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斷案日常 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上陣【H,1v2,父子】、吾本山神、斬男計劃、水戲、穿成假孕太子妃、芙蓉春夜、尾巴不可以摸[娛樂圈]、鬼夫壓床、拯救那些為奴的男人們、最佳婚聘
“我自己帶的酒,怎么了?你這也沒掛牌子,說不準飲酒吶!”書生拿起桌上一只不大的酒葫蘆道。 “是是是,是沒掛這牌子,不過咱們這兒不是沒有下酒菜么?斜對面就是酒樓,您去那兒能喝得痛快?!毙《贿呎f,一邊連推帶搡地將書生給請出了門。 正好這時茶館里說書的先生來了,眾茶客議論了兩句書生的事,注意力便又被說書先生給吸引了去。 姚征蘭一扭頭,發現顧璟面前桌上干干凈凈,連茶都沒動一口,自己面前桌上卻剝了一堆龍眼殼。 她雙頰微微一紅,正色道:“公子,我們走吧?!?/br> 顧璟點頭,不等姚征蘭掏錢袋子,左手便拿出一粒小巧玲瓏的銀花生放在桌上當做茶資。 兩人出了門,左右一看,便見那落魄書生獨自一人踉踉蹌蹌地在街上走著。 “顧大人,你覺著,他的話可信么?”姚征蘭一邊跟著他一邊小聲問道。 顧璟道:“且不管他的話真不真,他胸上那道刀疤假不了。且觀其長度,絕不是普通匕首或者刀具所能形成的?!?/br> 姚征蘭道:“大人你這一說,我想起米行康掌柜腹上那道傷口,竟然能將人從前到后貫穿,且前后傷口寬度相差無幾,這確實不是一般百姓能有的刀具,倒像是……官差們用的那種腰刀方能形成的傷口?!?/br> 顧璟不置可否。 雖滿打滿算相處不過一天半,姚征蘭也看得出他為人寡言少語,所以他不說話她也不介意,只閉上嘴專心跟蹤前面那書生。 那書生走了一會兒,突然仰頭大喊一聲:“家破人散,狀告無門,天理何在??!”就往那墻根下一坐,背靠著墻又舉起葫蘆往嘴里灌酒。 喝了兩口,察覺眼前投下陰影,他瞇著眼抬頭望去。 “這位兄臺,敢問貴姓?”姚征蘭蹲下來,目光平視著他道。 書生有氣無力道:“免貴姓羅,二位有何貴干?” 姚征蘭道:“羅秀才,方才我們在茶館無意間聽你提及令姐失蹤一事,恰我們也遇到了此事。你可否與我們說說具體情形?” 羅秀才譏諷一笑,道:“我或許是有些醉了,但我這雙眼還沒瞎?!彼麙吡搜垡廊恢蓖νφ驹谒媲暗念櫗Z,接著道:“這位公子,我瞧著那派頭比我見過的知府還大呢。尋常百姓家可養不出這樣的人物來。那幫人聰明著,專挑我們這等豁出命去也翻不起大浪的平頭百姓下手,你們這等人家,他們是不會碰的?!?/br> 姚征蘭仰頭看了看顧璟。 顧璟道:“我們是大理寺的官員,負責查辦米行康氏夫婦一死一失蹤案的?!?/br> 羅秀才愣了愣,忽的一骨碌爬起來,用袖子抹了把臉,不敢置信地問:“就是那個打了孫掌柜板子的大理寺正?你們、你們是誠心要辦這個案子么?” “若不誠心,我們來茶館做什么?”顧璟道。 “那好,你們跟我來?!绷_秀才將酒葫蘆一扔,帶著兩人七拐八繞地來到一家又臭又臟的腳店中,翻出一個破舊得扔在路邊怕是都不會有人多看一眼的布包,遞給兩人,眼淚汪汪地看著兩人,不說話。 姚征蘭接過來,打開看了幾眼,道:“這些東西顯見是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收集來的,你如此輕易交給了我們,就不怕我們與那些你口中的惡人是一伙的嗎?” 羅秀才凄慘一笑,道:“他們何必要來誆騙此物,直接將我殺了,這世間,還有誰會在意這東西?” 兩人又問了羅秀才他jiejie失蹤以及他胸口那道傷來由的具體細節,然后就帶著那個布包回到了大理寺。 到了顧璟辦公的閱卷房,姚征蘭驚見房里多了一張書桌,就放在顧璟書桌右下方,將房間里原本的格局都改動了。 小吏上過茶后,顧璟屏退他,端起茶杯喝了半杯,這才對一臉怔忪的姚征蘭道:“在你兄長痊愈之前,你在我這里辦差。我右手這幾日不便,需要有人幫我做批注?!?/br> 姚征蘭知道他這是在變相地關照她,可是…… “顧大人,你實不必如此的,此事跟你也沒多大關系。若我在你這里辦差,萬一將來東窗事發,只怕將你牽連太甚,我在我自己房里辦差便好?!彼?。 顧璟看了她一眼,道:“今日李逾來過了,想必你也知曉了我與他的關系。他是我表弟,此番來京都,是為了恭賀太后明年八月里的壽辰。他來之前,我舅舅舅母特地修書與我,叮囑我多多看顧他,免他淘氣。此番你兄長受傷,雖非他親手所鑄,但終歸是他那張嘴惹的禍,我也難辭看顧不力之責。你不必擔心將來事發會牽連到我,讓你在我這里辦差,正是為了降低事發的風險?!?/br> 姚征蘭知道他說得有理,在他這里是最不容易暴露的,因為他這般身份,尋常人不敢來過問他的事。只是……只是她雖然做男子裝扮,可畢竟是女子之身,與他在這里孤男寡女的…… 顧璟見她還是猶豫,眉頭微微一皺,平靜而又殘酷地道:“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稱病回家,要么留在我這里。你也不要怪我逼你,我只是不想我表弟的一句戲言,給你承恩伯府帶來更多的不幸而已。他性格雖有些跳脫,但本性不壞,不該他承受的,我便不能讓他承受?!?/br> 第20章 話說到這個份上,姚征蘭別無選擇。 兩人分別在自己的書案后坐下,將從羅秀才那里拿來的札記一分兩半,一人看一半。 看了沒一會兒,便到用午飯的時辰了。 小吏大約一早得了顧璟的吩咐,與另一名小吏將顧姚二人的飯菜一并送了過來,從顧璟書案后的屏風后拿出小幾蒲團,擺放好了,又打水伺候顧璟洗手。 姚征蘭在一旁看著,頗有些無所適從的感覺。 這時外頭又進來一名端著水盆的小吏,招呼姚征蘭洗手。 姚征蘭不想多事,配合著洗了。 兩人洗過手剛在小幾旁對面坐下,原本已經退出去的小吏忽又來到門口稟道:“顧大人,府里來人了?!?/br> 顧璟眉頭幾不可察地一皺即松,道:“讓他們進來?!?/br> 姚征蘭與外男同桌用飯本就不自在,見狀便下意識地想要站起來。 “坐著,記住你現在的身份?!鳖櫗Z低聲道。 姚征蘭:“……” 沒一會兒,外頭便進來一名穿金戴銀的體面婦人,并一名手提食盒眉清目秀的少年。 “少爺?!眱扇诉M了門,齊齊向顧璟行禮。 顧璟看著常隨江云手中的食盒,淡淡道:“不是叫你們不要送吃食來大理寺么?” 那婦人是長公主李婉華身邊得臉的姆媽,姓高名香玲,是自幼伺候李婉華的。見顧璟似乎有點不悅,她笑著從食盒中端出那碟子桂花鴨來,上前放到小幾上,對顧璟道:“長公主自是記得少爺的話,尋常也不會叫奴婢們送吃食到大理寺來。只是今天這碟子桂花鴨是太后娘娘專門賞下的,長公主才命江云送來給少爺的?!?/br> “外祖母今日為何如此好興致?”顧璟不解。 高香玲道:“今日南陽王去了太后宮里,午膳時御廚便做了桂花鴨。太后娘娘想起少爺您也愛吃桂花鴨,故此派人送來府里一碟子?!?/br> 顧璟點頭:“原來如此?!?/br> 高香玲看向一旁的姚征蘭,遲疑問道:“不知這位是……” 顧璟道:“這位是新來的姚評事,承恩伯府的公子?!?/br> 姚征蘭朝高香玲頷了頷首,沒說話。 高香玲也朝她行了禮,倒是沒有再多言,很快便帶著江云回去了。 房里只剩下顧姚二人。 顧璟道:“一起用吧?!?/br> 姚征蘭見他左手執筷,不太利落的樣子,不免有些擔心地問:“顧大人,你的手,真的不用看大夫嗎?” 顧璟面無表情:“沒什么大礙,過幾日便好了?!?/br> 公主府。 李婉華懶洋洋地歪靠在美人榻上,正舉著一只纖纖素手端詳侍女剛給她描的蔻丹花樣。 “娘娘,奴婢看過了,那香囊好好地在少爺身上掛著呢?!备呦懔岬?。 李婉華道:“我就說嘛,璟兒他是不可能做出私相授受之事的。逾兒定是看錯了?!?/br> “不過……”高香玲欲言又止。 “你想說什么便說,知道我最討厭旁人吞吞吐吐的?!崩钔袢A道。 高香玲屏退左右侍女,悄聲道:“娘娘,奴婢去送菜的時候,瞧見少爺和那姚評事在一張幾上用飯,且少爺屋里還多了張書案,恐怕也是那姚評事的?!?/br> “姚評事?哪個姚評事?”李婉華耳朵豎了起來。 “就是那承恩伯府家的公子,前兩天京里頭盛傳被郡王推下樓摔傷的那個?!备呦懔岬?。 李婉華細細一回想,好看的娥眉便是微微一皺,道:“原來是他。璟兒這孩子便是心正得太過了。別說逾兒根本就沒動手推他,便是真推了,一個日漸沒落的伯府,爵位還不定能傳到哪一代呢,又能翻出什么浪來?”話剛說完,她瞄一眼高香玲,又道:“不對,若光是這件事,你這老貨用不著獨獨拿出來跟我說道,說吧,這個姚評事,到底怎么回事?” 高香玲訕訕道:“也沒什么,奴婢只是有些感慨,外頭這傳言,竟然還有作數的一天。這姚評事真是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說是面若好女,那是一丁點兒都不假。若無郡王這件事在先,換做奴婢這么乍一見他,恐怕也得懷疑他是個女子裝扮的?!?/br> 李婉華疑慮:“真有這么好看?不會真是個女子吧?” 高香玲忙道:“那倒不會,咱們不是一早就派人打聽過了么?這承恩伯的嫡長子與嫡長女乃是一對龍鳳胎,兄妹二人相貌一樣,所以這男子顯女氣,而女子,怕是就要顯英氣了?!?/br> 李婉華思謀有頃,吩咐高香玲:“你去替我備一份禮,送去大理寺卿劉大人家里,就跟劉夫人說,請劉大人多多關照一下這個姚評事,年紀輕輕的考中進士也是不易,可千萬不要埋沒了人才。最好啊,尋個大案要案,需要去外地查辦的那種,讓他好生表現表現。權當我欠他們一份人情?!?/br> 高香玲答應著轉身要走,李婉華卻又喚住她。 “娘娘還有何吩咐?” 李婉華娥眉微皺,道:“璟兒是個冰雪聰明的,今日你剛見了那姚評事,回頭這姚評事便被支到外地去了,他定會將此事聯想到你我身上。罷了,此事過幾日再說,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沒必要為了他讓璟兒心里不痛快?!?/br> 大理寺這邊,姚征蘭夾一筷子菜,淡而無味。再夾一筷子旁的菜,還是淡而無味。再看顧璟,吃飯的時候目不斜視,更不說話,每一種菜絕不超過三筷子,安靜得連筷子磕碰碗沿的聲音都沒有。 姚征蘭屏息,恨不能一口就把碗里的飯吃掉,然后離開飯桌。 兩人默默地用完了午飯,又看了會兒羅秀才的尋姐札記。 這羅秀才如今雖然看上去落魄潦倒,卻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寫的字好看不說,畫的畫也栩栩如生。 姚征蘭正在翻看他畫下的那些失蹤女子的畫像,顧璟忽然道:“姚評事,可要去外頭走走?” 姚征蘭懵然抬頭:“走走?去哪兒?” “大理寺后門外有片林子?!?/br> 姚征蘭不是很明白為什么現在要去大理寺后門外的林子里走走,但她也沒拒絕。 她雖不懂為官之道,但基本的人情世故還是略通一點的。他出去散步透氣,她卻堅持在這兒辦差,豈不是顯得他偷懶懈??? 當下兩人便一前一后地從后門出了大理寺。 大理寺后門外果然有一小片樹林,如今正是秋季,林子里厚厚一層落葉,人踩上去沙沙作響。陽光從稀疏的枝葉間灑下來,照著林中一叢叢或黃或白的野菊,倒真是秋意盎然。 此處既不臨街又不挨戶,故而顯得十分荒僻,也更寂靜。 這樣的荒僻和寂靜讓姚征蘭心里也跟著平靜下來。自來了京都之后,她還從未去過這般讓人可以暫時忘卻煩惱的地方。 她在太原府住慣了,比起京都,她更習慣和喜歡那邊的風土人情??伤吘共恍贞?,不能嫁進陸家,她只能回來。 今日那道桂花鴨,讓她又想起了大舅舅。 大舅舅也甚是愛吃這道桂花鴨,而桂花鴨正是大舅母的拿手好菜。今日這道桂花鴨雖是宮中賞下的,但說實話,她并不覺著比大舅母做的好吃。 都不能去回想,回想起那個滋味,回想起這十多年來在外祖家的點點滴滴,她便有一種想要落淚的沖動。 “姚評事,羅秀才的這個札記,你怎么看?”姚征蘭鼻頭正一抽一抽地泛酸,走在她前頭的顧璟忽然開口道。 她倏然回神,道:“人名,地名,相關親眷及事發經過都記得清清楚楚,看上去實不似作偽。而且,米行的案子是昨日剛剛發生的,他也不大可能一夜之間就編出這么多相似的案例來?!?/br>