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劍宗大師姐綁定生活系統[治愈]、渣了四個神明后我死遁了、殘王追妻:天才王妃要嫁人、嫁給植物人Alpha沖喜后、鐵血兵神、爹地霸道,媽咪得寵著、爺,夫人又算計您家產了、家有旺夫小福妻、奶狗變狼狗(高H 1V1 年下)
李谷玉有理想有抱負,而且吃得了苦,就看今天這熊貓眼就知道了。 再加上他從小在那位身邊長大,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所以肯定能成事,根本不用她cao心。 現在金玲又回到了自己的初心。 怎樣才能使毒蘑菇無毒化呢 ? 雖然她上輩子學的是物理,但她對當時的生物學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上輩子已經有了pcr擴增儀,甚至已經繪制出了很多生物的基因序列圖。 她想要的就是制造出pcr擴增儀,自己研究某種毒蘑菇的基因序列圖,然后把其中決定毒蘑菇毒性的基因敲掉。 就像玩兒似的,她如同一個初次接觸世界的小孩,即使知道這項技術不一定能夠帶來什么經濟效益,也想去研究。 不過,她想著,既然不能帶來什么經濟效益,就不要花祖國的錢了。 她打算關于這個研究的所有材料都用自己的錢買。 她的錢已經多到花不完,趙新蓮和陸行科家風,每個孩子每個月二十塊零花錢,而且吃家里的喝家里的。 她那渣男爹總是命令式塞錢給她,不收就去sao擾趙新蓮夫婦。 劉紅朝也是沒事就拿張大團結偷偷放她包里,還回去又放,攔都攔不住。 不過她不打算用他們的錢,自力更生不好么? 午飯時間,李谷玉要帶他們去飯店,被金玲她們勸住了。 這年頭的學生,不是誰都像金玲和陸書硯一樣手頭寬裕的,所以四位女同志一致要求為學校食堂的發展做貢獻。 李谷玉自然也是知道大家的良苦用心,他并沒有覺得受到侵犯和鄙視,樂呵呵地就帶著她們去了。 京大食堂和后世的食堂也差不多,只不過建筑沒那么時尚大氣罷了。 一排柵欄后站著穿著白衣、戴著袖筒的打飯叔叔和阿姨。 金玲他們拿著銀燦燦的扁平鐵盤子上前。 打飯的叔叔見到她們就笑了:“嗯,這不微生物系的四朵金花嗎?今天舍得來吃飯啦?不是說廢寢忘食的嗎?” 阿姨們最都把目光定在了李谷玉身上,朝他眨了眨眼:“我說小李同志,今天可要多打點甲級菜,好好照顧女同學??!” 食堂里的菜分甲乙丙等,甲等菜等于大魚大rou,乙等就是炒時蔬里面加點rou沫子,丙等基本全素,包括主食都是粗糧的。 李谷玉也朝她們眨了眨眼睛:“各位好心的大姐,那要不你們多給這幾位女同志打點rou唄?” 食堂阿姨看著自己的男同事們:“還用得著我們??!那幫老大粗,恨不得把rou全往人碗里堆呢!” 食堂叔叔:“胡說!同學們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雖然甲乙丙不一樣,但相同的錢買的飯菜我們都是一視同仁的!” 周圍同學:“既然是一視同仁,那要么就不分甲乙丙了唄!” 食堂里便響起了一陣陣笑聲。 在這樣的笑聲中,金玲寢室全體并農學院的李谷玉在國內最權威的雜志上聯合發表了關于微生物發熱技術研究的論文,并向學校提交了相關的產品。 論文全方位對比了微生物發熱技術在使用中的效果以及副作用,結論是不但可以提高水稻的產量達5%,而且不會導致土地板結,更不會感染農作物,是一項非常安全的技術。 學校非常重視這件事,召集所有相關方面的專家連夜研究,然后通過了微生物發熱包的專利。 年剛過完,國家幾個專門負責農產品制作的大廠,便把微生物發熱包給批量生產,迅速用在農業上。 經過兩年的反饋,結果和論文中的基本一樣。 這種微生物發熱包不但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且沒有什么大的副作用。 再加上金玲她們把衛生物提純技術進一步簡化,導致原本很復雜的技術變得非常簡單,于是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 到后來,一包微生物粉可以用到一畝田,而這種微生物粉每包只需要一毛錢,帶來的產量收益卻增加十幾倍。 后來,這項發明受到農業部的大力嘉獎,獎金由部長親自發到了金玲他們手上。 農業部非要買下專利,被他們給拒絕了。 學校便免了他們全部學費,還發生活補貼,并給他們隨意使用用學校資源的權利,各種評優評先留校指標也都是優先給他們。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如果牢獄里的劉慕梅看到了這個產品,肯定會慪到吐血。 前世直到九十年代這種產品才初次被研發出來,然后一代代改進,用于農民手中。 以至于到后來的二十一世紀,這種產品其實就是塑料包裝袋里的一包粉末,一塊錢一袋農民當草灰灑的,絲毫不心疼。 可現在才1978年??!金玲一個研究物理的千金大小姐,泥巴都沒怎么摸過的,居然就把這東西給研究出來了! 從此以后,整個京市的科研圈都知道,京大有五朵金花,其中四朵是微生物系的,大學二年級就已經能夠獨立發表論文了。 還有一朵是農學系的,聽說是個非常開朗向上的美人,小名玉玉。 人家是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做實驗了,還拜了湖市那個袁大教授為師。 李谷玉:“……” 都是讀過書的人,能不能不信謠傳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