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穿來我就被流放了 第7節
不一會兒,王御醫匆匆趕來,和昨日一樣,他熟練地請了脈:“縣主憂思過重,需安心休息”。 但他一想到國公府的情況,也有些為難,現在這種情況下,他總不可能去勸李真真,要她開心起來。 于是,他開了藥,吩咐藥童去熬藥。 走前,他又囑咐了寶石一番:“好好照顧縣主,一定要臥床休息,二十天之內就不要起床了?!?/br> 接著,他臉上露出不舍的表情,但還是從藥箱拿出一個碧色藥瓶,對寶石說:“先把這顆“天王補心丹”給縣主服下,我明日再來請脈?!?/br> 寶石雖不認識藥,但光看這瓷瓶就知道藥的珍貴性,而且看王御醫對那藥的寶貝程度,就可以看出這是好東西。 寶石不認識,但李真真認識呀,這“天王補心丹”在朝中一顆難求,傳得很神,民間夸大到說這藥有起死回生的功能,李真真倒知道這藥沒那么神,但這藥也確實很珍貴。 “天王補心丹”之所以珍貴,在于這丹藥要用到一味藥材,這味藥材及其稀少,名喚“雨馨花果”,雨馨花難以種植,整個大佑王朝一共就只有十株,此花從開花到結果很容易夭折,最后,能平安成熟的果子不多,每年也就那么幾十顆。 而且這藥的制藥過程也很難,一般人煉制不出,要注意火候和配比,整個太醫院只有何御醫能制成。 煉這藥就像太上老君煉丹藥一樣,要煉制七天七夜才可成功,每年去掉殘次品,能成功制成的藥品不足五十顆,有兩年還只煉成十幾顆。 這藥李真真有十八顆,每年煉成后仁德皇帝都會讓人給她送兩顆,這十八顆藥是她這些年攢下來的。 拿到藥后,李真真趕緊吃了,她這破身體確實需要好好養養。 昨天只顧收東西,都忘了自己給吃一顆,有人懷揣巨寶而餓死了,她可不要也來這一出。 等晚上沒人了,她再從空間取一顆出來,明日還給王御醫,估計王御醫也就只有這一顆。 吃了天王補心丹后,又喝了藥,李真真少少吃了些早點,就躺床上休息了。 中午,閻衛從酒樓定了飯菜送過來,送過來的依舊是粵菜,因李真真還在生病中,今日暫時不能吃川菜、湘菜這些味重的菜。 這家粵菜館在上京也是數一數二的,有“麻皮乳豬”、“三色龍蝦”、“白玉羅漢”、“百花釀鴨掌”、“蟹rou|湯餃”……等十道菜。 十道菜品色香味俱全,吃得李真真和寶石異常滿足,飯后,李真真還吃了一碗她最愛的椰汁蜂蜜燕窩。 飯后,寶石收拾好食盒,就去廚房燒熱水,李真真幸福的翹個腳腳,在那里滿足人生。 剛休息不到一刻鐘,寶石那大嗓門又響起:“縣主,縣主,圣旨來了?!?/br> 得,圣旨來的可真不是個時候,李真真剛吃完飯,嘴角還在冒油,這樣出去顯得她過得太滋潤了。 還好她急智,趕緊拿過梳妝臺的蜜粉涂在嘴上和臉上,扮成一副虛弱的樣子去接旨。 她是被寶石攙著去接旨的,頭上頂著一個大包,搽了綠色藥膏,雖用布包了起來,但周圍沁出一圈藥膏,綠油油的一圈。 頭發披散著,嘴唇發白,一出來把國公府其他人都嚇了一跳,估計這些人從來沒見過“永??h主”這么不修邊幅的模樣。 李真真倒不介意,雖然她上午睡了一上午,中午還吃了一頓好的,但她整個人的記憶還是有些混亂,人也認不全,索性先暫時裝病弱。 半邊身子壓寶石身上,走路顫顫巍巍的,一副仿佛隨時要吊氣的模樣,寶石在一旁不要錢的往她嘴里塞人參片。 這兩人一出現,把宣旨的太監都嚇了一跳,恨不得找個凳子讓永??h主坐下,免得她一口氣喘不過來。 她人一到,太監就開始宣旨,秦家判的是流放五千里外的北荒,到北荒之后當軍戶。 同批被流放的還有安國公家、平南候家、書中女主所在的沈家及書中男主所在的張家。 當然了,這本書是架空的,此北荒非華國那個北大荒,雖都帶有荒字,但這個北荒是朝廷的軍戶重地,這里有二十萬大軍鎮守,周邊連接四個小國,這四個國家都是喜歡打仗的游牧部落,所以北荒常年戰亂。 北荒距上京城相隔四個省,約五千里地左右,所幸要求到達時間有六個月,時間上還比較充裕。 看來仁德皇帝對他們還是很仁慈的,估計也是體恤他們這群人老弱病較多。 仁德皇帝對李真真的安排就比較微妙了,圣旨規定她依舊是永??h主,不過將她的封地和食邑取消了。意思是給個空名頭? 李真真挑了挑眉,沒說話,秦家人面面相覷,各有心思不同。 接旨后,李真真就被寶石給攙扶著回屋休息。 圣旨規定他們正月十七啟程。 今日是十五,意思是他們還有一天的時間可收拾東西,一天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領旨后各家趕緊回各屋收拾行李。 關了好幾天,眾人都已有了最壞的打算,現在,圣旨宣布只是流放,沒人砍頭,這個結果對這些女眷來說已經很是滿意。 幾位婦人也很克制,知道馬上就可以和相公團聚,雖說受了些苦,但一家人整整齊齊,比什么都重要。 府中下人也要一一離開,一時之間,倒是各自忙碌起來。 回屋后,李真真讓寶石去收拾衣服,她自己繼續躺床上休息。 衣柜里衣服少了她不擔心,因寶石并不是她的貼身丫環,她有兩個貼身丫鬟,一個叫書畫,一個叫翡翠。 書畫半個月前剛成親,嫁給了她娘家二哥的書童,書畫成親后,李真真暫時沒找到合適的大丫鬟,見寶石伶俐,就帶在身邊跑腿。 寶石是她三姐夫閻衛送過來的,會武,前年送過來時才十二歲,今年也才十四歲,還是個小孩子,武功倒是高,就平時咋咋呼呼的,李真真讓她在院里當二等丫頭,平日主要起護衛作用。 另一個的貼身大丫鬟叫翡翠,現在正在她娘家照顧著兩孩子。本來她也在娘家,在出事的前一天,她和秦燃吵了一架,兩方吵得誰也不讓誰,李真真一氣之下就帶著孩子回娘家了,但一聽說公爹和相公出事,她又帶著寶石趕回了國公府。 *** 這個朝代的衣服有點像華國宋朝的衣服,上衣倒是可以,但下裝幾乎是裙子,裙子里面穿褻褲,這種裙子外穿的方式極其不方便,至少李真真很不習慣。 原主會騎馬,之前做了不少騎馬的騎裝,李真真打算上裝穿大棉襖,下裝就穿騎裝,都流放了,也不在乎美不美。 “寶石,收拾簡單利落的衣服,裙子就不帶了,把我那幾套騎裝全帶上?!?/br> 想了想,她又對寶石說了一句:“少帶些我的衣服,盡量多收點五少爺的?!?/br> 其實她主要是覺得自己和孩子的衣服都收了不少,便宜老公的衣服她沒收,而且便宜老公衣服尺寸要大一些,以后不管是拿去當鋪或是改成其他衣服,布料多要劃得來些。 正好,她婆婆衛氏派了貼身丫環來找她,想囑咐兩句多帶點他兒子的衣物,丫環聽到這話后,沒進屋再囑咐,直接將聽到的話告訴衛氏,這可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衛氏聽到這話后,心里慰籍不少:這五郎媳婦吧,在家的時候,鬧歸鬧,人也嬌氣得不行,但對他們家五郎,是真死心塌地,完全不用她cao心,那真是把五郎放心尖尖上,連衣服都緊|著收五郎的。 作者有話要說: 說明” 1、“天王補心丹”的名字來自百度。 第8章 靈境胡同里,秦國公府算是占地最大的公府,他有左邊翰林院大學士府的七個大,有右邊刑部尚書府的三個大。 在京中這般寸土寸金的地方有這么大的宅院,足以可見秦國公府當年的顯赫。 當年,老秦國公和先帝一起逐鹿中原,打下江山。先帝賜下秦國公府,另御賜了一份“丹書鐵契”給老秦國公的后代,老秦國公也是個爽快人,收了“丹書鐵契”,交了兵權,當起了閑散國公爺,在京城里頤養天年。 老秦國公戎馬一生,在打仗時傷了身體,不能再有孩子,老婆在戰亂時也沒了,只剩下他唯一的兒子。 他本想讓他那唯一的兒子棄武從文,結果那小子是個武癡,自己跑軍營去歷練,人沒了。 把老秦國公悔得哦,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幸虧兒子去軍營之前娶了媳婦,兒媳婦肚皮也爭氣,過門不久就有了身孕,兒子去世時兒媳婦已有六個月身孕。兒子去世后,老天保佑,兒媳婦生了一個孫子,讓他老秦家有個后。 一年后,兒媳婦改嫁,他沒阻攔,還另添了嫁妝,畢竟她還年輕,才十八歲。 就這樣,老秦國公帶著孫子長大,他一輩子是武癡,兒子也是武癡,可不想孫子也成武癡,他指望著孫子能走科舉之路。 可惜的是,他那孫子不是讀書的料,上學后,天天和老安國公那嫡孫在學院里惹事生非,成了京中有名的紈绔子弟。 紈绔子弟就紈绔子弟吧,只要不學武,不步他爹的后塵就行。 待現任秦國公秦思文長大后,因紈绔的名聲太響,不好定親。老秦國公也覺得沒什么,當家嫡女不好找,找個貌美的嫡次女或小女兒總行吧。 他們家不需要上進,不需要去爭功名,平平安安長大,家庭美滿幸福就行,當然呢,多子多孫就更好。 是年,秦思文娶了禮部尚書的小女兒衛心語。那衛心語姿容綽約,長相貌美,就是性子有些膽小,不愛與人交際。 但老秦國公和現任秦國公對這完全不在意,老秦國公想:我家什么身份,不需要去交際。而現任秦國公是個紈绔子弟,每天都在京里晃來晃去,不務正業,也不需要媳婦和誰交際。 就這樣,秦思文和衛心語婚后也算是琴瑟和鳴,三年抱兩,在第二個孫子出生后,老秦國公含笑九泉。 最后,現任秦國公和他老婆總算不辜負老秦國公的期望,一連生了六子一女,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子孫興旺。 李真真嫁的就是現任秦國公的五兒子。 兩人是在仁德皇帝舉辦的秋季狩獵宴見面的。 少年長身玉立,姿容絕世,穿著一套絳紅色的獵裝,腰懸吉祥玉佩,從遠處獵完獵物騎馬歸來。那真真是一個飛揚絕世的少年,鮮衣怒馬盡在一瞬之間,陽光從他身后灑過來,仿佛在他身上鍍了一層金邊,遠遠望去,就像那九天云外的戰神蒞臨人間。 這一天,上京城中不少貴女都默默芳心暗許,不過誰都沒李真真那么大膽。 當天,李真真對秦燃一見鐘情,開始瘋狂追求他,鬧得滿城風雨,連賭莊都有人開盤口賭李家四小姐能不能追上秦家五公子。 后來,仁德皇帝親自下旨賜婚,也算了結了京里這樁風月故事。 *** 少時,李真真不僅在上京城頗負盛名,在整個王朝也是被人羨慕的存在。 她不僅長得漂亮,仁德皇帝又偏愛她,封她為縣主,還賜有封地,封地內免稅,所有的收入都歸她所有??偨Y起來,有錢有貌有權。 在現代來說,她就是大佑王朝的頂流,人氣堪比漂亮國普普家的大公主。 她為人比較張揚,喜歡穿大紅色的衣裙,頭戴寶石玉簪,腰間經常佩戴著一把紅寶石匕首。 聽說生活也比較挑剔,洗澡水都要用專門的溫泉水,仁德皇帝一生節儉,但是為了她,特意在上京郊外給尋了一處溫泉池,每日都要從郊外將溫泉水送入她府中供她使用。 聽說她喝水要用新鮮的玫瑰花泡水,為此,仁德皇帝還特意在郊外建了一個玫瑰院,里面的玫瑰花專供李真真,以便她在冬日都有新鮮的玫瑰花可用。 還聽說她連身上的熏香都是宮里制香師特制的,就為了不和別人撞香味。 還聽說…… 整個大佑王朝就沒有幾人沒聽過她的傳說,連尼姑庵里掃地的大媽都知道大佑王朝有這么一個深受帝王寵愛的縣主,隨時都能扒拉出幾句關于她的八卦。 當然,最出名的就是她在十五歲芳齡那年,對秦國公府五少爺一見鐘情,打敗數個勁敵,最終抱得美男歸的事跡。 和秦五郎成婚后,她倒是很快消失在眾人視野中,成了一名普通的京中主婦?;楹蟛痪?,就生了大兒子,不久,又生了小兒子。 幾年后再出現在眾人面前,婚姻磨平了她銳利的棱角,雖依舊美艷,但眉宇間的神色終歸不同,再也沒有年輕時那種肆意飛揚的神情。 在線辟謠: 1、李真真冬日里雖愛泡溫泉,但并沒有天天讓人送溫泉水進府洗澡。 2、春日里,她去玫瑰院賞過景,但她從來不喝玫瑰茶,喝不慣那味,更別提冬日泡茶,倒是宮里的幾位宮妃喜歡喝玫瑰花茶。 3、至于那熏香,是她母親傳下來的制香方子,她從小就用這種熏香,沒有什么不準和別人撞香味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