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他漫不經心地在木盆上敲了敲。 靜觀其變。 暗處的人收到指令,悄無聲息的離開。 皇宮內最近人心惶惶,暗潮涌動。 四皇子公然違背宮中律條捉了野生麻雀送去御膳房,天子犯法與庶民不同罪,往日他撒個嬌就過去了。但近年來國舅爺榮國公越來越囂張,讓皇帝早有不滿,如今就抓住這個由頭、扯出前些日子皇后也曾下令捉鳥的事,一并從重發落了。 禁衛軍統領罷職,皇后禁足三個月,四皇子閉門思過一個月。 而此時御膳房總管又上報,麻雀當晚就不見了,負責宰殺麻雀的小太監被人一掌打死。 皇帝令人調查,證據全指向榮國公,是榮國公覺得外孫兒的行為不妥、派人弄走麻雀善后。 一個外臣,在皇宮里消息非常靈通,還想殺人就殺人,這還了得? 本來只想給榮國公一脈一個警告的皇帝勃然大怒,覺得整個皇宮都不安全了,清理了一批宮人和禁衛軍,處置了一批四皇子黨的大臣,砍頭抄家、流放、罷官、貶謫。 一時間,四皇子黨元氣大傷,前朝后宮被血染紅,人人自危、噤若寒蟬。 榮國公無論如何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外孫兒僅因為一只麻雀就惹怒了皇帝,從麻雀事件到塵埃落定,總共不到二十天,其中種種事件發展看似合理,卻好似被一只無形的手推著,推向了對他們最不利的結局。 因此,即使被砍掉大半勢力根基、處于風口浪尖,榮國公依舊不低調做人,執著地派人暗查,終于查出了結果。 幕后推手竟然是大皇子。 大皇子派人殺了小太監、拿走小麻雀,而御膳房總管是大皇子的人,掩蓋消息又在關鍵時刻捅出來,成功將了榮國公一軍。 作者有話要說: 小麻雀:等我尾巴毛長出來,我要去報仇! 蕭珩:報完了。 第6章 新仇舊恨,榮國公氣出一口老血,咬牙切齒地琢磨著怎么回敬。 而大皇子正在宮中和珍妃兩臉凝重的思慮是誰殺了小太監,他們對四皇子下手只能說是順勢而為,當時只覺得興奮暢快老天助我,此時才覺出了后怕,有種成了別人的棋子的錯覺。 皇帝子嗣頗豐,兒女排行是分開的,前九位皇子的年紀差不多,大皇子只比九皇子大三歲零六個月,下面還有近二十個不到十歲的弟弟meimei,可見皇帝有多能生。 大的這一茬長起來,在皇帝的制衡之下,除了老二蕭珩外,另外八個皇子都有點奪嫡的本事,斗的就非常激烈,相應的出點什么事就很難推測出是誰干的。 母子二人討論半天,認為小太監死后,沒發現其他幾位皇子有什么動作,那說明殺人很可能是一時沖動、而不是對方精妙布局的開端,于是鎖定了跟四皇子有仇的五皇子、頭腦簡單的七皇子和性格詭譎想一出是一出的九皇子。 狗急跳墻,大皇子不想讓榮國公盯上他們,于是散布消息布下迷陣,把事情往五、七、九三位皇子身上推。榮國公信不信倒無所謂,把這三位拉下水后,其中的幕后黑手會認為暴露了、從而對四皇子一派斬草除根,被牽連的人則會以為榮國公瘋狗亂咬人、進而對付他。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幾位皇子肯定會趁機做些什么,事情就更撲朔迷離,真相如何也根本不重要了。 總之,把水攪混了,對大皇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不過外面鬧得再兇,冷宮里歲月靜好。 趁著小麻雀沒醒起床洗褲子的蕭珩,收到了前朝后宮風起云涌、各皇子黨派陷入亂斗的消息,他嗤笑一聲,對自己一手挑起并推波助瀾造成的局面毫不關心,冷著臉讓人繼續靜觀其變并找機會加一把火。 把褲子洗完晾好,屋內傳來幾不可聞的翅膀扇動聲,是不想養傷耐不住寂寞的黃依依試圖趁他不在偷偷溜出來放風。 蕭珩眼中閃過笑意,腳步一點,風一樣眨眼間來到門前,他放重腳步并咳了一聲,屋里傳來小麻雀絕望的叫聲。 “啾啾” 又被逮到了,怎么回回這么巧! 蕭珩信步而入,隨手把鉆出被窩的小麻雀拿起來,打量一遍,著重欣賞了會兒她懊惱疑惑又氣鼓鼓的小眼神,這才輕撓著她的翅根。把她撓的瞇著眼睛渾身羽毛炸開,舒服得自己往他手上蹭。 “啾啾” 大兄弟,這手藝我喜歡,以后你出宮不當皇子,還能當個手藝人! 蕭珩失笑,“你這只小麻雀怎么這么好享受?!?/br> 黃依依爽快地抖著羽毛,好享受怎么了,這自然界中,只要有腦子的動物都好享受。 等蕭珩服務完畢,黃依依就翻臉不認人,扭頭啄他的手。 “啾啾啾” 我好了我要出去我要憋瘋了,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讓我出去! 蕭珩不以為然,他也見過養在籠子里的麻雀,在方寸之地也能自得其樂繁衍后代,可見麻雀不是“不自由毋寧死”的品種。更何況黃依依只是每天早上鬧一會兒,跟起床氣似的,鬧完就宛如好吃懶做的小少爺,開開心心地享受蕭珩的投喂,吃完睡睡完吃,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覺。 不過今天黃依依似乎是真想出去。 “啾啾啾” 天太熱了,我老是窩在床上好像餿掉了,你聞聞我臭不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