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子 第52節
弘昱作為胤褆的嫡長子,初遇時那般傲慢惡劣,當時相處幾次卻發現這人倒沒他想得那般可惡,反而有幾分可憐,年幼便喪母,就算生來富貴,卻年少就受父牽連被圈禁起來,再也不能出府。 弘昱特地讓人給他捎信,那必定是有所求,弘暉打開信封匆匆一覽,面色復雜,信上所求之事對他所言倒并不復雜,只是他沒想到會是如此罷了。 自從胤褆倒臺,這京中就沒人關注,他好久沒聽到他們的消息,竟不知道弘昱的四姐在前幾天歿了。 弘昱有四個同母的jiejie,其中兩人被康熙嫁去草原,還有兩人因胤褆當日的求情而被康熙允諾留在京中,而弘昱的四姐便是留在京中之人,可惜沒等到她出嫁,胤褆就已經被圈禁起來,好在康熙早就為她賜過婚,去歲二月嫁與騎尉佐領孫承恩,今歲二月就歿了。 出嫁不過一年人就沒了,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人為,還是她體弱所致。 弘昱寫來的書信極盡哀傷,弘暉記得他當初只身一人帶著護衛到琉璃工坊,揚言要為jiejie們買下琉璃鏡當作嫁妝,如今四姐已歿,弘昱半點未提要弘暉幫其查明死因,只是懇求弘暉幫忙照料同樣留在京中的二姐。 弘暉看著手里的書信心里非常難過,他還記得大格格曾說著自己羨慕胤褆家的四位格格,她們是福晉嫡出的格格,又受到太后的寵愛,風光一時,一直養在深閨,因著胤褆奪嫡失敗,如今連去世都無人過問,當初疼愛過她們的太后,可曾派人去她們夫家探望過呢? 弘暉掃了一眼滿臉擔心的陳福,收斂了一下心緒,淡淡道,“放心,我心里都有數,此事你不必過問?!?/br> 第60章 二合一 弘昱特地托人給他帶信, 就是為了讓弘暉幫忙照顧自己已經出嫁的jiejie,其實弘暉覺得此事沒有必要瞞著康熙,若是弘昱直接將信遞到康熙面前, 許是效果會更好些。 如今人們都認為康熙已經徹底厭棄了胤褆, 故而對胤褆一脈都避之不及, 弘暉雖然不知康熙如今心中是如何想的,但卻曉得若胤褆的這位四格格當真是受折辱輕慢而死,康熙是不會坐視不管,關鍵是要讓上面知曉這件事。 康熙雖然將胤褆的爵位削去, 貶為庶人圈禁, 但是從未少過胤褆那一家子的吃喝,甚至就連府上幾位格格都是正?;榧? 嫁妝物品都是由內務府備好的,可見她們作為宗室格格的身份并沒有變, 但是世人捧高踩低, 眼見胤褆失勢,難免不會動些手腳, 不管是內務府發放下的東西,還是對待出嫁格格們的態度, 肯定都會比以前差很多。 以弘暉如今的身份, 其實只要找上那幾位格格出嫁的夫家,上門敲打一番就夠了, 用不著多么麻煩, 但是弘暉將陳福打發下去后, 還是準備進宮去見康熙,想要將這事擺到明面上來。 乾清宮中,康熙翻閱著案前的奏折, 聽聞弘暉進宮覲見時,面上沒有露出驚訝,而是露出幾分笑來,梁九功抬頭覷了一眼皇上,賠笑道,“這弘暉阿哥當真孝順恭敬,時常進宮給皇上您請安……” 康熙橫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你這老家伙是越發不坦誠了,明知道弘暉是為何入宮,還在朕這里?;ㄇ??!?/br> 梁九功聞言,連忙作勢告罪求饒,“皇上恕罪,皇上英明神武,奴才的這點小把戲哪里能瞞得過您,還請饒了奴才這么一回吧……” 對梁九功進行敲打過后,又見他連哭帶唱做戲一番,康熙這才輕拿輕放,慢悠悠道,“讓弘暉近來吧,朕倒要看看他今日要說些什么?!?/br> 自從他把老大那一脈給圈禁起來后,就一直沒有再提起過,而不管是這朝中百官,還是他那幾個好兒子,都不曾在他面前提過胤褆,時間久了,康熙對這個大兒子都有些淡忘了,不僅是對他這個人,甚至就連他之前犯的那些事,如今再想起只覺得心情復雜,卻沒有之前那么氣惱。 康熙最忌諱的一點,便是胤褆用巫蠱之術謀害太子,老大既然可以因與太子不對付而使巫蠱之術,那么有朝一日看自己這個皇阿瑪不順眼了,是不是也會這個邪術用在他身上? 只要這般一想,康熙就對這個兒子心里惱怒盛幾分,而他明明將這老大一大家子的人都給圈禁起來了,還讓隆科多秘密監視,沒想到那府邸居然還能傳出書信,一想到這兒,康熙的臉色就晦暗起來,等到弘暉進殿時,壓根不能從康熙的臉上窺探出皇上此刻究竟是何心情,就老老實實地請過安后進行匯報。 “……那弘昱堂哥給孫兒寫來的信上,是想要讓孫兒多照看一下大伯家的二堂姐,但孫兒以為,皇法瑪作為天下英主,此事必須得向你稟報才行……” 康熙淡淡掃了一眼跪在殿前的弘暉,語氣聽不出喜怒,“胤褆使巫蠱之術,又有謀害太子之心,簡直就是亂臣賊子,你覺得朕還要為他女兒做主?” “孫兒對朝事并不了解,對大伯所行所為不敢加以點評,但是那幾位堂姐皆是宗室格格,身份貴重,又得太后娘娘的喜愛,知書達理,并未做過什么錯事,雖然大伯已經被圈禁起來,無法為她們做主,但是弘暉與皇法瑪卻還是她們的娘家人,如今四堂姐芳年早逝,咱們作為娘家人若是坐視不理……” 弘暉這次僅從親情方面出發,論起親疏來,這位四格格是他的堂姐,也是康熙的嫡親的孫女,他們就是她最親的娘家人,本該為她做主。哪怕是在鄉里的一個小宗親氏族,族中也會出現叛逆犯事的族人,但是他們的親人家眷卻不該卷入其中,還是該受到宗族的庇護。 而康熙作為皇上,他早已經將自己的子孫們都當作臣下奴才,若是犯了事就會嚴厲處罰,但其實他不僅僅是一個君主,還是天下最大的家長,便是出于人倫親疏,此時也該為這四格格出頭。 康熙盯著跪在地上的弘暉,沒聽他為胤褆辯解半句,更沒有置疑自己對胤褆的處罰,反而是談起親戚人倫來,康熙眼底的猜忌逐漸消散,聽著弘暉說了這么多,他原本還有些惱怒的心情,已經被復雜酸澀所填補。 “講了好一會兒的話,也該累了吧,梁九功,賜座!” 梁九功連忙帶著小太監搬上來一張繡凳,然后又聽到皇上賜茶的命令,忙不迭地去茶水房讓宮女上茶,而弘暉卻是不驕不躁,不管是剛進來的時候,還是如今被賜座賜茶的,都是一副寵辱不驚,也沒有半點驚慌。 康熙暗贊了一句這個孫兒,眼里很是寬慰,如今朝中不管是那些百官朝臣,還是他的那些兒子們,哪個不盯著他座下的龍椅,他們只當他是一個帝王,想從他這兒謀求利益,但是弘暉卻是將他當做一個祖父,當作一個該為小輩出頭的長輩,而這點在康熙看來是難得可貴。 可見這孩子是打心眼里就親近他的,若不然也不會在收到弘昱的書信后,就立刻想到來請求他,這種直白而又孺慕的眼神讓康熙心頭暖烘烘的,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與弘暉就像是民間尋常的祖孫一樣。 本該如此,若是受到了委屈就直接與他說便是,何必要在他眼皮子里底下搞那些小動作呢,康熙心底想起一人而不滿,看著眼前的弘暉就越發順眼,直接道,“雖然胤褆大逆不道,但是他的那幾位格格都是宗室格格,若真是被人輕慢,朕會為它們做主的?!?/br> 有了康熙這么一句話,弘暉就放心了,他乖巧地在康熙面前應聲。 這朝中之人其實都是跟著康熙的態度行事,只要康熙表態,那些人就根本不敢怠慢。 弘暉將這事告訴康熙后,并沒有就完全不管了,那個四堂姐如今已經歿了,其中是否有隱情自有康熙去調查,而他則是要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另一位二堂姐身上,弘暉覺得逢年過節的都可以讓府上送去一些禮品,省得她夫家以為這二堂姐身后沒人了,除此之外,也要讓太醫時不時上門請脈,多調養調養身子。 還可以讓大格格過去將人邀請出府赴宴,大格格與胤褆家的二格格是自幼相識,她們之間情分可比弘暉要深得多,況且弘暉作為男子,就算是堂姐弟的關系,也不便走得太近。 不過這四格格之事也給弘暉敲了一記醒鐘,他知道前些年他阿瑪就已經為大格格向康熙請旨,想要將她留在這京中。 四爺這些年頗受重用,而子嗣卻一直不豐,就這么一個女兒,康熙便點頭同意了這件事,弘暉覺得光將大格格留在京中還是遠不夠,應該要提前將婚配人選物色起來,最好將對方家庭環境多觀察一下,若是為人不厚道,也好及時更換人選才是。 等弘暉憂心忡忡找上胤禛時,將自己心里對大格格未來婚配之事說出,得到的卻是四爺一個沉默反應。 胤禛盯著眼前這個少年老成的兒子,這小子整天忙活這兒忙活那兒的,如今竟然連自己jiejie的婚事都開始管上了,這讓胤禛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多余,怎么兒子比他這個當爹的還要積極? 弘暉見他阿瑪一點反應都沒有,頓時有些著急,“阿瑪你可別不當一回事,這女子若嫁錯人家,那就是吃虧一輩子,必須在一開始時就要選好人選……” 眼看他就要喋喋不休講出一堆,胤禛趕緊伸手制止,“好了好了,這事我早就有打算,不勞你cao心了……” “有人選了?”弘暉好奇探頭,“阿瑪你選的是哪家的小子?”趕緊說出來,好讓他去打探清楚。 看他兩眼瞠圓,顯然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模樣,胤禛沒好氣道,“自然是你母家表哥,怎么,難道你對他還不放心?” 弘暉一聽是母家表哥,就立馬將他那幾個舅舅的兒子都扒拉出來,最后數了一遍后才不敢置信地望著四爺,“阿瑪,難不成是德伍?” 若是按年齡來看,也就德伍最合適了,恰好與大格格是同歲,但是德伍作為他的伴讀,在王府里待了好幾年,他也沒瞧出大格格與德伍有擦出火花的樣子啊。 胤禛一臉淡定,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下一口才瞟向弘暉,道,“這個德伍可是你大jiejie親自選的?!?/br> 所以就別打什么歪主意了,胤禛對這個人選很滿意,大格格是李氏所生,而李氏還生了好幾個兒子,若是能將大格格嫁到福晉的娘家,這對弘暉也是極好的事情,雖然他們姐弟之間關系一向親近,但這么一來,就不僅僅是親近,甚至還是利益相依,以后讓弘昀、弘時幾人也可為弘暉當助力。 而且德伍又在王府里當伴讀,可謂是在四爺眼皮子底下長大,胤禛對這個人選也比較放心,不怕女兒會在他手上受委屈。 弘暉卻是一臉糾結,他之前半點都沒察覺出大格格對德伍有什么不一樣的心思,怎么會選這個德伍當夫婿呢,從四爺書房里出來后,他就徑直奔向了大格格的住處。 對于弘暉此時才知道自己的夫婿人選,大格格很是不滿意,“大弟弟你整日忙活著別人家的事情,居然連我這個親jiejie的婚事都給忘了……” 弘暉這時才不聽她的抱怨,而是趕緊拉著她坐下,緊緊盯著大格格,“大jiejie你與我說實話,你當真是喜歡德伍表兄?” 不是弘暉埋汰德伍,只是這家伙平時太虎了些,雖然人品不錯,但是有著長相白凈斯文又多智善謀的烏智作對比,他這個親表哥明顯就是“關系戶”,是憑借著福晉這層關系才能進府當伴讀,而烏拉那拉府上這些年越發沒落,自從他外祖費揚古過世后,幾個舅舅的才能都不出眾,目前德伍在王府當伴讀,除了在武術課上表現出彩,在讀書上也不是很有天賦。 甚至論其心眼來,德伍可能還不是大格格的對手,時常被大格格欺負得不敢吭聲,大格格又怎么會選這樣的一個人來呢? 面對弘暉的質問,大格格直接仰著頭看他,“正是因為德伍不太聰明,我若是嫁給他,日后也不用擔心他會欺負我啊?!?/br> 弘暉半信半疑地看著她,如今的大格格可不是曾經那個文弱女孩,一手鞭子甩得虎虎生威,就算是嫁到旁人家里,旁人也不一定敢欺負她吧? 見弘暉還有些不信,大格格直接氣鼓鼓道,“大弟弟怎么就不信我呢,反正我是覺得德伍挺好的,咱們幾個從小一塊兒長大,又比旁人更熟悉,以后嫁過去我很快就能適應下來,到時候隔三差五還能跟著他回王府呢……” 弘暉聽這么一說,似乎也挺有道理的,終究他不是女孩子,對女生的那些擇偶標準不太懂,但見大格格表現得這么堅決,他再這么問下去倒像是對這門婚事有著多大的不滿,只好暫且打住,而是盯著大格格叮囑,“雖然德伍表兄是與咱們一起長大的,但若是他日后欺負你……” 弘暉覺得說不下去了,仔細想想這些年,幾乎都是大格格追著德伍欺負,算了算了,還是回頭去找德伍多叮囑幾句吧。 大格格見他啞口無言的模樣,忍不住笑出聲,“你看,連你也覺得他不會欺負我吧,就放心好了……” 弘暉無奈點頭,除了放心以外,他也沒別的方法了啊。依譁 等弘暉走遠后,大格格臉上的笑容才收斂些,德伍確實挺好的,選了他當郡馬,不管是對阿瑪,還是對大弟弟、對弘昀他們,都該是一件好事吧。 而她自己,肯定能將日子過好,不讓阿瑪與弘暉擔憂。 弘暉自從知道了大格格與德伍的婚事后,平常相處時就留意觀察起來,這才注意到他倆果真是與幼時相處不太一樣了,以前的德伍就像是一個牛犢子,做事橫沖直撞相當地莽,每次見到大格格也是一副打打鬧鬧模樣,如今倒成了羞答答的小媳婦模樣,大格格一露面,整個人就羞澀起來,偏生長得又黑又壯還要蜷縮躲躲閃閃起來,每次弘暉與烏智都覺得簡直是沒眼看。 相比之下,大格格就顯得落落大方多了,時常會帶人過來送些點心,說上兩句客套的話就施施然離開,留下羞澀得扭成麻花的德伍。 弘暉一直留意著弘昱四姐所嫁的孫家,發現再過了數月后,孫家人就被康熙貶斥了,他并沒有聽到康熙提起胤褆的四格格,但是以別的由頭將孫家在朝的人都上上下下擼了一個遍,或是貶謫或是直接摘了官帽,幾乎沒有一個是完好的,便是再怎么遲鈍的人都能察覺出來,這孫家肯定是犯了皇上的忌諱。 眾人仔細想想孫家近來都發生了什么事,唯一比較顯眼的就是歿了一個新媳婦,還是被圈禁的胤褆的嫡親閨女,這下眾人心里泛起了嘀咕,這幾年皇上確實是半點都不過問那被圈禁起來的胤褆,瞧著應該是不會再有翻身的機會了,但是對于孫輩似乎又格外憐憫些,容不得旁人苛待。 皇上連被廢圈禁的胤褆家的格格都這般善待,那其他幾位王爺貝勒的女兒豈不更是重視,一時之間京中娶了宗室女的朝官們都背脊一緊,仔細回想著自家是否有怠慢這些宗室女們,心里打定主意回頭多叮囑家中太太照顧著些,可別步了孫家的后塵。 康熙的這通發落,不僅僅是出嫁的宗室女們在夫家的待遇好了起來,就連被圈禁起來的弘昱日子也比原先好過些。 胤褆的生母是宮里的惠妃,這可是侍奉了康熙幾十年的老人,而且還是宮里的四妃之首,早些年的時候那是相當地風光,可自從胤褆被廢圈禁起來,惠妃就半點不問事,將自己的宮殿都改成了佛堂,日日在里面吃齋念佛,說是要替胤褆請罪,半點不問外面的事。 但是在康熙這通發作之后,惠妃倒是開始露面了,她也不關注其他事情,只是時不時地往弘昱那里送點吃食,至于胤褆那兒,她是半點都不過問,只當是沒這個人存在,心里只念著弘昱這個嫡孫,不是送吃食就是送衣裳,有時甚至還送些解乏的東西進去,而對此康熙一直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根本不追究。 為此,原本已經萬念俱灰的惠妃逐漸振作起來,雖然仍然吃齋念佛,但是孫子孫女那兒卻格外上心護犢子,時不時打發人過去探望一下。 弘暉得知后心里感嘆,他不知道康熙對待惠妃有幾分情誼,這好歹也是陪了自己幾十年的老人了,從年少的十幾歲一直到如今的暮年,若非是此次責罰了孫家,惠妃恐怕就一直閉門念佛,如今這樣倒是有了新的念想,日子也更有盼頭??滴跄S惠妃給被圈禁起來的弘昱送吃送喝,也算是對她還剩的那點溫情吧。 但是康熙對太子所剩的溫情卻不多了,等到康熙五十年十月時,康熙突然派人將都統鄂善、尚書耿額、齊世武、副都統悟禮等人鎖拿,這些人都是太子一黨,經此打擊,原本就氣弱的太子黨更是元氣大傷,與之相反,八爺一黨則是氣焰越發興盛。 但是胤禩并沒有高興多久,等到十一月份時,胤禩生母良妃病逝,這對他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在眾多皇子中,胤禩的出身算是比較差的,雖然宮里有不少妃嬪都是出身包衣,但是在幾位年長的皇子當中,幾乎生母都是高位妃嬪,唯獨胤禩生母位份一直比較低,還是在他顯示出不凡的能力后,康熙才晉升了良妃的妃位。 胤禩這般想要登上高位,何嘗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讓生母母憑子貴,如今尚未實現良妃就已經病逝,為此消沉了好些日子。 原本康熙對胤禩一黨頗為忌憚,但良妃逝去,見到這個兒子這般神傷,倒是勾起了他心中的幾分憐愛,康熙年幼時生母就已經病逝,心里一直對生母比較追念,如今看著胤禩難過,難得對其態度稍微好了幾分。 而雍王府這一年卻是得了兩個兒子,分別是鈕枯祿氏生下的弘歷與耿氏生下的弘晝,兩個孩子打落地就是身子康健,不出意外都是能養大成人的,這讓胤禛喜不勝收,可惜遇上太子黨羽被鎖拿、良妃過世的消息,即便是得了兩個麟子,卻不能喜形于色。 第61章 簡單一章 胤禛對于多了兩個小兒子的事情是真的高興, 本身他的子嗣就不豐,這么多年府里都沒什么喜訊,哪里想到這次居然能一下子添了兩個兒子, 而且還都是一出娘胎就健康強壯的, 這下子他的子嗣在兄弟們當中也不算少的了, 弘暉連著好些日子都能見到四爺嘴角微翹,可見心里對此事滿意至極。 但是胤禛對給自己添了兩個兒子的格格卻沒多么大方,不過是大手一揮賞賜下去一批東西后,就繼續忙著處理朝政。如今朝中局勢變幻莫測, 黨派之爭越發激烈, 就算胤禛打定主意要韜光養晦,也忍不住為如今的形勢捏緊手心, 將目光時刻放入前朝。 而剩下的時間他還要時常召見弘暉,胤禛如今對弘暉很放心, 完全不將他當孩子看待, 而是當作王府的繼承人來培養,烏拉那拉氏作為王府福晉只能處理內務, 但是王府里還有很多外面的事情要處理,這些原本都該由胤禛來解決, 可他卻全部交到弘暉手里, 甚至連自己的一些人手也交由弘暉來調用,可謂是非常放心。 所以哪怕胤禛再忙, 他也是每日都要抽出一些時間來見弘暉, 剩下零星點的時間再分到大格格、弘昀身上, 輪到弘時的時候對其關注就已經少得可憐,為此李氏還常常在東大院抱怨,恨不得讓弘時早生幾年, 而對于如今新生的弘歷與弘晝而言,胤禛除了在最開始得知自己添了兒子時高興,后來直接丟到腦后。 因良妃的病逝,兩個孩子的百日宴都沒有大辦,不過是在王府里擺了幾桌,連外客都沒請,與他們年長的哥哥jiejie相比,那就是相當冷清。 為此鈕枯祿氏覺得非常委屈,雖然當時去侍疾的時候,她就已經感受到了四爺對自己的冷淡,但是在懷了身孕后還是忍不住期待起來,瞧瞧這府里唯二生了男丁的女人,一個是高高在上的福晉,另一個則是橫行霸道的李側福晉,鈕枯祿氏對烏拉那拉氏與李氏羨慕不已,但是前者是福晉,出身大家,不是她可以比得了的,而李氏就不一樣了。 這李氏原先不過是個格格,論其出身來還比不上她呢,卻因肚皮爭氣如今都坐上了側福晉的位置,焉知她鈕枯祿氏就沒這福氣,要知道親王可是有兩個側福晉名額呢。 而如今眼下的場景直接將鈕枯祿氏原先心中的憧憬打破,自從她生下兒子后,四爺除了一開始時賞賜了東西下來,后來連她院子都沒踏進過,這讓她越想越委屈,雖然福晉從未苛待她,尤其生完弘歷后,不管是大廚房還是花房各地都不敢怠慢她,但這與鈕枯祿氏一開始設想的差得太多了。 既然寄希望于四爺身上不靠譜,那就只能牢牢抱住福晉的大腿了,等鈕枯祿氏從巨大悲傷中醒悟過來時,就發現那耿氏早就殷勤地在福晉那兒伏低做小,氣得她銀牙差點咬碎,第二日就早起去正院給福晉請安,日日打卡報道,一副誓要將耿氏比下去的樣子。 弘暉早就知道鈕枯祿氏與耿氏會生下弘歷與弘晝這兩個孩子,但是他卻沒有故意從中作梗,只想讓其順其自然,萬萬沒想到這鈕枯祿氏與耿氏生產后,竟發展成兩位格格相互內卷的過程,他額娘倒成了漁翁得利,坐享其福,每日被兩位格格溫柔小意地伺候著。 弘暉好幾次過來給烏拉那拉氏請安都撞見這樣的場景,只覺得他額娘這日子過得比他阿瑪還要舒服,真不知這兩個格格究竟是他阿瑪的小妾,還是他額娘的,也不見她們去四爺那里獻殷勤,卻整日在烏拉那拉氏這里爭寵。 鈕枯祿氏見到弘暉來正院請安時,就更加激動,她先前可是給四爺侍疾的時候與弘暉阿哥打過交道,這論起交情來,肯定是要比耿氏更深吧。 鈕枯祿氏心里還有其他小九九,如今四爺那里指望不上,她就巴著烏拉那拉氏,如今福晉膝下就一個弘暉阿哥,而且還是住在外院,若是福晉覺得膝下寂寞說不準就將她孩子抱養了呢,那對弘歷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由嫡母養在身邊,總比呆在她這個生母旁好多了,因此拐彎抹角地在烏拉那拉氏面前提了好幾次。 烏拉那拉氏對她心里的那點小算盤一清二楚,只是卻不耐煩在身邊再養個孩子,如今她這日子過得滋潤,若真再添個孩子,那就不是逗趣,而是給她添麻煩了,她懶得應付著鈕枯祿氏,既然鈕枯祿氏不想自己養兒子,那就干脆與耿氏換著養好了。 就這樣,鈕枯祿氏還沒反應過來,福晉就派人抱走了她兒子,卻不是抱去正院,而是交給了耿氏,順帶還將耿氏的兒子塞到她懷里,這下子鈕枯祿氏是徹底欲哭無淚了。 若是把弘歷送去正院,那不管是對她還是對孩子都是一件大好事,她可是好不容易才狠下心來做這個決定,可福晉卻將她兒子送到耿氏手里,那她還能圖啥?還不如自己來親自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