然人數這么多,根本住不下。 現在他們學校,除了女娃,其他的學生都是經過嚴格的刪選才收入。 這樣也極大的緩減了書院的壓力,趙家的幾個崽完全是走后門才進來的,走的還是書院山長的后門。 王德在看到那幾個孩子,差點沒嚇死,老趙家終于瘋了?還是八王爺終于瘋了?把幾個孩子都送來了鄉下?! 他當初在太醫院里待過,若不是主動提出來鄉下,這會他還在那宮里做太醫呢。 主要是大內太亂了,特別是兩大妃子鬧出來的貍貓換太子的事,他雖然沒親自見證,可想起如今贏了的那位的手段。 王德考慮到自己可能情商不夠,一不小心得罪了她的話,自己的小命是小,全家的名,怕了怕了。 便主動的提出要來鄉下,順便跟著陳霖進修,當初在汴京的時候,他就覺得陳霖雖然年紀小小,卻是不一般的孩子。 結果事實證明他來對了,來了這里后,他就一心一意的開始搞事業,書都撰寫了一本了,就等著印刷,將來可以發行出去。 只是他沒想到,陳霖膽子太大了,怎么把這些個小祖宗給帶了回來。 一唯兄,不必擔心,我既然敢帶他們回來,自然是過了明路的,王爺可是教了一大筆我都無法拒絕的學費的。陳霖好笑的望著王德那著急的表情 可王德只覺得陳霖不了解這里頭的復雜關系。 放心,又不是需要把他們培養成狀元,只要讓他們學自己有興趣的課就行,他們都不是那種仗勢欺人的人。真要敢,他也能無情的鎮壓,畢竟八王可是把幾個崽的大權都給了他,怎么教都要看他。 好吧,你是山長,你說的算。王德說不過他,而且就看陳霖,說不定呢? 放心放心,我什么時候做過不靠譜的事。陳霖擺擺手說道,目前該擔心的是書院的安全問題,真是頭疼啊,他是不是還得給盒盒做點防身的東西。 趙允熙和幾個弟弟住在一個房內,這里是原本的老師的宿舍,所以房間算兩個,一室一廳一衛的那種。 陳霖感覺他們搶廁所會不會打架? 是不是得,再修兩個公共廁所? 幾個小崽正在廁所里圍觀,這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簡直了以后你們別說是皇家出來的。 咳,我們該去吃飯了,別看了,廁所不會跑的,還有不要浪費水。陳霖忍不住提醒,哪怕用的山上的水,那也不能浪費的。 廁所里的水到最后流到池子里,沃肥后用在了田里,好讓兩天肥沃,正正好。 山長這里好好!幾個小崽星星眼的說道。 就是趙允熙也是一臉矜持贊同,這可比汴京都要好多了,光是馬桶,就比家里那個方便,還沒有異味,以前可是麻煩,還臭烘烘的。 現在只要按下一個凸起,水自動就沖洗,簡直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上完廁所要換身衣服了,太麻煩了。 也就是這些有錢人,才能過上,上完廁所就換衣服的日子。 陳霖給書院里設計的衣服,都是按照現代人的理念,可以方便行動,還節省布料,浪費是可恥的。 之前已經讓人測量了幾人的尺寸,過上幾天,這制服就能拿到手了。 領著幾人來到了食堂,都吃飯的時間,因為書院的人多起來后,他們就不再用瓷盤了,又重,又不方便,而且菜和飯分開的話,洗盤子會瘋。 目前食堂的盤子是用木頭雕刻的,按照分隔挖出凹槽來,這樣只需要一個盤子,又能把飯和菜分開來裝,不怕串味。 趙家幾個兄弟,還沒見過這樣吃飯的,一人一個木頭盤子,看什么都想吃。 選自己喜歡的吃,每天都有,不要一次點太多,吃不完的話,要被留在食堂洗盤子的。陳霖看他們的表情都在蠢蠢欲動,他及時的警告了一下,免得來學校的第一天,就要刷盤子,老趙家的臉要被丟光的。 幾個兄弟就商量了一下,不點重復的,甚至連主食也不點重復的。 沒辦法,這里除了米飯,還有炒面、炒面、饅頭、餛飩、角子等等,這五花八門的,他們以前見都沒見過,都想嘗嘗! 奈何肚子就這么點大,盒盒就很快樂,所有哥哥那里都能弄到一點嘗嘗,就跟快樂的小倉鼠一樣。 就是不知道等他要學習了,還能不能這么快樂。 不過盒盒是個好孩子,陳霖也不會過分,勞逸結合才是王道。 先發給他們幾個小崽一個表格,里頭是主修和輔修的課程的名稱,可以讓他們自由的選擇。修夠了學分就可以順利的畢業。 每個學期可以選兩門主修和一門輔修,主要是怕他們學的太多,累死自己就劃不來了,他也不好跟八王交代。 平時的武藝課,是沒有學分的,但是卻又是必須上的,有好的體魄,才能更好的讀書。 來書院不少的學生都是沖著科舉去的,現在朝廷輔佐寒門子弟,陳霖這個書院更是主要收寒門的學子,收費并不高,家境確實不好的,也有一定的減免。 第74章 讓他們自己選擇, 給他們用的是蠟燭用玻璃的罩子隔開,主要是怕蠟燭意外的倒了,沒人發現的話容易著火。 特別是小孩子住, 太危險了,陳霖痛恨這里沒有電, 但是也就想想,你搞個發電廠也不是一個人能弄的起來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只能盡可能的給書院的孩子們,最好的環境, 如今的書院干凈衛生,因為招收女娃,還不要學費, 有些家庭想著有人白幫他們養孩子,為什么不要。 只要滿六歲的,都可以被送來, 甚至還有剛出生的女嬰,那些不想要的,也會偷摸的送到育幼堂來。 在育幼堂外墻有一個小門, 從外面可以拉開,將孩子放進去, 等小門關上后, 里面就會有人發現孩子。 一旦放到小門里面, 就跟這家人再無關系,陳霖也只是想要這些孩子能夠有活下去的機會。 不少從宮里來的老的宮人,都選擇在育幼堂生活,面對這些可憐的小孩子,她們就像看到了年幼無助的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山長一樣的, 何樂賢這兩年負責育幼堂,他還動用自己的關系,在附近的城市托人留意,如果有符合他們育幼堂標準的孩子,可以直接送來。 如今育幼堂最大的孩子十歲,最小的有剛出生幾天的。甚至還有失去了丈夫,活不下去的寡婦。 俞清瑩就是失去了丈夫,親人又都沒了,差點就活不下去了,也是有人看她可憐,給指了條明路。 她如今是育幼堂的員工,負責照顧孩子,原本她也是有一個孩子的,難產生下來就沒了,婆家人說她是掃把星,專門克夫克子的。 是何樂賢做主收留了她,明明才二十歲,卻飽經風霜,看盡了人情冷暖。 也只有這里,才讓她那顆死了的心又再度跳動起來,俞清瑩很喜歡這里,連名字都是何樂賢給重新起的。 不像以前,就是被人叫俞三娘,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 來到育幼堂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何樂賢表示,我就是一個無情的起名機器! 小孩子好起名氣,反正就跟最早來的兩姐妹同款就行,全部姓陳,中間帶個繡字,一看就是一個地方出來的。 對她們陳霖也比較的嚴格,先看過這些孩子的根骨如何,分不同的根骨,挑選適合的孩子習武。 根骨一般的就是跳個cao,爭取身體健康,選擇不同的天賦學習。 若是根骨適合習武的,那就恭喜了,全部都是重點培養,十六歲可以工作,二十歲換崗位,然后三十歲退休,當然了,做的比較好的話,說不定不用三十歲。 至于成親,二十歲以后可以自行安排是否成親。 陳霖的育幼堂給了小九靈感,他的手筆就要大的多,他屬于男嬰女嬰都要的。 其實李太后所掌握的力量,跟這也有點類似,一支專門保護皇帝的秘密隊伍,傳說中的暗衛。 沒人知道,掌握這支隊伍的人,竟然不是皇帝自己。 這也是先皇做出的最大讓步,等李太后死了,就要交給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